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简史(临沂大学)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 ) 召开。
A:上海、嘉兴
B:上海、杭州
C:北京、上海
D:北京、济南
答案:A
2.(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
A:二七大罢工
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C
3.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蔡和森
答案:AC
4.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包括:( )。
A: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B: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C: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D: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答案:ABCD
5.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变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
A:对
B:错
答案:A
6.( )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A:中共五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
答案:B
7.(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 )
A:整理党务案
B:四一二政变
C:七一五政变
D:中山舰事件
答案:C
8.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它已经由过去的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变为_____的革命联盟。( )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工人
D:农民
答案:ABCD
9.北伐战争相继消灭的军阀势力是:( )。
A:曹锟
B:张作霖
C:孙传芳
D:吴佩孚
答案:BCD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在上海英勇就义。( )
A:对
B:错
答案:B
11.(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
A:秋收起义
B:平江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答案:C
1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
B:湘鄂赣
C:闽浙赣
D:鄂豫皖
答案:A
13.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 )和( )的总方针。( )
A:土地革命
B:国共合作
C: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派
D:推翻北洋军阀
答案:AC
14.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和两篇文章,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D:《井冈山的斗争》
答案:AD
15.三湾改编开始改变起义军中旧军队的习气和不良作风,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
A:对
B:错
答案:A
16.( )正式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答案:C
17.( )以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皖南事变
答案:C
18.为了维护和巩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方针是(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击投降势力
答案:ABC
19.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态度逐渐转为( )。
A:消极抗日
B:积极反共
C:被动防御
D:妥协投降
答案:AB
20.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担负了正面战场抵御日军大规模入侵的任务。( )
A:错
B:对
答案:B
21.( )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
A: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D:批评与自我批评
答案:A
22.离开了( ),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
A:武装斗争
B: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
D:军队建设
答案:A
23.被毛泽东称为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党的领导
B: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
答案:BCD
24.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分别是( )。
A:人民共和国
B:地主买办阶级的专政
C:资产阶级共和国
D: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BC
25.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
A: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从建国到一五计划完成
C: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答案:C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不要四面出击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答案:A
3.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带有过渡性质
B:它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D:它属于资本主义体系
答案:AC
4.1956年至1976年的20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包括( )。
A:经济得以增长,例如,重工业各主要部门新建的大中型项目绝大部分是在此时期开工的
B:科教上取得突出成就,尤其是国防科技进展最为显著
C:广大农民和职工的生活水平比解放初有了很大的改善
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答案:ABCD
5.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式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大会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A:对
B:错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党的(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答案:B
2.党的( )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四大
D:十八大
答案:B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的结束。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组织路线
B:政治路线
C:思想路线
D:群众路线
答案:ABC
4.邓小平理论抓住( )。
A:怎样发展
B:什么是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答案:BC
5.创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 )
A:错
B:对
答案:B
6.“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上,并取得成功。( )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A:坚持马克思主义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2.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 )上。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现代金融
D:人力资源
答案:A
3.(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D
4.( )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A:意识形态
B: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党的领导
答案:A
5.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A:2035年
B:2025年
C:2020年
D:2030年
答案:A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讲的是:( )
A:发展的平衡性
B:发展的可持续性
C:发展的协调性
D: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答案:D
7.(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答案:A
8.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
A: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D: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答案:ABCD
9.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要( )
A: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B:坚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D: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答案:ABCD
10.要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
A:对
B:错
答案:A
11.( )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A:国防安全
B:军事安全
C:国家安全
D:国土安全
答案:C
1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
A: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D: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等
答案:ABCD
13.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
A:对
B:错
答案:A
14.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
A:错
B:对
答案:B
1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
A:错
B:对
答案:B
16.( )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相互尊重、公平正义
C:维护党中央权威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D
17.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 )放在第一位。
A:国家主权和安全
B: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
C:世界人民的利益
D:我国人民的利益
答案:A
1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就是建设( )的世界。
A:持久和平
B: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C:普遍安全
D:共同繁荣
答案:ABCD
19.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A:对
B:错
答案:A
20.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 )
A:错
B:对
答案:B
21.(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以人民为中心
B:群众路线
C:党的领导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C
22.( )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A:党的建设制度
B:党的领导制度
C:以人民为中心
D:群众路线制度
答案:B
23. 确保党始终纵览全局,协调各方,必须( )
A: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D:增强“四个意识”
答案:ABCD
24.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放在首位。( )
A:对
B:错
答案:B
25.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
A:对
B:错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