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山东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眼睛生物属性的体现为( )
A:神经系统和全身发育性的许多疾病可影响眼睛
B:眼球的组织均可能发生损伤、感染、炎症等问题
C:三种说法均正确
D:眼球解剖结构易于观察,是一些全身性疾病、治疗和预后判定的重要突破口
答案:C
2.对于75岁老人“双眼逐渐无痛性视远模糊1年”的主诉,诊断最可能的是( )。
A:屈光不正
B:青光眼
C:视网膜脱离
D:白内障
答案:D
3.四大部分的系统检查中,不属于视觉功能检查的是( )
A:色觉
B:立体视
C:调节/集合
D:对比敏感度
答案:C
4.临床上,青少年就诊最常见的原因是{( )
A:散光
B:远视
C:弱视
D:近视
答案:D
5.下列表述“理论”和“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法”指的是临床规范诊断流程中的基本检测或检查技术及对技术本身机制的掌握
B:科学诊疗思维建立在对理论和方法的充分理解之上
C:“理论”指的是对各种常见眼疾的病因、发生发展及矫治的机制认知
D:两者关系为临床技术和科学思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共同完成科学诊断和科学处理
答案:ABCD
6.眼睛生物属性的体现为( )。
A:角膜折射力约为+43D,占眼球总屈光力的70%以上
B:视网膜相当于光学仪器的感光成像系统,并起着信息的传导及分析整合作用
C:当角膜的折射力过强时,会引起远视,导致视物模糊
D:晶状体形如凸透镜,通过改变其形状来调节眼睛的屈光度
答案:ABD
7.哪些眼病与发病年龄有关( )
A:视网膜色素变性
B:白内障
C:老视
D:黄斑变性
答案:BCD
8.四大部分的系统检查中,验光检查包括( )
A:电脑验光
B:检影验光
C:视力检查
D:角膜曲率计 E:主觉验光
答案:ABCDE
9.眼睛具有光学属性和物理属性。( )
A:对
B:错
答案:B
10.裸眼视力的英文缩写是Cc。( )
A:错
B:对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阿托品类药物对眼部的副作用不包括是( )
A:青光眼
B:眩光
C:阅读困难
D:瞳孔缩小
答案:D
2.在初始检查中,视野检查通常采用( )
A:视网膜电图检查法
B:Amsler方格法检查法
C:对照检查法
D:视野计检查法
答案:C
3.当某患者发生远、近视力均下降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远视
B:某种眼病
C:老视
D:近视
答案:B
4.老视患者最显著的特点是调节力( )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D:不稳定
答案:A
5.外斜视或外隐斜的患者,通常表现为集合近点( )
A:正常
B:增大
C:不稳定
D:减小
答案:B
6.现病史主要内容包括( )。
A:发病情况
B:发病以来一般情况
C:主要症状及其发展变化
D:伴随症状 E: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
答案:ABCDE
7.视觉相关性头痛描述正确的是( )。
A:锐痛,搏动性,位于眼睛的上面或后面。偶尔位于枕后或颞侧但较少发生于头顶
B:在工作日发生的多而周末发生少,或一天的中午开始发生并逐渐加重
C:多由于屈光不正未矫正、调节失能或双眼视问题
D:屈光参差引起的头痛两侧眼严重程度相同 E:在特定用眼时发生
答案:BCE
8.初始检查中,眼位及眼球运动包括( )
A:遮盖实验
B:Hirschberg检查
C:遮盖+三棱镜实验
D:眼外肌运动
答案:ABD
9.下列关于色觉异常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部分人由于后天某些眼部或全身疾病引起,双眼均存在色觉障碍
B:先天性色觉异常可治疗
C:初始检查中通常利用色盲本进行检查
D:大多数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答案:CD
10.先天性色觉异常为X-性连锁遗传性疾病。( )
A:错
B:对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关于视力和视角说法错误的是( )
A:常规标准检查距离为5米(美国为20英尺,欧洲为6米)
B:视角的倒数来表达视力
C:基本视标的单位为1度视角
D:基本视标的主要笔画宽度为1/5字母宽度
答案:C
2.当视标对眼形成的张角为5‘,检查距离为5米时,视标高度为7.27mm。如果此时检查距离为1米,则视标高度应为( )
A:1.45mm
B:3.63mm
C:2.42mm
D:1.82mm
答案:A
3.当Snellen分数为20/20时,用5分记录法表示应为( )
A:4.0
B:6.0
C:5.0
D:3.0
答案:B
4.适合儿童和文盲视力检查的视标有( )。
A:字母视标
B:文字视标
C:Landolt环
D:翻滚E E:数字和图形
答案:DE
5.对数视力表的特点包括( )
A:刺激按等比级数增加,感觉按等差级数相应增加
B:遵循Weber-Fechner定律
C:感觉的增减与刺激强度的增减有一定的比率关系
D:视标增率随距离变化而变化
答案:ABC
6.1990年繆天荣教授设计的标准对数视力表的特点包括( )
A:采用LogMAR记录法
B:视标从小到大,每行增率10√10(1.2589254)
C:采用盲文E形视标
D:5’视角为正常视力标准
答案:BC
7.视力表形式有包括( )
A:视频视力表
B:投影视力表
C:音频视力表
D:印刷视力表
答案:ABD
8.8近视力的表达方式有( )
A:等价Snellen表示法
B:Jaeger表示法
C:M标识
D:点数 E:N单位
答案:ABCD
9.老年性黄斑病变,弱视等眼病影响阅读视力。( )
A:对
B:错
答案:A
10.瞳孔小于2mm时视力会提高。( )
A:错
B:对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 物体在屈光力为-4.0D的透镜左侧1m处,其成像位置在( )
A:透镜右侧0.33m处
B:透镜左侧0.33m处
C:透镜左侧0.2m处
D:透镜右侧0.2m处
答案:C
2. 近视眼可以被镜眼距离为15mm的-9.00D框架眼镜矫正,如果换成角膜接触镜,屈光度应为多少( )
A:-9.00D
B:-10.00D
C:-8.00D
D:-12.00D
答案:C
3. 近视的诊断标准是屈光度( )
A:≤0.00D
B:≤-0.25D
C:≤-0.50D
D:≤-0.75D
答案:C
4. 下图所示的屈光状态属于( )
A:复合性远视散光
B:混合性散光
C:单纯性远视散光
D:单纯性近视散光 E:复合性近视散光
答案:E
5. 可用于抑制儿童近视发展的治疗手段包括( )
A:渐进多焦点眼镜
B:周边离焦控制镜片
C: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D:角膜塑形镜
答案:ABCD
6. 导致近视发病的环境因素包括( )
A:饮食营养不均衡
B:户外活动时间减少
C: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D:室内光污染
答案:ABCD
7. 关于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各自的优缺点说法错误的有( )
A:框架眼镜不需要操作练习
B:角膜接触镜更适合用于不规则散光的矫正
C:角膜接触镜像差大
D:角膜接触镜安全性更佳 E:框架眼镜视野小
答案:CD
8. 以下屈光处方中用于矫正逆规散光的有( )
A:-2.00-2.00×85
B:-2.00+2.00×170
C:-2.00-2.00×75
D:-2.00+2.00×100 E:-2.00-2.00×160
答案:AB
9. 角膜中间薄,周边厚,所以是负透镜,有负屈光力。( )
A:对
B:错
答案:B
10.球性屈光不正可以被一个第二焦点与被矫正眼远点重合的透镜所矫正。( )
A:错
B:对
答案:B
第五章测试
1. 检影验光过程中如果发现反射光带亮度较暗,说明( )
A:检查者离被检眼的远点较近
B:与检查者和被检眼远点间的距离无关
C:尚未矫正的屈光不正较少
D:检查者离被检眼的远点较远
答案:D
2. 进行静态检影验光时,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检影需在暗室中进行
B:使被测者注视远处的目标
C:检查者正对着被检者
D:暴露双眼
答案:C
3. 假设工作距离为50cm,检影时未插入矫正镜片或工作镜即观察到中和现象,这时该眼的屈光度为( )
A:-2.00D
B:不一定
C:0D
D:+2.00D
答案:A
4. 以下超出了综合验光仪内置镜片屈光度范围的是( )
A:-4.50D柱镜
B:-12.50D球镜
C:-6.50D柱镜
D:+10.00D球镜
答案:C
5. 综合验光仪附属镜片“PH”代表( )
A:检影补偿镜
B:针孔镜
C:偏振镜片
D:遮盖片
答案:B
6. 主觉验光双色试验过程中,受试者自述出现如下情况时,应当如何调整镜片?( )
A:加-0.25D球镜
B:加+0.25D柱镜
C:加+0.25D球镜
D:加-0.25D柱镜
答案:C
7. 使用扇形散光表进行主觉验光时,雾视后被检者表示看到如下图像,说明其负散光所在的轴向最可能是( )
A:150°
B:60°
C:120°
D:30°
答案:D
8. 检影验光已达中和点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查者向后移则变为顺动
B:检查者向前移则变为逆动
C:检查者向后移则变为逆动
D:检查者向前移则变为顺动
答案:CD
9. 综合验光仪的缺点有( )
A:镜面容易起雾
B:柱镜设置在球镜前面
C:无法检查镜片的度数(厂家制作定型)
D:病人验光中头位稍偏斜,易致柱镜轴位偏离 E:调节控制(器械性调节)
答案:ABCDE
10. 电脑验光无法完全替代检影验光。( )
A:错
B:对
答案:B
第六章测试
1.向左下方注视时,配偶肌为( )。
A:左眼下直肌与右眼上斜肌
B:左眼下直肌与左眼外直肌
C:左眼下直肌与右眼下直肌
D:左眼下直肌与右眼内直肌
答案:A
2.某人瞳距64mm,注视右前方距离50cm处某点,所需集合为( )
A:左眼6.4∆
B:每眼均12.8∆
C:右眼6.4∆
D:双眼12.8∆
答案:D
3.使用MEM检影镜在40cm处检影,发现顺动,在其眼前放置+1.00DS后中和,表明( )
A:调节过度1.00D
B:调节反应差
C:调节滞后1.00D
D:调节紊乱
答案:C
4.双眼融像的出现具备以下条件:( )。
A:双眼睑裂大小要一致
B:双眼的像在颜色要一对待
C:双眼运动协调像,落在双眼的黄斑部
D:双眼功能正常
答案:BCD
5.使用Maddox杆放在右眼前检查患者时,发现光带位于左侧且位于上方,则该患者为( )
A:右眼下斜
B:右眼上斜
C:右眼外斜
D:右眼内斜
答案:AC
6.令患者注视目标,然后遮盖被检查者右眼,发现其左眼由颞侧回到正中,表明( )
A:右眼为主视眼
B:右眼外斜视
C:左眼为主视眼
D:左眼外斜视
答案:AD
7.当双眼作异向时运动时与同向运动时的局部信号不同。( )
A:错
B:对
答案:A
8.如果内隐斜且近视的患者AC/A偏大,其看近时配镜处方应足矫。( )
A:错
B:对
答案:A
9.用flipper检查时,发现患者双眼不能通过,单眼通过,考虑聚散有问题。( )
A:错
B:对
答案:B
10.检查融像性聚散时应先做BI检查再做BO检查 。( )
A:对
B:错
答案:A

第七章测试
1.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能力( )
A:增加
B:不变
C:下降
D:不稳定
答案:C
2.根据最小调节幅度公式,40岁的人调节力为( )
A:5D
B:6D
C:10D
D:9D
答案:A
3.根据一半调节力储备法则,50岁的正视眼,如想持久舒适的进行40cm的近距工作,需要附加( )的老视镜片
A:2.00D
B:2.50D
C:1.50D
D:1.25D
答案:D
4.哪项不是试验性近附加度数的测量方法( )
A:½调节幅度原则
B:最后确定
C:年龄和屈光不正状况
D:FCC(融合性交叉柱镜)
答案:B
5.老视的临床表现有( )。
A:视近不能持久
B:易视疲劳
C: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
D:视远困难
答案:ABC
6.解释老视的一些理论包括( )
A:晶状体的持续生长
B:晶状体囊弹性下降
C:睫状肌的变化
D:晶状体硬化
答案:ABCD
7.老视的发生发展除和年龄直接相关外,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
A:用眼情况
B:生活区域
C:屈光状态
D:身体状况 E:服用药物
答案:ABCDE
8.老视近附加验光步骤包括( )
A:中距离近附加度数
B:试验性近附加度数
C:精确阅读近附加度数
D:最后确定
答案:BCD
9.老视前或老视初期均表现为调节超前。( )
A:错
B:对
答案:A
10.巩膜扩张术是矫正老视成熟的手术方式。( )
A:对
B:错
答案:B
第八章测试
1.鼻下方的视网膜对应视野的( )部分。
A:颞上
B:鼻上
C:颞下
D:鼻下
答案:A
2.视野中生理暗点在固视点的什么位置?( )。
A:颞侧30°左右
B:颞侧15°左右
C:鼻侧30°左右
D:鼻侧15°左右
答案:B
3.光标从视野周边不可见区向中央可见区移动以探测该光标刚好可见位置的方法为( )。
A:动态视野检查法
B:静态阈值检查法
C:超阈值静点检查法
答案:A
4.关于Amsler方格表检查法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用于检查视野周边部
B:检查距离为30cm,每方格相当于1°视野
C:携带方便,检查可以独立完成
D:方格表为边长10cm的黑纸板
答案:A
5.弧形视野计属于动态视野检查。( )
A:对
B:错
答案:A
6.颜色区别的主要特征为( )。
A:亮度
B:饱和度
C:光敏感度
D:色调
答案:D
7.以下颜色的主要特征由波长决定的为( )。
A:光敏感度
B:饱和度
C:色调
D:亮度
答案:C
8.含( )色的成分越多,颜色越不饱和。
A:白
B:红
C:黄
D:蓝
答案:A
9.如果饱和度大,一般色调会比较明显,同时亮度也比较暗。( )
A:对
B:错
答案:A
10.假同色图法一般要求每页图案的检查时间在( )内。
A:1秒
B:5秒
C:10秒
D:15秒
答案:B



第九章测试
1.对比敏感度函数的纵坐标是( )。
A:对比度
B:对比敏感度
C:对比度阈值
D:视敏度
答案:B
2.对比敏感度函数的横坐标坐标是( )。
A:空间频率
B:视敏度
C:对比度
D:对比敏感度
答案:A
3.常用对比敏感度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
A:对比度视力检测仪
B:对比差异视力表
C:CVS-1000灯箱
D:Pelli-RoBson表 E:FACT对比敏感度视力表
答案:ABCDE
4.下列哪些是眩光的来源( )
A:太阳光
B:平滑材料的反光
C:水面反光
D:混浊的晶状体 E:灯光
答案:ABCDE
5.下列那些是婴幼儿视力检测客观检测方法( )
A:选球实验
B:优先注视法
C:视动性眼球震颤
D:视觉诱发电位 E:选择观看法
答案:BCDE
6. CSF丧失情况主要分几类( )
A:高频率部分丧失
B:低频率部分丧失
C:中频率部分丧失
D:所有频率部分降低 E:所有频率部分丧失
答案:ABE
7.动态视力可分为下列哪几类: ( )
A:KVA动态视力
B:GSF动态视力
C:CSF动态视力
D:DVD动态视力 E:DVA动态视力
答案:AE
8.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的亮度分布,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引起视物对比度下降,产生人眼无法适应的光亮感觉,可分为以下几类:( )
A:不适性眩光
B:光适应性眩光
C:夜盲症
D:失能性眩光 E:暗适应性眩光
答案:ABD
9.对于某一确定的空间频率,视觉系统有对应的对比敏感度;反之,对某一确定的对比敏感度,视觉系统有对应的空间频率分辨力(形觉)。故可将不同的空间频率(即一定的视角内明暗相同数目不同的条纹)作为横坐标,将对比敏感度作为纵坐标,即可得出对比敏感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 )
A:对
B:错
答案:A
10.当从光亮处特别是强光下进入暗处时,起初对周围物体无法辨认,以后渐能看清暗处的物体,这种视网膜适应暗处或低强光状态而出现的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称为暗适应(dark adaption)。( )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章测试
1.下列哪项不是人眼系统像差的主要来源( )。
A:角膜和晶状体表面不理想
B:人眼屈光系统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C:角膜和晶状体以及玻璃体的内含物不均匀
D:角膜和晶状体同轴
答案:D
2.下列哪项是色像差( )。
A:位距色差
B:球差
C:倍率色差
D:畸变
答案:C
3.理论上人眼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人眼的视敏度科研达到小数视力表的多少( )。
A:3.0
B:2.0
C:4.0
D:1.0
答案:A
4.波前像差检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A:测量时体位
B:瞳孔大小
C:调节
D:年龄 E:泪膜
答案:BCDE
5.波前像差检查结果的表述主要有( )。
A: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
B:角膜地形图
C:眼底荧光造影
D:Zernike多项式 E:波前像差图
答案:DE
6.单色像差主要有下列几种( )。
A:球差
B:场曲
C:慧差
D:像散 E:畸变
答案:ABCDE
7.球面像差,由光轴上某一物点向透镜发出单一波长的光束,在成像时,由于透镜球面上中央(近轴)和边缘(远轴)的屈光能力相同,使得光束不能再汇聚到像方的同一点上,而是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像差称为球面像差,简称球差( )
A:错
B:对
答案:A
8.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透镜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像平面上会形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弥散光斑的形状呈星形,这种轴外光束引起的像差就称为形像差,简称彗差( )。
A:错
B:对
答案:B
9.实际光学系统所产生的实际波阵面和理想光学系统所产生的理想波阵面之间存在的偏差,称之为波前像差。这个偏差可以用光程差(OPD)( )。
A:错
B:对
答案:B
10.实际光学系统所产生的实际波阵面和理想光学系统所产生的理想波阵面之间存在的偏差,称之为波前像差(wave front aberration)这个偏差可以用光程差(optical path difference,OPD)(单位为mm)来表示。。( )
A:错
B:对
答案:B



第十一章测试
1.角膜与小梁的分界线是( )。
A:睫状体带
B:Schwalbe线
C:小梁网
D:巩膜突
答案:B
2.按照Scheie分类法静态下能看到部分睫状体带属于( )。
A:窄Ⅲ
B:窄Ⅰ
C:窄Ⅱ
D:窄Ⅳ
答案:B
3.指测眼压时用( )表示眼压轻度增高。
A:Tn+1
B:T-1
C:Tn
D:T+1
答案:D
4.( )是目前通用的最准确的眼压计,是眼压测量的“金标准”。
A: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
B:压陷式眼压计
C:回弹式眼压计
D:非接触眼压计
答案:A
5.高于21mmHg的眼压为病理性眼压。( )
A:错
B:对
答案:A
6.用前置镜检查眼底时,前置镜中被检眼的颞上方发现裂孔,实际上裂孔在( )。
A:颞下方
B:颞上方
C:鼻上方
D:鼻下方
答案:D
7.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时,镜中被检眼的颞上方发现裂孔,实际上裂孔在( )。
A:颞下方
B:颞上方
C:鼻下方
D:鼻上方
答案:B
8.( )测得的眼轴长度是从角膜顶点至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的距离。
A:伽利略生物测量仪
B:A超
C:IOL-master
D:晶星生物测量仪
答案:B
9.巩膜突是衡量前房角宽窄的主要标志( )
A:对
B:错
答案:A
10.正常情况下双眼眼压差不超过( )mmHg。
A:1
B:10
C:5
D:8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