公共关系与管理沟通(山东联盟)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1978年,_______召开的世界公共关系大会上,到会者一致同意将公共关系下了通行的定义。
A:纽约 B:芝加哥 C:墨西哥 D:巴黎
答案:C
2._________是公共关系的首要原则。
A:公众利益至上 B:求真务实 C:说真话 D:从事实出发
答案:B
3.公共关系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播活动。
A:对 B:错
答案:A
4.公共关系的公众,与日常生活中的“群众”、“大众”等相同。
A:错 B:对
答案:A
5.收集信息是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公共关系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职能。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________被看做说真话时期的代表人物。
A:巴纳姆 B:艾维·李 C:洛克菲勒 D:爱德华·伯尼斯
答案:B
2.2003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宣布将每年________定为“中国公关节”。
A:2月10日 B:1月3日 C:4月9日 D:12月20日
答案:D
3.在199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     )成立起,公共关系便逐步进入了国际化的轨道。
A:巴黎 B:伦敦 C:东京 D:北京
答案:B
4.当一个组织出现了危机事件之后,(     )是危机公关的黄金时期。
A:72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A
5.古代公共关系不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只能算是一种“准公关”、“类公关”。
A:错 B:对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在已经成文的公共关系的职业准则当中,(     )的影响力较大,很多国家公共关系组织部门都采用这一个准则。
A:《中国公共关系道德准则》 B:《英国公共关系道德准则》 C:《国际公共关系道德准则》 D:《美国公共关系道德准则》
答案:C
2.(       )是公关人员手中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
A:信息 B:资源 C:金钱 D:财富
答案:A
3.社会组织是由至少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人组成的系统。
A:错 B:对
答案:B
4.公关人员应该具备公关意识有很多种,比如形象意识、信誉意识、双赢意识等等。
A:对 B:错
答案:A
5.在公共关系工作当中,为联络感情、融洽气氛,有时也需要采用正式宴会、便餐等方式,招待目标公众,以表示对目标公众的欢迎、祝贺、慰问和答谢等。(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 赞美应注意个体的差异化。
A:对 B:错
答案:A
2.所谓交谈,一般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所进行的对话。
A:对 B:错
答案:A
3.交谈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这就是交谈的艺术。
A:对 B:错
答案:A

第五章测试

1【判断题】从细节入手可以实现实现团队的有效沟通。
我的答案:对
2【判断题】 在领导方面:作为群体应该有明确的领导人;团队可能就不一样,尤其是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成员共享决策权。
我的答案:对
3【判断题】在个体决策中,目标冲突和认识冲突是并存的。
我的答案:对
4【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造成冲突产生原因
A.职业化程度差
B.个人品质不佳
C.不合理的组织制度与流程
D.缺乏换位思考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冲突的解决办法包括有五种选择,回避、退让、竞争、妥协和合作。
我的答案:对
第六章测试
1.公众的特征包括哪些?
A:同质性 B:整体性 C:多样性 D:相关性
答案:ABCD
2.具体的公众包括哪些?
A:组织 B:群体 C:团体 D:个体
答案:ABCD
3.按公众在社会组织中所处的位置划分,可将公众划分为?
A:内部公众 B:组织公众 C:个体公众 D:外部公众
答案:AD
4.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公众具有哪些心理特征?
A:攀比性 B:变动性 C:从众性 D:自主性
答案:ABC
5.暗示有哪些类型?
A:反暗示 B:主动暗示 C:被动暗示 D:自我暗示
答案:AD
第七章测试
1.沟通的定义是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人们为了了解他人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    )的互动过程。
A: 自上而下 B: 自下而上 C: 单向 D: 双向
答案:D
2.非语言沟通作为人类社会沟通工具之一,具有与语言沟通明显不同的特点,表现为:无意识性、情境性、可信性、个性化和文化性(传统性)。
A:对 B:错
答案:A
3.沟通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发送者转交接收者信息时的态度状况及其程度。
A:错 B:对
答案:B
4.若部下对所要求的技术熟知,而你与部下的关系又较为密切,此时最合适的管理方式是扶持式的管理模式。
A:错 B:对
答案:B
5.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一共包括(   )个环节。 
A: 5 B: 6 C: 7 D: 4
答案:B
第八章测试
1.现在的考公务员热是基于人们的一种什么需求心理?
A:安全需求 B:生理需求 C:自我实现需求 D:尊重需求
答案:A
2.期望理论公式中,期望值,是人们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的主观概率。
A:错 B:对
答案:B
3.负强化是指当做出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时,去奖励他,给予有利的刺激,使这种行为重复出现。
A:对 B:错
答案:B
4.正强化是指当做出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时,不再伴有不利影响,也就是可以规避不利影响的刺激。
A:错 B:对
答案:A
5.小明对妈妈说,好妈妈,我虽然只得了90分,但是你也给我买个电脑吧。求求你了。但是妈妈不理睬。小明知道这种方法不行,还是要考到100分才行。上述行为属于哪种强化方式?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D
第九章测试
1.根据不同的沟通路径、形式和载体,组织内部沟通分别包括:
A:交叉沟通 B:纵向沟通 C:横向沟通 D:斜向沟通
答案:BCD
2.沟通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A:错 B:对
答案:A
3.要想予以阻止已经产生的谣言,与其采取防卫性的驳斥,或说明其不可能的道理,不如正面提出相反的事实更为有效。
A:错 B:对
答案:B
4.常用横向沟通形式包括:
A:备忘录 B:面谈 C:报告 D:会议
答案:ABCD
5.语言差异是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因素之一。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章测试
1.从细节入手可以实现实现团队的有效沟通。
A:错 B:对
答案:B
2.在领导方面:作为群体应该有明确的领导人;团队可能就不一样,尤其是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成员共享决策权。
A:对 B:错
答案:A
3.在个体决策中,目标冲突和认识冲突是并存的。
A:对 B:错
答案:A
4.以下哪些是造成冲突产生原因
A:职业化程度差 B:个人品质不佳 C:不合理的组织制度与流程 D:缺乏换位思考
答案:ABCD
5.冲突的解决办法包括有五种选择,回避、退让、竞争、妥协和合作。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一章测试
1.公共关系传播的特征包括?
A:文化性 B:情感性 C:动态性 D:新奇性
答案:ABD
2.影响受传者的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
A:需要 B:情绪 C:心理 D:态度
答案:ABD
3.人际传播的特征包括?
A:单向性 B:群体性 C:双向性 D:个体性
答案:CD
4.实物媒介是指实物上包含有某种信息,实物充当了信息传递的载体。
A:错 B:对
答案:B
5.无声语言是各种人体语言,是以传播者的动作、表情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伴随语言。
A:错 B: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