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物理(兰州大学)超星学习通章节测试答案

1.1 地心说
1、以下不是地心说在初期被人们接受的原因的是( )。 
答案:符合物理理论
A、由学术权威提出
B、得到教会的支持
C、符合人们的直观体验
D、符合物理理论
2、最早提出地心说的学者是( )   
答案:亚里士多德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托勒密
D、哥白尼
3、物理学最早源自什么学科 ?( )。 
答案:天文学
A、天文学
B、哲学
C、自然科学
D、力学
4、托勒密采用什么理论进一步完善地心说,解释了星体忽前忽后的现象( )。 
答案:本轮均轮
A、卫星轨迹
B、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C、日心说
D、本轮均轮
5、地心说认为神灵居住在什么地方( )。 
答案:原动天
A、太阳天
B、恒星天
C、原动天
D、月亮天
6、地心说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   
答案:√
1.2 日心说根源
1、以下属于日心说提出哲学根源的是( )。 
答案: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理论
A、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
B、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理论
C、宗教改革
D、哥白尼长期的科学观测
2、以下是日心说提出历史根源的是( )。 
答案: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
A、亚历山大科学院的建立
B、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
C、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理论
D、哥白尼长期的科学观测
3、以下属于日心说提出科学根源的是( )。 
答案:哥白尼长期的科学观测
A、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B、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理论
C、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
D、哥白尼长期的科学观测
4、以下不是日心说提出时代根源的是( )。 
答案:亚历山大科学院的建立
A、地理大发现
B、宗教改革
C、亚历山大科学院的建立
D、文艺复兴
5、以下属于日心说提出时代根源的是( )。ABD
A、地理大发现
B、宗教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文艺复兴
6、日心说的哲学根源是阿里斯塔克的中心火模型。( )   
答案:×
1.3 日心说
1、以下哪项是布鲁诺对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做的重要修订( )。 
答案:认为没有原动天
A、把太阳放到宇宙中心
B、认为月球绕地球旋转
C、认为宇宙是正多面体
D、认为没有原动天
2、因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烧死的著名学者是( )   
答案:布鲁诺
A、伽利略
B、托勒密
C、布鲁诺
D、开普勒
3、日心说被记录在哪本著作中( )。 
答案:《天体运行论》
A、《天体运行论》
B、《日心说》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哥白尼星图》
4、日心说被记录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 )   
答案:×
1.04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世界上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 
答案:伽利略
A、哥白尼
B、亚里士多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2、行星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这是( )。 
答案:A
A、开普勒第一定律
B、开普勒第二定律
C、开普勒第三定律
D、开普勒第四定律
3、以下那个公式反应了行星绕日运动的周期与距离的关系( )。 
答案:
A、
B、T3 = kR2、 
C、kT2 = R3、 
D、R2 = kT3、 
4、开普勒第三定律反映的是( )。 
答案:A
A、行星绕日运动的周期与距离的关系
B、行星绕日运动的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C、行星绕日运动的周期与速度的关系
D、行星绕日运动的引力与速度的关系
5、以下那个事件标志着物理学从天文学中剥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 )。 
答案:C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C、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
D、亚里士多德提出“物理”一词
6、开普勒第一定律认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答案:太阳
A、月亮
B、地球
C、太阳
D、水星
7、开普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   
答案:×
1.5 万有引力定律
1、以下哪位科学家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没有直接贡献( )。 
答案:B
A、牛顿
B、伽利略
C、胡克
D、哈雷
2、牛顿将万有引力定律记录在以下那本著作中( )。 
答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物理》
B、《经典力学》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引力与苹果》
3、“6.754×10-11 m3kg-1s-2”这个常数是以下哪个物理系数( )。 
答案:D
A、普朗克系数
B、电子电量
C、麦克斯韦系数
D、万有引力常量
4、“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这个结论是以下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 )。 
答案:A
A、胡克
B、牛顿
C、伽利略
D、哈雷
5、以下结论属于牛顿对万有引力的贡献的是( )。 
答案:万有引力与质量成正比
A、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B、万有引力与质量成正比
C、万有引力常量G的测量
D、扭秤法
6、万有引力常量是由以下哪位科学家测量的( )。 
答案:卡文迪许
A、 卡文迪许
B、 牛顿
C、胡克 
D、 哈雷
7、以下对万有引力的发现有直接贡献的是( )。ABD
A、 胡克
B、 牛顿
C、 伽利略
D、 哈雷
 
8、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测量确定的。( )   
答案:√
1.6 万有引力定律的检验
1、最先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事件与以下哪个天体有关?( )   
答案:哈雷彗星
A、海王星
B、冥王星
C、天王星
D、哈雷彗星
2、以下不属于万有引力验证证据的是( )。 
答案:天王星的发现
A、哈雷彗星的发现
B、海王星的发现
C、天王星的发现
D、冥王星的发现
3、火星的发现是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证据。( )   
答案:×
1.07 万有引力的作用
1、以下现象一定与黑洞无关的是( )。 
答案:电磁涡旋
A、引力波
B、引力潮汐
C、时空扭曲
D、电磁涡旋
2、以下哪个现象与引力无关( )。 
答案:离心
A、重力
B、潮汐发电
C、离心
D、洲际导弹
3、宇宙初期,尘埃和气体是在什么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天体( )。 
答案:C
A、强力
B、弱力
C、万有引力
D、电磁力
4、潮汐发电利用的就是万有引力。( )   
答案:×
1.8 牛顿大炮
1、能够使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被叫做( )。 
答案:A
A、宇宙第一速度
B、宇宙第二速度
C、宇宙第三速度
D、宇宙第四速度
2、宇宙第一速度与以下哪个概念有关( )。B
A、 洲际导弹
B、 地球同步卫星
C、 火星探测器
D、 冥王星探测器
 
3、宇宙第二速度与以下哪个概念有关( )。B
A、 洲际导弹
B、 地球同步卫星
C、 火星探测器
D、 人马星探测器
 
4、宇宙第三速度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推导而出的。( )   
答案:√
1.9 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由斜面实验提出了以下哪个原理( )。 
答案:惯性
A、重力分力
B、惯性
C、相对性原理
D、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2、“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句话是谁说的( )。 
答案:D
A、牛顿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亚里士多德
3、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时,才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答案:×
1.10 惯性
1、以下哪个现象与惯性无关( )。 
答案:B
A、刹车
B、松开气球喷气口,气球向上飞起
C、过山车
D、快速抽出桌布,书本留在桌面
2、以下有关惯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A
A、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惯性与受力成反比
C、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成反比
D、物体的惯性与受力成正比
3、以下有关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C
A、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B、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C、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在外太空,惯性将减小
4、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   
答案:√
1.11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1、以下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D
A、力确定时,质量与加速度成正比
B、加速度确定时,质量与力成反比
C、质量确定时,加速度与力成反比
D、力确定时,质量与加速度成反比
2、宇航员在太空测体重,应用的是( )。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测量计算物体的质量。( )   
答案:√
1.12 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
1、枪炮在射击时的后座力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有关( )。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2、以下有关拔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A、拔河获胜是因为对绳子的拉力大
B、拔河获胜是因为惯性比较大
C、拔河获胜是因为质量比较大
D、拔河获胜是因为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大
3、人在水中游泳体现了牛顿第三定律。( )   
答案:√
2.1 动量
1、动量这个物理量没有包含以下哪个方面的物理要素( )。 
答案:C
A、速率
B、惯性
C、受力
D、方向
2、动量的概念是由那位科学家最终总结提出的( )。 
答案:牛顿
A、伽利略
B、牛顿
C、笛卡尔
D、胡克
3、动量是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   
答案:√
2.2 冲量定理
1、以下哪个物理量不是物体运动的量度( )。 
答案:B
A、角动量
B、冲量
C、动量
D、动能
2、冲量定理可以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推导得出( )。 
答案:B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动量守恒定律
3、快速抽出桌布时,书本不会掉落;但缓慢抽出桌布时,书本会掉落,这个现象可以用以下哪个物理定律进行完整的解释( )。 
答案:B
A、惯性定律
B、冲量定律
C、牛顿第二定律
D、牛顿第三定律
4、汽车在阻力的作用下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止,这可以用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来解释( )。 
答案:D
A、牛顿第三定律
B、动量守恒定律
C、胡克定律
D、冲量定律
5、快速抽桌布时,书本几乎纹丝不动的原因是( )。 
答案:摩擦力的作用时间太短
A、快速抽出时,摩擦力太小
B、摩擦力的作用时间太短
C、书本的惯性较大
D、系统总动量守恒
6、冲量是一个过程量,而动量是一个状态量。( )   
答案:√
2.3 冲量定理的应用
1、空中飞行的鸟儿会对航空器造成威胁,可以用以下哪个物理定律进行解释( )。 
答案:冲量定理
A、牛顿第二定律
B、动量守恒定律
C、冲量定理
D、完全非弹性碰撞
2、关于系安全带乘车时,遇到急刹车,以下错误的描述( )。 
答案:A
A、系安全带后,受到的冲量会减小
B、系安全带后,撞击力的作用时间会增加
C、系安全带后,人受到的撞击力会减小
D、系安全带后,人的动量改变量不变
3、采用充气垫子拯救跳楼的人,其用到的物理原理是( )。 
答案:A
A、增加人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减小对人的撞击力
B、增加人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增加对人的撞击力
C、减小人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减小对人的撞击力
D、减小人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增加对人的撞击力
4、劈砖时,需要将手快速砸向砖块的原因是( )。 
答案:D
A、增加手与砖的接触时间,减小撞击力
B、增加手与砖的接触时间,增加撞击力
C、减小手与砖的接触时间,减小撞击力
D、减小手与砖的接触时间,增加撞击力
5、拳击比赛时,一般要求运动员配套手套的原因是( )。 
答案:B
A、手套将减小拳头与身体的接触时间,从而减小打击力
B、手套将增加拳头与身体的接触时间,从而减小打击力
C、手套将减小拳头与身体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打击力
D、手套将增加拳头与身体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打击力
6、质量相同的鸡蛋分别掉落到水泥地和棉花上,两个鸡蛋受到的作用力等大。( )   
答案:×
2.4 动能
1、力在距离上的积累效应是以下哪个物理量的该变量( )。 
答案:动能
A、动量
B、角动量
C、冲量
D、动能
2、以下哪位科学家最终得到动能的表达式,并提出动能的概念( )。 
答案:科里奥利
A、科里奥利
B、笛卡尔
C、牛顿
D、莱布尼茨
3、以下有关物体运动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B
A、动量和动能都是物体的运动之量
B、作用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等于动能的改变量
C、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D、角动量也是物体运动之量,且有守恒定律
4、以下属于物体运动的量度的是( )。AC
A、动量
B、冲量
C、动能
D、势能
5、动能无方向,是一个标量。( )   
答案:√
2.5 动量守恒定律
1、《星际穿越》一片最后,男主角通过放弃自己所在的船舱,使女主角的主船逃离黑洞,并说了一句:如果要离开,总要留下点什么。这句话反映了以下哪个物理原理( )。 
答案:C
A、牛顿第二定律
B、冲量定律
C、动量守恒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2、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 )。 
答案:C
A、系统不受外力
B、系统不受内力
C、系统合外力为零
D、系统合内力为零
3、以下与动量守恒定律无关的是( )。BD
A、 反冲
B、 冲量
C、 碰撞
D、 冲力
 
4、动量守恒定律是牛顿首先提出的。( )   
答案:√
2.6 反冲与碰撞
1、在打台球时,常常会出现“袋口球”的情况,为了避免彩球和白球同时落袋,则我们通常需要创造一次“刹车球”的效果,这种效果与以下哪个物理模型有关( )。 
答案:B
A、完全非弹性碰撞
B、完全弹性碰撞
C、非完全弹性碰撞
D、以上均不是
2、一名士兵被子弹击中,且子弹留在体内,这属于以下那种物理模型( )。 
答案:完全非弹性碰撞
A、完全非弹性碰撞
B、完全弹性碰撞
C、非完全弹性碰撞
D、以上均不是
3、喷气小车喷出气体,向前运动,不能用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来直接解释( )。 
答案:A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三定律
C、冲量定理
D、动量守恒定律
4、系统能量消耗最大的碰撞叫做完全弹性碰撞。( )   
答案:×
2.7 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以下有关“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答案:有能量,就能做功
A、能量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B、能量可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C、有能量,就能做功
D、能量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以下哪位科学家最终完成了“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 
答案:焦耳
A、赫姆霍兹
B、焦耳
C、盖斯
D、迈尔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设计第一类永动机。( )   
答案:×
3.1 力矩
1、使物体转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 )。 
答案:A
A、力矩
B、力
C、力臂
D、转动惯量
2、以下有关转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转动中的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为:M=Jω
A、力矩是物体转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B、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时惯性大小的量度
C、转动中的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为:M=Jω
D、角动量守恒定律是转动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3、力确定时,力臂越大,力矩越小。( )   
答案:×
3.2 转动惯量
1、以下有关转动惯量J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质量分布离转轴越近,J越大
A、质量分布离转轴越近,J越大
B、所受力矩相同时,J与角加速度α成反比
C、J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和质量分布距离有关
D、转动中的J对应于平动中的m
2、在一个斜面上放置两个完全一样的滚筒,中间塞相同质量的粘土,一个空心分布,一个实心分布,它们将( )。 
答案:实心滚筒先滚下来
A、空心滚筒先滚下来
B、实心滚筒先滚下来
C、同时滚下来
D、不能确定
3、转动定律的数学公式表述为M = Jα,其与平动中的那个物理定律相对应( )。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
A、冲量定理
B、动量守恒定律
C、杠杆原理
D、牛顿第二定律
4、以下那个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转动惯量发生了改变( )。 
答案:D
A、花滑运动员收起手脚以快速旋转
B、星云碟状的形成
C、地球上阴历月有长有短
D、地球上“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
5、以下哪个物理量与转动无关( )。 
答案:加速度
A、力矩
B、角动量
C、加速度
D、转动惯量
6、以下有关转动惯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
A、质量分布远离转轴,转动惯量越大
B、质量分布远离转轴,转动惯量越小
C、质量越大,转动惯量越大
D、转动惯量的大小与质量分布无关
7、以下哪些物理量与物体转动的惯性有关( )。ABC
A、m
B、V
C、r
D、ρ
8、转动惯量的单位是kg。( )   
答案:√
3.3 角动量守恒定律
1、当一个物体正在水平面上做逆时针旋转时,它的角动量方向为( )。 
答案:B
A、 竖直向上
B、 竖直向下
C、 运动的切线方向
D、 垂直转轴方向
 
2、转动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叫做( )。 
答案:B
A、转动量守恒定律
B、角动量守恒定律
C、旋动量守恒定律
D、切动量守恒定律
3、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合外力为零。( )   
答案:×
3.4 定量特性
1、中国的阴历月在冬季较短,夏季较长,这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有关( )。 
答案:C
A、万有引力定律
B、杠杆定律
C、角动量守恒定律
D、转动定理
2、关于花滑运动员起跳后,做多圈旋转时要收起手脚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D
A、减小阻力
B、减小体积
C、减小角动量
D、减小转动惯量
3、人在行走时,在伸出左手的同时,会伸出右脚,这是因为( )。 
答案:手脚运动的角动量方向相反
A、手脚运动的角动量方向相同
B、手脚运动的角动量方向相反
C、手脚运动的角动量方向垂直
D、手脚运动的角动量没有方向
4、关于碟状星云的形成,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或概念无直接关系( )。 
答案:A
A、牛顿第三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离心力
D、角动量守恒定律
5、奥斯卡获奖电影《黑鹰坠落》中,美军失去尾翼的直升机为什么会自转坠落( )。 
答案:A
A、因为此时系统需要保持角动量守恒
B、因为此时系统不能保持角动量守恒
C、因为此时系统的角动量为零
D、因为此时系统的角动量在旋转平面方向
6、以下有关碟状星云形成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D
A、万有引力先使星云整体收缩
B、星云的收缩,使转动惯量减小
C、角动量守恒定律使收缩的星云加快旋转
D、离心力使星云在沿转轴方向上扩张
7、人在行走时,在伸出右手的同时,会伸出左脚,此时( )。 
答案:右手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上,左脚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下
A、右手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上,左脚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下
B、右手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下,左脚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下
C、右手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上,左脚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上
D、右手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下,左脚的角动量方向是竖直向上
8、人在行走时不会同手同脚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B
A、转动定理
B、角动量守恒定律
C、调谐方程
D、动量守恒定律
9、用相同的力矩开门时,门的转动惯量越小,开门的速度越快,这句话反映了( )。 
答案:B
A、动量守恒定律
B、转动定理
C、冲量定理
D、角动量守恒定律
10、中国的冬季时,地球离太阳较远,阴历月较短。( )   
答案:√
3.5 定轴特性
1、陀螺仪具有很好的定轴特效,可以用作导航,其物理原理是( )。 
答案:D
A、动量守恒定律
B、转动定理
C、能量守恒定律
D、角动量守恒定律
2、陀螺仪能呈现出定轴站立效果,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D
A、陀螺仪只要有高速旋转时才能呈现定轴站立效果
B、陀螺仪高速旋转时,其角动量仍然在重力矩的作用下缓慢减小
C、陀螺仪低速旋转时的角动量不守恒
D、陀螺仪高速旋转时的转动惯量较大
3、猫咪从高处摔下,却不容易受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猫有九条命”,与以下哪个物理原理有关( )。 
答案:A
A、角动量守恒定律
B、转动定理
C、能量守恒定律
D、冲量定理
4、以下有关“猫咪从高处摔下,却不容易受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B
A、猫咪下落时,能保持角动量守恒
B、猫咪在下落过程中的转动惯量减小
C、猫咪下落时,尾巴和身体转动的角动量方向相反
D、猫咪的尾巴旋转速度大于身体
5、以下哪个现象与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定轴特性无关( )。 
答案:旋转的硬币逐渐躺下
A、行人迈出左脚的同时会伸出右手
B、失去尾翼的直升机会自旋坠落
C、猫咪从高处摔下不易摔伤
D、旋转的硬币逐渐躺下
6、以下哪些现象与角动量守恒定律有关( )。ABCD
A、碟状星云的形成
B、高速行驶时自行车不易倾倒
C、冬季阴历月较短
D、体操运动员在空中抱紧身体
7、物体在高速旋转时,其角动量方向将保持恒定。( )   
答案:√
4.1 表面张力
1、液体表面张力的本质是( )。 
答案:B
A、表面支持力
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
D、分子重力
2、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是( )。 
答案:B
A、表面分子沿表面方向的分子作用力
B、表面分子受到内外不均衡的分子引力
C、表面分子具有增大表面的趋势
D、表面分子具有较大的表面势能
3、以下有关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表面活性剂将使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增大
A、表面张力源自于不均衡的分子引力
B、表面张力使液体有收缩表面的趋势
C、表面张力系数小的液体容易吹泡泡
D、表面活性剂将使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增大
4、液体内部也存在有表面张力。( )   
答案:×
4.2 水的表面现象
1、下列现象与水的表面张力无关的是( )。 
答案:D
A、水滴呈现球体
B、毛细现象
C、硬币能飘浮在水面
D、液体的黏性
2、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同一类现象的是( )。B
A、水黾
B、饮水鸟
C、蜥蜴掠水
D、太空中的球形水滴
3、以下哪个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无直接关系( )。 
答案:露水从荷叶上滑功落,而不落残留
A、太空中的球形水滴
B、蜥蜴的水上漂轻
C、吹肥皂泡泡
D、露水从荷叶上滑功落,而不落残留
4、在太空中,水将以完美球形的形态出现,这是因为( )。 
答案:A
A、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系数,所以形成球体,保持最小的表面积
B、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系数,所以形成球体,保持最大的表面积
C、水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系数,所以形成球体,保持最小的表面积
D、水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系数,所以形成球体,保持最大的表面积
5、下列现象与水的表面张力无直接关系的是( )。 
答案:A
A、水滴从荷叶滑落,没有残留
B、水黾在水面行走
C、吹泡泡
D、水面的弹性
6、以下哪些现象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 )。ABD
A、水面能托住硬币
B、蜥蜴在水面奔跑
C、船漂浮在水面上
D、太空的球形水滴
7、想要吹出水泡,就必须添加表面惰性剂。( )   
答案:×
4.3 湿润现象
1、我们在户外穿的防水服与以下哪个物理原理直接相关( )。 
答案:A
A、湿润现象
B、毛细现象
C、表面张力
D、附加压强
2、当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固体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时,液滴将( )。 
答案:从固体表面滚落
A、展布于固体表面
B、从固体表面滚落
C、以上都有可能
D、以上都不正确
3、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同一类现象的是( )。 
答案:吹肥皂泡泡
A、水滴从荷叶上滑落
B、石蜡表面的水银球
C、防水服
D、吹肥皂泡泡
4、对于水滴从荷叶滑落,没有残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完全滑落
B、荷叶表面太光滑,摩擦系数太小
C、荷叶是水的不湿润固体
D、水滴的表面张力太大
5、纸张是水的湿润固体。( )   
答案:√
4.4 毛细现象
1、如果想要增加毛细管中的凹液面的高度,则可以( )。 
答案:C
A、 减小表面张力系数
B、 增加液体密度
C、 减小管径
D、 增加管径
 
2、如果试管中的液面是向上凸起的,则这种液体可能是( )。 
答案:A
A、水银
B、酒精
C、橄榄油
D、清水
3、当我们减小毛细管的内径时,管内水柱的高度将( )。 
答案:A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忽上忽下
4、相同条件下,将同一根毛细管插入纯水中的液柱总比插入肥皂水中液柱要低。( )   
答案:×
4.5 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1、以下有关液体表面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纸巾吸水与毛细现象无关
A、细毛毛笔的吸墨效果更好
B、锄地可以斩断毛细管,防止地表下的水分快速挥发
C、纸巾吸水与毛细现象无关
D、酒精灯的灯芯是含有丰富毛细管的绒线
2、以下与毛细现象无关的是( )。 
答案:金属回形针能飘浮在水面
A、金属回形针能飘浮在水面
B、剥掉树皮,树木就死了
C、用毛笔蘸墨写字
D、饮水鸟玩具
3、如果我们想要增加毛细管中的水柱高度,可以采用以下那种办法( )。 
答案:搬到月球表面
A、搬到月球表面
B、换用肥皂水
C、增大毛细管内径
D、在水中加一些盐
4、以下现象与毛细现象无关的是( )。 
答案:用细吸管喝饮料
A、饮水鸟玩具
B、毛笔吸墨
C、酒精灯
D、用细吸管喝饮料
5、植物吸水与毛细现象无关。( )   
答案:×
5.1 理想流体
1、以下不属于实际流体的特性的是( )。 
答案:D
A、黏性
B、可压缩性
C、流动性
D、连续性方程
2、以下不能用水的黏性来解释的现象是( )。 
答案:C
A、河水表面流速较快,河底流速较慢
B、河中的水流较湍急,河边的水流较平缓
C、黄河兰州段较平缓,壶口段较湍急
D、水管中心流速较快,四周流速较慢
3、沙子也是一种流体。( )   
答案:×
5.2 连续性方程
1、对于黄河的兰州段水流较为平缓,而壶口段水流较为湍急,可用以下那条物理方程解释( )。 
答案:连续性方程
A、连续性方程
B、伯努利方程
C、牛顿流体方程
D、伯努利方程推论式
2、以下哪个现象不能用理想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来解释( )。 
答案:河中的水流较湍急,河边的水流较平缓
A、捏住水管头,水可以喷射更远
B、黄河兰州段较平缓,壶口段较湍急
C、从水管流出的水,越来越细
D、河中的水流较湍急,河边的水流较平缓
3、捏住水管的头部,水管中的水可以喷射更远的距离,这可用以下那条物理方程解释( )。 
答案:连续性方程
A、连续性方程
B、伯努利方程
C、牛顿流体方程
D、伯努利方程推论式
4、从自来水管中流出的水柱,从上往下,将越来越细,这与以下哪个物理概念或规律无关( )。 
答案:伯努利方程
A、重力
B、冲量定理
C、连续性方程
D、伯努利方程
5、Sv =恒量,这个方程反映的物理规律叫做( )。 
答案:A
A、连续性方程
B、伯努利方程
C、牛顿流体方程
D、科里奥利流体守恒定律
6、理想流体的连续性方程与以下哪些物理量有关( )。CD
A、h
B、p
C、S
D、v
7、动脉比毛细管粗,根据连续性方程,动脉中的血流速度应该较慢。( )   
答案:×
5.3 伯努利方程
1、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没有体现与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关系( )。 
答案:C
A、h
B、p
C、m
D、v
2、伯努利方程式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推导出来的?( )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
A、 动量守恒定律
B、 角动量守恒定律
C、 能量守恒定律
D、 动能守恒定律
 
3、伯努利方程体现了流管面积和流速之间的关系。( )   
答案:×
5.4 伯努利效应
1、伯努利效应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   
答案:等高度
A、 等高度
B、 等速度
C、 等密度
D、 等压强
 
2、以下有关伯努利方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答案:C
A、伯努利方程针对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
B、伯努利方程体现p、v、h三者间的关系
C、在等高条件下,p和v成反比
D、伯努利方程适用于同一条流线
3、河流中间的流速较快,水压较小,所以溺水的人容易被冲到河流中间。( )   
答案:√
5.5 生活中的伯努利效应
1、以下物理现象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答案:B
A、将一张小纸条的一端贴在下嘴唇,用力吹气,小纸条将向上飞起
B、双手各拿一张纸的上端,两张纸自然下垂,且相互平行,从中间吹气,纸向两边分开
C、将两条纸船平行放在水中,然后向两条船中间喷水,两条纸船会撞到一起
D、一张纸平放在桌面,从纸的上方沿着平行于纸平面的方向吹气,纸将飞起
2、以下哪个现象与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无关( )。 
答案:直升机起飞
A、吹硬币“乒乓球”
B、梅西踢香蕉球
C、土拨鼠的“空调”
D、直升机起飞
3、龙卷风很容易掀翻房屋的屋顶,这可以用以下哪个物理定律进行解释( )。 
答案:伯努利方程
A、连续性方程
B、伯努利方程
C、牛顿流体方程
D、科里奥利流体守恒定律
4、用一个漏斗向下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会落下,其原理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无关( )。 
答案:牛顿流体定律
A、平衡力
B、牛顿流体定律
C、连续性方程
D、伯努利方程
5、以下现象或事物与伯努利方程无关的是( )。 
答案:D
A、飞机起飞
B、足球踢出“香蕉球”
C、“流线型”汽车
D、河中间流速较快
6、人从河中间游回河边时,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其原因是( )。 
答案:B
A、河中间河水流速较快,压强较大;而河边河水流速较慢,压强较小
B、河中间河水流速较快,压强较小;而河边河水流速较慢,压强较大
C、河中间河水流速较慢,压强较大;而河边河水流速较快,压强较小
D、河中间河水流速较慢,压强较小;而河边河水流速较快,压强较大
7、龙卷风掀翻屋顶的真正“凶手”(施力者)是( )。 
答案:D
A、屋顶上方的空气
B、屋顶前方的空气
C、屋顶后方的空气
D、室内的空气
8、河流通常表面和中间的流速较大,这是因为( )。 
答案:B
A、流体具有可压缩性
B、流体具有黏性
C、河流是定常流动
D、流管是由流线组成的
9、以下与伯努利效应有关的是( )。ABC
A、黄河兰州段水流缓慢
B、飞机滑跑起飞
C、跑车的流线型设计
D、饮水鸟的设计
10、将乒乓球放在漏斗宽口中,用力经漏斗小口向下吹气,乒乓球会被吸住。( )   
答案:√
6.1 永动机与热质说
1、永动机可以用以下那个物理定律予以反驳?( )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
A、动量守恒定律
B、角动量守恒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2、以下有关热质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热质说揭示了热功能之间的关系
A、热质说揭示了热功能之间的关系
B、拉瓦锡首次将热列在基本物质之中
C、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提出粉碎了热质说
D、热质说认为热是一种可以量度的物质
3、永动机与能量守恒定律矛盾。( )   
答案:√
6.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ΔU=ΔW+ΔQ这个公式反映的是( )。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零定律
2、在热力学第一定律提出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A、伦福德发现热与做功有关
B、迈尔认为热功可以相互转化,并计算热功当量
C、克劳修斯测定了热功当量
D、赫姆霍兹最终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3、下列方式不属于做功的是( )。 
答案:烤火保暖
A、电壶烧水
B、摩擦生热
C、流星划过天际
D、烤火保暖
4、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表述是( )。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零定律
5、热力学第一定律属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在热学方面的内容( )。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
A、熵增加原理
B、能量守恒定律
C、动量守恒定律
D、角动量守恒定律
6、以下哪个名词与另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物理概念( )。 
答案:传热
A、热传导
B、辐射
C、对流
D、传热
7、传热和做功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 )   
答案:√
6.3 对流
1、在过去,电冰箱的冷冻室总是在冷藏室的上面,以提高冰箱的冷冻能力,这是因为( )。 
答案:B
A、辐射
B、对流
C、做功
D、热传导
2、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的时候,顶楼的温度总是要高于底楼,这是因为( )。 
答案:B
A、辐射
B、对流
C、做功
D、热传导
3、如果你捉住了唐僧师徒,并打算蒸了他们,那么谁应该放到最上面蒸?( )。 
答案:B
A、唐僧
B、猪八戒
C、沙和尚
D、孙悟空
4、下列过程与对流无关的是( )。 
答案:电炉烤火
A、 蒸馒头
B、 电炉烤火
C、 放孔明灯
D、 下冰雹
 
5、蒸馒头时,蒸笼最下面的馒头先熟。( )   
答案:×
6.4 辐射和热传导
1、下列方式中没有利用辐射的是( )。 
答案:蒸馒头
A、晒太阳
B、浴霸
C、暖水瓶的镜面内胆
D、蒸馒头
2、以下方式中不属于热传导的是( )。 
答案:A
A、晒太阳
B、暖水袋
C、企鹅妈妈孵蛋
D、小狗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3、以下保温瓶的那个设计与保温无关( )。 
答案:C
A、软木瓶塞
B、镜面内胆
C、纳米陶瓷
D、真空夹层
4、以下不属于传热的三种方式的是( )。 
答案:C
A、辐射
B、对流
C、做功
D、热传导
5、以下哪个现象包括了传热的三种基本物理过程( )。 
答案:B
A、下冰雹
B、暖水瓶
C、企鹅妈妈孵蛋
D、晒太阳
6、以下物理名词直接相关的是( )。ABC
A、熵增加原理
B、热寂说
C、宇宙大爆炸
D、热力学第零定律
7、以下属于传热方式的是( )。ABD
A、对流
B、热传导
C、蒸发
D、辐射
8、两个物体没有相互接触,也可以发生热传导。( )   
答案:×
6.5 热机与冷机
1、“吃了多少饭,干了多少活”是指的以下哪个物理概念( )。 
答案:B
A、循环效率
B、热机效率
C、冷机效率
D、熵
2、电冰箱的工作效率可以用以下哪个公式来描述( )。 
答案:C
A、η = W/Q1、
B、η = Q1/W
C、ε = Q2/W
D、ε = W/Q2、
3、一个人在餐厅吃了Q1的饭,干了W的活,最后到厕所产生了Q2的排泄物。这句话描述的是以下那种物理原理( )。 
答案:C
A、卡诺循环原理
B、冷机工作原理
C、热机工作原理
D、熵增加原理
4、电冰箱一晚只耗一度电,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   
答案:√
6.6 蒸汽机与工业革命
1、以下有关热机和工业革命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A、降低高温热源温度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B、瓦特给蒸汽机加装冷凝器,从而提高效率
C、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铁路蒸汽火车
D、热机的工作效率不可能达到1、2、瓦特通过什么方式增加了蒸汽机的工作效率( )。 
答案:增加一个冷凝器
A、通过热力学第零定律改进热机系统
B、增加一个冷凝器
C、设计了一个平衡的卡诺循环系统
D、增加一个高温热源
3、瓦特通过加装冷凝器提高了蒸汽机效率。( )   
答案:√
6.7 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单选题】“不可能将吸取的热量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句话是( )。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表述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表述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
2、【单选题】第二类永动机的理论前提是( )。
答案:热量在高、低温物体间自由转移
A、热量在高、低温物体间自由转移
B、热质说
C、热力学第二定律
D、热机效率不为1、 3、【单选题】“能量可以自动从高温热源流向低温热源,然后自动从低温热源流回高温热源,并在这过程中做功”,这句话反映的是( )。
答案:第二类永动机
A、第一类永动机
B、第二类永动机
C、第三类永动机
D、第零类永动机
4、【单选题】“水可以自发从高处流向低处,但如果要从低处逆流会高处,就必须使用抽水机做功” 这句话直接反映了以下那条物理定律的内容( )。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
A、能量守恒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熵增加原理
D、牛顿第一定律
5、【单选题】“一个人吃了饭,无论他的品格多么高尚、身体多么强健,他也不可能只干活而不产生排泄物”,这句话直接反映了以下那条物理定律( )。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表述
A、能量守恒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表述
C、熵增加原理
D、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
6、【单选题】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可以通俗的理解为( )。
答案:A
A、一个人不可能光吃饭,尽干活,不产生排泄物
B、一个人不可能光吃饭,不干活,还产生排泄物
C、一个人不可能不吃饭,尽干活,还不产生排泄物
D、一个人不可能不吃饭,不干活,还产生排泄物
7、【判断题】任何人吃饭干活后都必须上厕所,这体现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
答案:√
6.8 熵增加原理
1、【单选题】以下有关熵增加原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
答案:C
A、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总是耗散的
B、熵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
C、完全均匀化的能量具有最小的熵
D、能量的自由流动会转化为有用功
2、【单选题】如果用颜色的深浅代表能量密度,而一个系统的颜色深浅有较大的区别,则该系统( )。
答案:B
A、熵较大
B、熵较小
C、熵始终不变
D、熵为零
3、【单选题】熵增加原理是由以下哪位物理学家提出的( )。
答案:A
A、克劳修斯
B、开尔文
C、爱因斯坦
D、焦耳
4、【单选题】以下有关熵增加原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
答案:C
A、一个孤立系统中的能量总量是不变的
B、能量不能自由流动的系统的熵较小
C、宇宙诞生初期的熵极大,然后熵逐渐减小
D、生命的衰老就是熵增加的过程
5、【判断题】在孤立系统中,熵总是不断增加的。( )
答案:√
6.9 热寂说
1、【单选题】热寂说中预言的世界末日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或物理模型有关( )。
答案:C
A、黑暗森林法则
B、热力学第三定律
C、熵增加原理
D、麦克斯韦妖
2、【单选题】以下哪个物理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对热寂说的恐惧( )。
答案:宇宙大爆炸
A、宇宙大爆炸
B、熵增加原理
C、能量守恒定律
D、热力学第零定律
3、【单选题】以下哪个科学发现证明宇宙初期的熵极大( )。
答案:A
A、微波辐射背景
B、哈勃定律
C、引力波
D、希格斯粒子
4、【单选题】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对热寂说的恐惧( )。
答案:伽莫夫
A、爱因斯坦
B、哈勃
C、麦克斯韦
D、伽莫夫
5、【单选题】
以下有关“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D
A、 宇宙自大爆炸后一直在膨胀,而这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B、 微波背景辐射证明宇宙早期物质分布相当均匀,熵极大
C、 孤立的人类世界的熵总是在不断增加的
D、 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都会使地球的熵增加

6、【判断题】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可以破除热寂说。( )
答案:√
6.10 热力学第三定律
1、【单选题】“任何热力学系统所处的温度都只存在于一个开区间范围内,并没有最高温和最低温”,这句话直接反映了以下那条物理定律( )。
答案:热力学第三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零定律
2、【单选题】以下描述与热力学第三定律无关的是( )。
答案:热平衡定义了温度
A、热力学温度的范围是一个开区间
B、热平衡定义了温度
C、绝对零度无法达到
D、热机效率不可能为1、3、【单选题】以下那条物理定律能得到“绝对零度”不可达到的结论( )
答案:C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零定律
4、【判断题】任何系统都没有最高温和最低温,这反映了热力学第三定律。( )
答案:√
6.11 热力学第零定律
1、【单选题】“三个系统,如果A与B、B与C分别达到热平衡,那么A和C也一定达到热平衡。”,这句话直接反映了以下那条物理定律( )。
答案:D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零定律
2、【单选题】温度计的发明与以下那条物理定律直接相关( )。
答案:热力学第零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零定律
3、【单选题】以下有关热力学定律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答案:C
A、热力学第一定律定义了能量
B、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了熵
C、热力学第三定律定义了效率
D、热力学第零定律定义了温度
4、【判断题】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最早提出的热力学定律。( )
答案:×
7.1 振动和波动
1、【单选题】以下现象属于波动的是?( )
答案:地震
A、荡秋千
B、单摆
C、地震
D、抖动
2、【单选题】某个物理量在一个定值附近做反复的变化,这种运动形式叫做( )。
答案:D
A、转动
B、波动
C、函动
D、振动
3、【判断题】在特定位置附近的周期性往复运动叫做振动。( )
答案:×
7.2 受迫振动
1、【单选题】荡起的秋千会逐渐停止,这反映的是以下那种运动( )。
答案:B
A、受迫振动
B、阻尼振动
C、简谐振动
D、机械振动
2、【单选题】秋千在推力的作用下,持续不停的荡起,这种运动叫做( )。
答案:A
A、受迫振动
B、阻尼振动
C、简谐振动
D、机械振动
3、【判断题】固有频率会决定受迫振动的频率。( )
答案:×
7.3 共振
1、【单选题】
如图所示,当用手推动最左边的黑球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B球振幅最大
A、 A球振幅最大
B、 B球振幅最大
C、 C球振幅最大
D、 所有球振幅一样大

2、【单选题】世界上首次记录共振现象的科学家是( )。
答案:D
A、阿基米德
B、伽利略
C、法拉第
D、沈括
3、【判断题】发生共振时,系统的振动频率会达到极大值。( )
答案:×
7.4 共振现象
1、【单选题】塔科马大桥在大风中坍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桥振动的振幅与大风相近
B、桥振动的初相位与大风相近
C、桥振动的角频率与大风相近
D、桥振动的位移与大风相近
2、【单选题】
以下现象与机械共振无关的是( )。
答案:C
A、 塔科马大桥的倒塌
B、 女高音震碎玻璃杯
C、 雪天万籁俱寂
D、 电线杆在风中摇摆

3、【单选题】士兵在陶瓮口蒙上皮革,让听觉灵敏和睡觉警醒的哨兵在宿营时使用,“凡人马行在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闻” ,于是就能预警敌人的夜间偷袭。这是应用了( )。
答案:D
A、声波在固体中传播较快
B、杂音屏蔽原理
C、迈克尔孙干涉原理
D、共振
4、【单选题】有人通过唱歌发出的声音,就可以震碎玻璃杯,这是因为( )。
答案:声音频率刚好合适
A、声音响度刚好合适
B、声音振幅刚好合适
C、声音频率刚好合适
D、声音的音色刚好合适
5、【判断题】弹簧振子的周期性往复运动与共振无关。( )
答案:√
7.5 多普勒效应
1、【单选题】人和车向北运动,车从后面以较快的速度追人,那么人听到的车喇叭音调会( )。
答案:先变高后变低
A、先变高后变低
B、先变低后变高
C、一直变高
D、一直变低
2、【单选题】外星人驾驶一架飞船飞临地球,然后离开,人们会看到飞船的颜色( )。
答案:先变蓝,再变红
A、先变红,再变蓝
B、先变蓝,再变红
C、一直变红
D、一直变蓝
3、【单选题】当一辆火车迎面驶来的时候,火车的汽笛声先是变得尖锐;当火车离去的时候,汽笛声又会变得低沉,这个现象叫做( )。
答案:多普勒效应
A、开普敦效应
B、开普勒效应
C、多普勒效应
D、法拉第效应
4、【多选题】以下描述与多普勒效应有关的是( )。BD
A、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
B、离地球越远的天体,其红移现象越明显
C、固有频率接近驱动力频率时,小球振幅最大
D、火车远离时,汽笛声变得低沉
5、【判断题】当观察者以更快的速度去追移动的声源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会变尖锐。( )
答案:√
7.6 生活中的多普勒效应
1、【单选题】2014年3月24日,国际海事组织宣布利用多普勒效应,确认了马航客机可能坠毁在澳大利亚以西的海域,其应用到了( )。
答案:C
A、共振效应
B、迈克尔孙干涉效应
C、多普勒效应
D、偏振效应
2、【单选题】以下那种设备没有应用到多普勒效应( )。
答案:D
A、彩超
B、雷达测速仪
C、天气雷达
D、相控阵雷达
3、【单选题】在彩超图片上,我们会看到红色和蓝色的部分,其中红色部分代表( )。
答案:血液远离探头
A、血液流向探头
B、血液远离探头
C、血液相对探头静止
D、血液横向运动
4、【判断题】多普勒效应可以用来分析物体的振幅大小。( )
答案:×
7.7 宇宙起源的证据
1、【单选题】以下不是哈勃定律揭示的内容( )。
答案:揭示了引力的实质是时空扭曲
A、说明所有天体都在相对远离地球
B、揭示了宇宙在始终膨胀的实质
C、可以反推了出宇宙起点的时间
D、揭示了引力的实质是时空扭曲
2、【单选题】“离地球越远的天体的红移现象越明显”,这是以下那个物理定律的定律( )。
答案:哈勃定律
A、多普勒效应
B、哈勃定律
C、狭义相对论
D、迈克尔孙干涉效应
3、【单选题】宇宙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其最直接的证据是( )。
答案:多普勒效应
A、广义相对论
B、洛伦兹变换
C、多普勒效应
D、黑体辐射
4、【单选题】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直接证据是( )。
答案:多普勒效应
A、希格斯粒子的发现
B、多普勒效应
C、广义相对论
D、宇宙膨胀模型的建立
5、【单选题】美国科学家哈勃发现所有天体都在远离地球,这是因为他发现( )。
答案:天体发出的光发生了红移
A、天体发出的光发生了红移
B、天体的颜色变黑
C、天体发出的光发生了蓝移
D、天体的颜色变白
6、【判断题】多普勒效应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重要证据。( )
答案:√
8.1 两朵乌云
1、【单选题】以下哪个物理难题与开尔文教授提到的“两朵乌云”无关( )。
答案:量子疑难
A、黑体辐射
B、光速疑难
C、以太疑难
D、量子疑难
2、【单选题】黑体辐射疑难的解决,直接导致以下哪个理论的诞生( )。
答案:A
A、量子论
B、狭义相对论
C、哈勃定理
D、黑洞辐射定理
3、【判断题】两朵乌云是指“光速疑难”和“以太疑难”。( )
答案:×
8.2 黑体热平衡
1、【单选题】任何具有温度的物体,都在以电磁波或者粒子的形式不断向外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叫做( )。
答案:B
A、发射
B、辐射
C、跃迁
D、传热
2、【单选题】我们在研究中,常常需要建立一个吸收与辐射达到平衡的系统,这是为了测量该系统的( )。
答案:温度
A、平衡率
B、量子态
C、温度
D、朗格系数
3、【判断题】任何具有温度的物体,都在不停的吸收热量。( )
答案:×
8.3 黑体辐射
1、【单选题】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的矿业工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钢水的温度( )。
答案:D
A、温度计进行测量
B、红外探测器进行测量
C、钢水的流动性
D、钢水的颜色
2、【单选题】物理学研究历史上著名的“紫外灾难”与以下哪个物理学家有关( )。
答案:瑞利、琼斯
A、维恩
B、瑞利、琼斯
C、普朗克
D、麦克斯韦
3、【单选题】以下有关人们研究黑体辐射规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A、维恩公式只匹配实验线的红外部分
B、瑞利-琼斯公式引发了“紫外灾难”
C、普朗克认为能量是量子的
D、普朗克公式在紫外和红外部分都匹配
4、【单选题】人们研究黑体辐射规律,主要是为了获得( )。
答案:C
A、黑体能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B、黑体能量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C、黑体温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D、黑体热平衡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5、【判断题】黑体处于热平衡时,其温度不会发生改变。( )
答案:√
8.4 普朗克与量子
1、【单选题】普朗克所做的那个假设,终于彻底解决了黑体辐射疑难( )。
答案:B
A、能量是连续的
B、能量是量子的
C、能量是相对论不变量
D、能量是电磁波
2、【单选题】以下有关燃气灶的说法准确的是( )。
答案:火焰越蓝,温度越高
A、火焰越红,温度越高
B、火焰约黄,温度越高
C、火焰越蓝,温度越高
D、火焰越白,温度越高
3、【单选题】我们现在已知维恩常数b=2.987×10^(-3) m•K,而我们又测得某颗恒星的光谱主波长为426.7 nm,那么这颗恒星的温度大约是( )。
答案:7000K
A、4000K
B、7000K
C、5000K
D、10000K
4、【单选题】黑体的温度升高时,普朗克曲线的辐射峰值将( )。
答案:蓝移
A、蓝移
B、红移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单选题】如果家里的燃气灶进气不足,导致燃烧不完全,我们将看到火焰呈( )。
答案:黄色
A、黄色
B、蓝色
C、紫色
D、白色
6、【判断题】普朗克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 )
答案:×
8.5 以太学说
1、【单选题】当我们观察到以下哪个现象时,就可以证明以太的存在( )。
答案:光速改变
A、光速不变
B、光速改变
C、以太的共振
D、以太的多普勒效应
2、【单选题】17世纪,牛顿认为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通过以下那种物质来传递的( )。
答案:D
A、力场
B、电磁场
C、质场
D、以太
3、【单选题】以太学说的繁荣在19世纪达到了顶峰,这是因为( )。
答案:人们认为光波的传播介质是以太
A、人们认为光的本质就是以太
B、人们认为到以太的本质是电磁波
C、麦克斯韦证实引力是通过以太传播的
D、人们认为光波的传播介质是以太
4、【判断题】以太学说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论。( )
答案:√
8.6 光速疑难
1、【单选题】在解释“光速疑难”的过程中,洛伦兹在肯定“以太”存在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哪个效应来很好地解释了迈克尔孙干涉实验的结果。( )。
答案:C
A、同时性的相对性
B、时间延缓效应
C、动尺收缩效应
D、质量增加效应
2、【单选题】以下有关“光速疑难”的逻辑思路正确的是( )。
答案:干涉条纹移动→光速发生变化→以太存在
A、干涉条纹移动→光速发生变化→以太存在
B、干涉条纹不移动→光速发生变化→以太存在
C、干涉条纹移动→光速不变→以太存在
D、干涉条纹不移动→光速不变→以太存在
3、【判断题】如果以太存在,那么光速一定是相对变化的。( )
答案:√
8.7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1、【单选题】
迈克尔孙干涉实验的实质是想知道( )?
答案:光速是否有相对变化
A、 电磁波的剪切应力是否有相对变化
B、 光速是否有相对变化
C、 以太的量子效应是否有相对变化
D、 光波的干涉条纹是否有相对变化

2、【单选题】迈克尔孙干涉实验的结果使科学家面临困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人们必须否认地球在宇宙中绝对静止,才能解释实验结果
A、人们必须否认地球在宇宙中绝对静止,才能解释实验结果
B、人们必须完全抛弃“以太学说”,才能解释实验结果
C、人们无法理解:静止的以太居然和运动的地球是相对静止的
D、只有迈克尔孙观察到干涉条纹的移动,才能证实以太的存在
3、【单选题】如果“以太”这种物质是存在的,那么迈克尔孙一定会观察到( )。
答案:A
A、干涉条纹有移动
B、干涉条纹没有移动
C、干涉条纹数量增加
D、干涉条纹数量减少
4、【判断题】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实光速是不变的。( )
答案:√
8.8 洛伦兹变换
1、【单选题】一些影视作品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有瞬间移动的功夫,这与洛伦兹变换中的那个坐标表达式有关( )。
答案:x
A、x
B、y
C、z
D、t
2、【单选题】
《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的瞬间移动与以下哪个理论有关( )。
答案:D
A、 霍金-爱因斯坦变换
B、 伽利略变换
C、 麦克斯韦变换
D、 洛伦兹变换

3、【判断题】洛伦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从而调和了光速疑难。( )
答案:×
8.9 狭义相对论
1、【单选题】
以下属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理论基础的是( )?
答案:速度相对性原理
A、 量子论
B、 速度相对性原理
C、 质速方程
D、 洛伦兹方程

2、【单选题】“运动规律在惯性系中都是一致的”,这是哪个物理规律的内容( )。
答案:A
A、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B、狭义相对论
C、广义相对论
D、量子论
3、【单选题】以下有关洛伦兹变换和狭义相对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洛伦兹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雏形
A、洛伦兹坚持认为“以太”是存在的
B、狭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是洛伦兹变换
C、洛伦兹预言的动尺收缩效应是针对以太的
D、洛伦兹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雏形
4、【单选题】“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等效的”,这是哪个物理规律的内容( )。
答案:B
A、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B、狭义相对论
C、广义相对论
D、量子论
5、【判断题】伽利略变换是狭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 )
答案:×
8.10 时空穿越
1、【单选题】如果我们想去观摩秦始皇登基的场景,我们需要将以下哪个物理量增加到特定值( )。
答案:C
A、质量
B、时间
C、位移
D、速度
2、【单选题】狭义相对论中的质速方程反应了以下哪个物理量的相对论效应( )。
答案:质量
A、质量
B、时间
C、速度
D、空间
3、【单选题】科学家无法将一颗小小的粒子加速到光速,这是因为( )。

答案:质量增加效应
A、同时性的相对性
B、时间延缓效应
C、动尺收缩效应
D、质量增加效应
4、【判断题】无论采取什么办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被加速到光速。( )
答案:√
8.11 狭义相对论效应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狭义相对论预言的效应的是( )。
答案:动尺延长效应
A、同时性的相对性
B、时间延缓效应
C、动尺延长效应
D、质量增加效应
2、【单选题】狭义相对论中,本来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的人看来,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同时性的相对性”,那么这个效应发生的关键原因是( )。
答案:A
A、两件事发生的空间坐标不同
B、两件事发生的时间不同
C、两件事发生的惯性系不同
D、两件事发生的速度不同
3、【多选题】以下属于狭义相对论效应的是( )。
答案:同时性的相对性 时间延缓 动尺收缩
A、同时性的相对性
B、动尺收缩
C、时间延缓
D、光速不变
4、【判断题】动尺收缩和时间增快都是狭义相对论效应。( )
答案:×
8.12 广义相对论
1、【单选题】
“物理规律在惯性系和无穷小非惯性系中都是一致的”,这是以下哪个物理定理的内容( )?
答案:广义相对论
A、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B、 狭义相对论
C、 广义相对论
D、 量子论

2、【单选题】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是( )。
答案:D
A、引力失效
B、时空扭曲
C、惯性系的局限性
D、等效原理
3、【单选题】爱因斯坦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空间思维实验”:人拿着一个小球,站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比如地面的黑屋里,或者太空中正在加速运动的船舱中,人一松手,小球就会掉落在地面。这个思维实验体现了( )。
答案:A
A、等效原理
B、时空扭曲
C、引力实质
D、加速度与非惯性系的关系
4、【单选题】广义相对论将非惯性系也纳入了相对论理论体系,但对于非惯性系有一个限制,这导致其普适性仍然受到限制,那么这个限制是( )。
答案:A
A、无穷小的非惯性系
B、接近光速运动的非惯性系
C、没有质量的非惯性系
D、具有四维维度的非惯性系
5、【多选题】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是( )。
答案:D
A、相对性原理
B、等效原理
C、光速不变原理
D、广义相对性原理
6、【判断题】相对性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之一。( )
答案:√
8.13 孪生子佯谬
1、【单选题】孪生子佯谬是爱因斯坦为思考以下哪个物理理论而提出的?( )。
答案:广义相对论
A、狭义相对论
B、广义相对论
C、光量子
D、时空扭曲
2、【单选题】以下有关孪生子佯谬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可以用引力与时间的关系解释
A、可以用时间延缓效应解释
B、可以用动尺收缩效应解释
C、可以用引力与时间的关系解释
D、可以用引力与空间扭曲的关系解释
3、【判断题】弟弟乘坐飞船做较长时间的星际旅行,回来后弟弟会比哥哥更衰老。( )
答案:×
8.14 时空扭曲
1、【单选题】从广义相对论来看,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做绕日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B
A、太阳对天体的万有引力
B、巨大质量的太阳扭曲了太阳系的时空
C、惯性作用
D、角动量守恒定律
2、【单选题】以下有关“时空扭曲”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万有引力是由时空扭曲引发的
A、巨大质量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扭曲
B、万有引力并不存在
C、小天体是沿着被大质量天体扭曲的时空运动的
D、万有引力是由时空扭曲引发的
3、【判断题】质量越大,时空扭曲越不显著。( )
答案:×
8.15 广义相对论效应
1、【单选题】太阳系中,那颗行星的“轨道进动”效应最为显著( )。
答案:水星
A、水星
B、金星
C、木星
D、地球
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
答案:以上都是
A、水星轨道近日点进动
B、光线偏折
C、引力波
D、以上都是
3、【单选题】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首次成功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其探测原理与以下哪个经典的物理实验相似( )。
答案:迈克尔孙干涉实验
A、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B、迈克尔孙干涉实验
C、牛顿环实验
D、法拉第磁光效应实验
4、【单选题】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四个效应,其中直到2016年才发现的效应是( )。
答案:D
A、引力红移
B、轨道进动
C、光线偏折
D、引力波
5、【单选题】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红移”效应与狭义相对论中的那个效应直接有关( )。
答案:A
A、同时性的相对性
B、时间延缓效应
C、动尺延长效应
D、质量增加效应
6、【单选题】我们比较来自于太阳和地球的氢光谱时,会发现太阳氢光谱的波长较长,这属于以下哪个广义相对论效应( )。
答案:A
A、引力红移
B、轨道进动
C、光线偏折
D、引力波
7、【单选题】如果恒星在大星体背后,其像可能变为两个或多个,甚至环状,这属于以下哪个广义相对论效应( )。
答案:光线偏折
A、引力红移
B、轨道进动
C、光线偏折
D、引力波
8、【单选题】太阳系内行星的轨道近日点会不断向前移动,并最终形成花状痕迹,这属于以下哪个广义相对论效应( )。
答案:B
A、引力红移
B、轨道进动
C、光线偏折
D、引力波
9、【单选题】一些宇宙大事件。比如,黑洞捕捉其他星体、超新星的爆发、黑洞的形成、以及多颗黑洞发生碰撞等,会引发时空扭曲的涟漪,这种涟漪就是( )。
答案:D
A、引力红移
B、轨道进动
C、光线偏折
D、引力波
10、【判断题】广义相对论直到2016年才被最终证实。( )
答案:√
9.1 对原子的初步认识
1、【单选题】“原子包括干湿冷热四种元素”,这句话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 )。
答案:亚里士多德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门捷列夫
D、汤姆孙
2、【单选题】19世纪,人类对原子的认识逐渐进入到原子尺度的微观世界,并先后取得四个重大进展,以下与这四个重大进展无关的科学家是( )。
答案:查德威克
A、门捷列夫
B、查德威克
C、阿伦尼乌斯
D、居里夫人
3、【单选题】19世纪,人类对原子的认识逐渐进入到原子尺度的微观世界,并先后取得四个重大进展,以下不属于这四个重大进展的是( )。
答案:电子的发现
A、元素周期律
B、电离学说
C、原子光谱
D、电子的发现
4、【单选题】“原子”的概念最早是由以下哪个学者提出的( )。
答案:德谟克利特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门捷列夫
D、汤姆孙
5、【判断题】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
答案:×
6、【判断题】“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是指物质是连续分布的。( )
答案:√
9.2 元素的放射性
1、【单选题】为了纪念已被俄国吞并的祖国,居里夫人用自己祖国的名称来命名一种新元素,这种新元素叫做( )。
答案:钋
A、铀
B、镭
C、钋
D、钫
2、【单选题】伦琴所发现的放射性射线被称为?( )。
答案:χ射线
A、χ射线
B、γ射线
C、α射线
D、β射线
3、【多选题】以下属于近代人类认识原子的四个重要的进展的是( )
答案:原子光谱 放射性 电离学说 元素周期表
A、元素周期表
B、电离学说
C、原子光谱
D、放射性
4、【判断题】最早被发现的发射性元素是铀。( )
答案:√
9.3 原子模型
1、【单选题】卢瑟福对原子的西瓜模型的改进是( )。
答案:将带正电的大实心球,改为小核
A、将带正电的大实心球,改为小核
B、提出了量子轨道的概念
C、提出了电子不相容原理
D、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想
2、【单选题】卢瑟福对汤姆孙的原子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由此提出了( )。
答案:行星模型
A、行星模型
B、土星模型
C、西瓜模型
D、枣糕模型
3、【单选题】关于西瓜模型和行土星模型的优缺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西瓜模型可以解释周期律,却不能解释原子光谱;而土星模型刚好相反
A、西瓜模型可以解释周期律和原子光谱,而土星模型不可以
B、土星模型可以解释周期律和原子光谱,而西瓜模型不可以
C、西瓜模型可以解释周期律,却不能解释原子光谱;而土星模型刚好相反
D、土星模型可以解释周期律,却不能解释原子光谱;而西瓜模型刚好相反
4、【单选题】与汤姆孙所提出的原子模型——西瓜模型针锋相对,日本日长冈半太郎提出了( )。
答案:土星模型
A、行星模型
B、土星模型
C、西瓜模型
D、波尔模型
5、【单选题】卢瑟福通过一个实验,发现原子的西瓜模型存在重大缺陷,这个实验的名称是( )。
答案:α粒子散射实验
A、α粒子散射实验
B、量子轨道实验
C、电子自旋假想
D、原子放射性实验
6、【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模型的提出者,同时也是电子的发现者,他叫做( )。
答案:汤姆孙
A、卢瑟福
B、波尔
C、贝克勒尔
D、汤姆孙
7、【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被建立的原子模型叫做( )。
答案:西瓜模型
A、行星模型
B、土星模型
C、西瓜模型
D、波尔模型
8、【判断题】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原子的大部分是空的。( )
答案:√
9.4 量子轨道和量子自旋
1、【单选题】波尔所提出的一个新原子模型不仅克服了卢瑟福模型的困难,还成功地解释了元素周期律和原子光谱,这个新原子模型叫做( )。
答案:量子轨道模型
A、行星模型
B、土星模型
C、西瓜模型
D、量子轨道模型
2、【单选题】泡利不赞同电子自旋的观点,是因为( )。
答案:电子边缘线速度超光速
A、电子边缘线速度超光速
B、电子角动量不守恒
C、电子自旋不能量子化
D、不符合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中的自旋波动方程
3、【单选题】以下有关“电子自旋”观点缺陷的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自旋会使电子边缘线速度超过光速
A、电子自旋会增加转动惯量,导致模型不稳定
B、自旋会使电子边缘线速度超过光速
C、电子自旋会破坏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D、电子太小,一个点是不可能有自旋状态的
4、【单选题】泡利不相容原理主要是想问答什么物理问题?( )。
答案:为什么一个量子轨道上只能有两个电子
A、为什么一个量子轨道上只能有两个电子
B、量子轨道上的两个电子有什么区别
C、电子为什么绕核旋转,而不掉落到核上
D、卢瑟福所看到的α粒子散射现象
5、【单选题】针对“为什么核外电子不都聚集在能量最低的基态轨道,而是分布在从低到高的不同轨道上?”的问题,一位科学家提出了完美的解释,这个解释的理论叫做( )。

答案:泡利不相容原理
A、量子轨道
B、电子自旋
C、泡利不相容原理
D、量子自旋
6、【单选题】泡利教授指出:最多只有两个电子能处于同一个量子轨道,就好比一个家庭只能容纳一男一女两个人,但这两个电子必须有所区别。那么与这个区别有关的物理概念是( )。
答案:电子自旋
A、量子轨道
B、电子自旋
C、泡利不相容原理
D、量子自旋
7、【单选题】针对“最多只有两个电子能处于同一个量子轨道”的问题,荷兰的乌伦贝克和高斯密特提出了电子自旋的观点,这使得这两个电子具有了不同的( )。
答案:角动量
A、动量
B、角动量
C、角频率
D、转动惯量
8、【单选题】“电子为什么绕核旋转,而不掉落到核上?”这个物理问题是由谁解决的( )。
答案:波尔
A、波尔
B、卢瑟福
C、泡利
D、海森伯
9、【多选题】以下哪些概念与原子模型有关( )。
答案:量子自旋 量子轨道 泡利不相容原理
A、木星模型
B、量子轨道
C、泡利不相容原理
D、量子自旋
10、【判断题】量子自旋概念是由泡利提出的。( )
答案:×
9.5 中子的发现
1、【单选题】下列那位科学家与“中子”的发现无关( )。
答案:卢瑟福
A、玻特
B、小居里夫妇
C、查德威克
D、卢瑟福
2、【单选题】以下哪个不属于中子的特征?( )。
答案:具有放射性
A、与质子质量相同
B、不带电
C、在原子核内部
D、具有放射性
3、【判断题】中子是一种不带电的微小粒子,其质量仅为质子的1/1400。( )
答案:×
9.6 核裂变与原子弹
1、【单选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在以下哪个地方试爆的( )。
答案:罗布泊
A、塔里木
B、准格尔
C、罗布泊
D、巴班吉达
2、【单选题】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是有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的( )。
答案:小居里夫妇
A、海因里希
B、小居里夫妇
C、卢森博格
D、奥本海默
3、【单选题】核裂变会由于质量亏损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理论基础是( )。
答案:质能方程
A、质能方程
B、能量守恒定律
C、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
4、【单选题】中国的原子弹研制首席科学家,也就是“原子弹之父”的是( )。
答案:邓稼先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杨振宁
D、于敏
5、【单选题】美国于1945年7月16日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而中国首颗原子弹的爆炸时间是( )。
答案:1964年10月16日
A、1964年10月16日
B、1958-05-09
C、1954年3月27日
D、1961年11月24日
6、【单选题】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 )。
答案:日本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7、【判断题】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与质能方程有关。( )
答案:√
9.7 核聚变与氢弹
1、【单选题】
自然界中,有一个地方无时无刻在发生着核聚变反应,这个地方是( )?
答案:太阳
A、 地核
B、 太阳
C、 海水
D、 黑洞

2、【单选题】下列属于正确的核聚变方程的是( )。
答案:2H + 3H → 4He + n
A、1H + 2H → 3He
B、2H + 3H → 4He + n
C、2H + 3H → 3He
D、1H + 2H → 4He + n
3、【单选题】氢弹的设计原理是( )。
答案:核聚变
A、核聚变
B、链式反应
C、核裂变
D、核辐射
4、【单选题】核聚变的发生通常需要高温高压,那么氢弹在设计上是如何实现这个条件的( )。
答案:内嵌原子弹
A、内嵌液体燃料
B、内嵌高爆炸药
C、内嵌原子弹
D、内嵌固体燃料
5、【判断题】杨振宁对中国的核武器研发做出了关键贡献。( )
答案:×
10.1 电学的发展
1、【单选题】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就曾记录“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那么塞利斯记录的是一种( )。
答案:电现象
A、电现象
B、磁现象
C、弱力现象
D、引力现象
2、【单选题】以下有关电学发展初期科学家贡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法国人雅各布发现了雅各布天梯的放电现象
A、德国人盖里克发明摩擦起电机
B、法国人雅各布发现了雅各布天梯的放电现象
C、英国人格雷发现了静电感应现象
D、美国人富兰克林对闪电现象进行了研究
3、【判断题】库伦最早定义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
答案:×
10.2 摩擦起电
1、【单选题】关于摩擦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摩擦后,毛皮和橡胶棒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A、摩擦后,毛皮上不带电
B、摩擦后,毛皮和橡胶棒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C、摩擦后,橡胶棒上的电荷量比毛皮上多。
D、摩擦前,橡胶棒就带有静电荷。
2、【单选题】摩擦起电的原理是( )。
答案:电子发生了转移
A、产生了新的电子
B、有正电荷被湮灭
C、电子发生了转移
D、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3、【判断题】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电。( )
答案:√
10.3 静电现象
1、【单选题】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同一类的电学现象时( )。
答案:手摇静电起电机产生静电
A、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引轻小纸屑
B、手摇静电起电机产生静电
C、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细水流
D、摩擦过的气球会粘在小猫的身上
2、【单选题】以下有关静电荷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静电荷不能移动
A、带有正电或负电
B、静电荷不能移动
C、静电荷不会自然消失
D、摩擦可以产生静电荷
3、【判断题】油罐车的尾部所挂的铁链,是用于导出静电,防止爆炸事故。( )
答案:√
10.4 电荷的相互作用
1、【单选题】以下有关“电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电量是一个相对论变量
A、电子的电量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采用液滴法测定的
B、电量是一个相对论变量
C、电子的电量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单位
D、电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的
2、【单选题】用绝缘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答案: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3、【单选题】有一位科学家通过带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实验,区分出两种具有不同电性的电荷,并由此定义为:正电荷与负电荷。这位科学家叫做( )。
答案:杜菲
A、盖里克
B、杜菲
C、格雷
D、富兰克林
4、【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个小球,用干燥细线吊着,已知乙吸引甲,乙排斥丙,丙吸引丁,且丙带负电,则甲、丁互相靠近时,它们将( )。
答案: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A、排斥
B、无作用
C、吸引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5、【判断题】电荷间作用的大小满足库伦定律。( )
答案:√
10.5 静电感应和静电极化
1、【单选题】以下有关静电感应和极化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静电极化的物体一定发生了电荷的定向移动
A、铂金板上可以发生静电感应现象
B、静电感应的物体两侧一定呈现出等量异性电荷
C、橡胶棒上可以发生静电极化现象
D、静电极化的物体一定发生了电荷的定向移动
2、【单选题】手摇静电起电机是利用以下哪个电学原理起电的( )。
答案:静电感应
A、静电感应
B、静电极化
C、静电屏蔽
D、电磁感应
3、【单选题】一个验电器靠近带电物体时,即便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铂片也会张开的现象属于( )。
答案:静电感应
A、静电感应
B、静电极化
C、静电屏蔽
D、电磁感应
4、【多选题】静电极化有哪些特点( )。
答案:物体带有静电 电荷极性的改变
A、物体带有静电
B、电荷的定向移动
C、电荷极性的改变
D、电荷电性的改变
5、【判断题】发生静电感应的物体中,必定发生了电荷的定向移动。( )
答案:√
10.6 静电极化效应
1、【单选题】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现象与以下哪个物理原理有关( )。
答案:静电极化
A、静电感应
B、静电极化
C、万有引力
D、尖端放电
2、【单选题】气球“粘”在小狗身上,甩都甩不掉,这是因为( )。
答案:静电极化
A、静电感应
B、静电极化
C、万有引力
D、表面张力
3、【判断题】摩擦后的气球会贴在人身上,这是静电感应。( )
答案:×
10.7 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规律
1、【单选题】以下有关“带电导体表面的电场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越是凸起的地方场强越大
A、凸起和凹陷的地方场强大,平面场强小
B、越是凸起的地方场强越大
C、凸起和凹陷的地方场强小,平面场强大
D、越是凹陷的地方场强越大
2、【单选题】当我们用手靠近一个带强静电的物体时,以下那种情况最可能产生电火花( )。
答案:用手指
A、用手指
B、用拳头
C、用手掌
D、用手臂
3、【判断题】带电物体,越凹陷的地方,其电场强度越大。( )
答案:×
10.8 尖端放电
1、【单选题】当近处连续发生闪电现象时,以下那种行为最为安全( )。
答案:跳进一个大土坑
A、跑到附近的山头
B、趴到在平地上
C、跳进一个大土坑
D、躲到大树下
2、【单选题】以下与尖端放电原理无关的是( )。
答案:RLC电磁谐振
A、雅各布天梯
B、辉光球
C、RLC电磁谐振
D、闪电击中大树
3、【单选题】闪电总是击中高楼和大树,这个现象的本质与以下哪个物理定律有关( )。
答案:带电导体表面的电场分布规律
A、静电感应
B、静电极化
C、电磁感应
D、带电导体表面的电场分布规律
4、【单选题】闪电有时也能营造出艺术效果,我们用尖锐导体或手指就可以控制放电,并带来震撼的闪电舞。这个应用与以下哪个物理原理有关( )。
答案:带电导体表面的电场分布规律
A、静电感应
B、静电极化
C、电磁感应
D、带电导体表面的电场分布规律
5、【多选题】以下哪些现象与尖端放电现象有关( )。
答案:避雷针 雅各布天梯
A、雅各布天梯
B、避雷针
C、电磁感应
D、洛伦兹变换
6、【判断题】雅各布天梯与尖端放电效应有关。( )
答案:√
10.9 电流的磁效应
1、【单选题】我们在南北极能看到美丽的极光现象,极光现象与以下哪个物理原理有关( )。
答案: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A、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B、静电感应
C、带电导体表面的电场分布规律
D、光电效应
2、【单选题】我们如果将一条接通电源的导线放在一颗小磁针旁边,当接通电源时,就会发现小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个现象说明了( )。
答案: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电场
B、电场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
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带电物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3、【单选题】电流的磁效应是由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的( )。
答案:奥斯特
A、奥斯卡
B、奥斯曼
C、奥斯特
D、奥特曼
4、【单选题】带电导线周围存在有( )。
答案:环形磁场
A、环形磁场
B、线性磁场
C、平面磁场
D、发散磁场
5、【单选题】以下有关磁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磁感线是一种虚拟出的曲线,磁感线不闭合
A、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B、磁感线是一种虚拟出的曲线,磁感线不闭合
C、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返回S极
D、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极出发,返回N极
6、【判断题】电流的磁效应是著名物理学家奥斯卡发现的。( )
答案:×
10.10 安培力与电动机
1、【单选题】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与以下哪个物理量无关( )。
答案:电场强度 (E)
A、电流强度(I)
B、磁场强度 (B)
C、导线长度 (L)
D、电场强度 (E)
2、【单选题】电动机的设计与以下哪个发现直接相关( )。
答案:安培力
A、安培力
B、洛伦兹力
C、电流的磁效应
D、电磁感应
3、【单选题】安培力的发现直接导致了以下各种装置的发明( )。
答案:电动机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容器
D、电感线圈
4、【单选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 )。
答案:洛伦兹力
A、库伦力
B、法拉第力
C、安培力
D、洛伦兹力
5、【判断题】电动机与安培力有关。( )
答案:√
10.11 电磁感应与发电机
1、【单选题】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直接导致了以下哪种装置的发明( )。
答案:发电机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容器
D、电感线圈
2、【单选题】制作一个简易电动机,不需要以下哪个器件( )。
答案:小铁棒
A、电池
B、软导线
C、磁铁
D、小铁棒
3、【判断题】发电机与静电感应有关。( )
答案:×
11.1 光的本质
1、【单选题】在20世纪,人们观察到只有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某些金属上才会有电子逸出的现象,也就是光电效应。那么,光电效应所揭示的有关光的重要特性是( )。
答案:光是量子的
A、光是粒子的
B、光是波动的
C、光是量子的
D、光是电磁波
2、【单选题】在20世纪,光的波动学说又面临一些挑战,人们观察到只有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某些金属上才会有电子逸出的现象,这个现象叫做( )。
答案:光电效应
A、全反射效应
B、光辐射效应
C、光量子效应
D、光电效应
3、【单选题】以下哪位科学家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
答案:赫兹
A、赫兹
B、麦克斯韦
C、迈克尔孙
D、托马斯•杨
4 、【单选题】光的本质是一种 ( )。
答案:电磁波
A、粒子
B、机械波
C、能量
D、电磁波
5、【单选题】20世纪,爱因斯坦由于“光电效应”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爱因斯坦是通过引入以下哪个物理概念而完美解释光电效应的呢?( )。
答案:光量子
A、光量子
B、光波
C、光粒子
D、电磁波
6、【单选题】下列名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答案:声波
A、微波
B、加玛射线
C、声波
D、红外线
7、【单选题】以下哪个物理事件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
答案: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A、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B、迈克尔孙干涉实验
C、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D、牛顿环
8、【单选题】以下有关人们对于“光的本质”争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答案:笛卡尔根据几何光学的研究结果,也支持光是机械波的观点
A、胡克和惠更斯认为光就像抖动的绳索,是一种弹性的机械波
B、牛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特性,提出光是一种微粒,是真实的物质传递
C、托马斯•杨首次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这是波动说的有力证据
D、笛卡尔根据几何光学的研究结果,也支持光是机械波的观点
9、【单选题】1801年,英国人托马斯•杨首次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他观察到了( )。
答案:明暗条纹
A、明暗条纹
B、彩色条纹
C、托马斯环
D、泊松亮斑
10、【判断题】波长越短的光,其粒子性越强。( )
答案:×
11.2 光的色散
1、【单选题】雨后,湿润的空间充满小水滴,如果再有一束强光,就能看到美丽的环形彩虹。如果此时地球突然失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还能看到彩虹吗?( )。
答案:不能
A、不能
B、能,仍然是环形彩虹
C、能,但只能看到直线形彩虹
D、无法确定
2、【单选题】1666年,牛顿让一束太阳光射进暗室,通过一个光学仪器后再投射到屏幕上,结果出现了一条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条纹,这个光学仪器是( )。
答案:三棱镜
A、偏振镜
B、干涉镜
C、凸面镜
D、三棱镜
3、【单选题】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让一束太阳光射进暗室,通过一个光学仪器后再投射到屏幕上,结果出现了一条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条纹,这就是光的( )。
答案:色散现象
A、色散现象
B、干涉现象
C、衍射现象
D、折射现象
4、【单选题】1666年,牛顿让一束太阳光射进暗室,通过一个光学仪器后再投射到屏幕上,结果出现了一条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条纹。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白光是由无数种色光组合而成的
A、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
B、颜色是决定光波性质的一种物理量
C、光的三基色是“红、黄、蓝”
D、白光是由无数种色光组合而成的
5、【判断题】彩虹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 )
答案:√
11.3 光的颜色
1、【单选题】晴天,天空看起来通常是蓝色的,这是因为( )。
答案:蓝光波长较长,难以发生衍射现象,从而被空气中的尘埃散射
A、蓝光波长较长,难以发生衍射现象,从而被空气中的尘埃散射
B、蓝光波长较短,难以发生衍射现象,从而被空气中的尘埃散射
C、蓝光波长较长,难以发生干涉现象,从而被空气中的尘埃散射
D、蓝光波长较短,难以发生干涉现象,从而被空气中的尘埃散射
2、【单选题】光之所以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 )。
答案:不同颜色的光波具有不同的波长
A、不同颜色的光波具有不同的速度
B、不同颜色的光波具有不同的波长
C、不同颜色的光波具有不同的量子态
D、不同颜色的光波具有不同的初相位
3、【单选题】有一种光波,其呈现出“520nm”的线状光谱,那么这种光波的颜色是( )。
答案:绿色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蓝色
4、【单选题】消防车、警车等特种车辆常常会采用红色涂装和红色警灯,这是因为( )。
答案:红光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从而绕过空气中的尘埃,传播更远的距离
A、红光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从而绕过空气中的尘埃,传播更远的距离
B、红光波长较长,容易发生干涉现象,从而绕过空气中的尘埃,传播更远的距离
C、红光波长较短,容易发生干涉现象,从而绕过空气中的尘埃,传播更远的距离
D、红光波长较短,容易发生衍射现象,从而绕过空气中的尘埃,传播更远的距离
5、【单选题】有一种光波,其呈现出“450nm”的线状光谱,那么这种光波的颜色是( )。
答案:蓝色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蓝色
6、【单选题】有一种光波,其光谱峰值大约在“980nm”,那么这种光波叫做( )。
答案:红外线
A、可见光
B、伦琴射线
C、红外线
D、紫外线
7、【单选题】以下有关光的颜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波长为350nm的光叫做红外光
A、从蓝色到红色,光的波长逐渐变长
B、人的眼睛无法看到紫外线和红外线
C、光波的颜色也可取决于光波的频率
D、波长为“350nm”的光叫做红外光
8、【判断题】波长越短的可见光,其颜色越偏红。( )
答案:×
11.4 光的直线传播
1、【单选题】以下例子中,没有应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是( )。
答案:广角镜
A、“三点一线”瞄准
B、千手观音
C、皮影戏
D、广角镜
2、【单选题】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 )。
答案:3×108米/秒
A、3×106米/秒
B、3×107米/秒
C、3×108米/秒
D、3×109米/秒
3、【单选题】军事行动中,狙击手会通过目标和准星的对齐来进行射击瞄准,这是利用了( )。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A、光的反射定律
B、光的折射定律
C、光的电磁波特性
D、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4、【判断题】光的直线传播特性是光的粒子性的体现。( )
答案:√
11.5 光的反射
1、【单选题】我们在阳光下看到树木是绿色的,这是因为( )。
答案:树木可以反射绿光
A、树木本来是绿色的
B、人眼对绿光较为敏感
C、树木可以反射绿光
D、绿光的光通量比较大
2、【单选题】潜望镜的设计应用到了光的什么物理特性( )。
答案:光的反射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衍射
D、光的偏振
3、【判断题】照镜子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
答案:√
11.6 光的折射
1、【单选题】海市蜃楼源自于大气层对光的( )。
答案:折射
A、反射
B、折射
C、全反射
D、衍射
2、【单选题】光的折射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答案:光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A、光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B、光在不同媒介中的波长不同而引起的
C、光在不同媒介中的初相位不同而引起的
D、光在不同媒介中的频率不同而引起的
3、【单选题】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是根据什么物理原理制成的( )。
答案:折射
A、反射
B、折射
C、全反射
D、衍射
4、【单选题】我们将一根玻璃棒插入一支装满甘油的试管,将看不到玻璃棒,这个现象与以下哪个物理原理有关( )。
答案:光的折射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折射
5、【单选题】以下有关光疏媒介和光密媒介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当光从水斜射到空气时,入射角大于出射角
A、塑料和玻璃都是光密媒介
B、光速较快的媒介叫做光疏媒介
C、当光从光疏媒介斜射到光密媒介时,入射角大于出射角
D、当光从水斜射到空气时,入射角大于出射角
6、【判断题】用长矛在河里刺鱼时,需要瞄准鱼的正上方。( )
答案:×
11.7 光的全反射
1、【单选题】由于“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称为光纤之父的华人是( )。
答案:高锟
A、高锟
B、朱棣文
C、丁肇中
D、李政道
2、【单选题】1880年,著名科学家贝尔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发现光线能够沿着泻出的水柱传播,且光的传播途径能够随着水柱的曲度而变弯。这个现象叫做( )。
答案:光的全反射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3、【单选题】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
答案:将延后
A、>将提前
B、将延后
C、不变
D、有些地区提前,有些地区延后
4、【单选题】通过内视镜,医生在不需要手术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清楚地了解病人体内的状况,现在甚至还可以进行内视镜微创手术。那么内视镜应用到了以下哪个物理原理有关( )。
答案:光的全反射
A、光的全反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5、【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几何光学( )。
答案:光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全反射
A、光的全反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6、【判断题】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疏媒介中以超过某临界角射向光密媒介。( )
答案:×
11.8 光的干涉
1、【单选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在说声波哪种现象( )。
答案:衍射
A、衍射
B、干涉
C、反射
D、散射
2、【单选题】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1801年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他用强光照射一个小孔,并以孔作为点光源发出球面光波。然后,在离开小孔一定距离的地方放置两个窄缝,并观察窄缝后的屏幕。那么托马斯•杨是想观察什么现象呢?( )。
答案:光的干涉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3、【单选题】我们平常在阳光下见到的彩色油膜,属于以下哪个物理现象( )。
答案:光的干涉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4、【单选题】如果我们采用白光光源来做杨氏双缝实验,那么我们会看到( )。
答案:彩色条纹
A、明暗条纹
B、彩色条纹
C、牛顿环
D、泊松亮斑
5、【多选题】以下关于干涉和衍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光的传播路径发生改变,一定就是衍射现象 有干涉条纹一定与衍射现象有关 有衍射现象一定有干涉条纹产生
A、有干涉条纹一定与衍射现象有关
B、有衍射现象,光的传播路径一定发生改变
C、有衍射现象一定有干涉条纹产生
D、光的传播路径发生改变,一定就是衍射现象
6、【判断题】光在通过小孔或小圆斑时,都可能发生光的干涉。( )
答案:√
11.9 光的衍射
1、【单选题】以下哪个器件不能看到光的衍射现象( )。
答案:以上都可以
A、小孔
B、圆斑
C、细条纹
D、以上都可以
2、【单选题】由单色光照射到小圆斑上,并在后面的屏幕上,出现明暗相间环形条纹的图像,这个图像叫做( )。
答案:泊松亮斑
A、牛顿环
B、迈克尔孙环
C、泊松亮斑
D、惠更斯亮斑
3、【单选题】我们在一个点光源和墙壁之间放置一个乒乓球,会看到乒乓球在墙上留下的影子边界并不清晰,这是源自于( )。
答案:光的衍射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4、【单选题】如果我们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那么这一定是( )。
答案:前两者都有可能
A、衍射现象
B、干涉现象
C、前两者都有可能
D、前两者都不可能
5、【单选题】当一个光学过程,既包括光线偏折,又包括形成明暗条纹时,这个过程一定是( )。
答案:光的衍射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6、【单选题】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光波将在边界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这个现象叫做( )。
答案:光的衍射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7、【单选题】一束绿色激光透过多个重叠的光栅片,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效果( )。
答案:满天星
A、明暗条纹
B、彩色条纹
C、明暗圆环
D、满天星
8、【单选题】一束光线从一个小孔入射暗室后,将变为发散状,这个现象属于( )。
答案:光的衍射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9、【单选题】如果衍射片上有无数根密集的细条纹,那么这个衍射片就构成了( )。
答案:光栅片
A、干涉片
B、偏振片
C、云母片
D、光栅片
10、【判断题】隔墙有耳,指的就是声音的衍射现象。( )
答案:√
11.10 光的偏振
1、【单选题】以下哪个光学过程不能证明光的波动性( )。
答案:光的全反射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2、【单选题】当光在玻璃等磁光介质中传播时,光的偏振方向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并偏转一定的角度,这个现象叫做( )。
答案:法拉第效应
A、洛伦兹效应
B、光的偏振
C、法拉第效应
D、高锟效应
3、【单选题】当偏振片和太阳光的方向处于什么情况下,我们将看不到光线( )。
答案:任何情况都能看到
A、垂直
B、相同
C、45°夹角
D、任何情况都能看到
4、【单选题】我们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个偏振片,将得到一束线偏振光,这个过程叫做( )。
答案:起偏
A、偏振
B、检偏
C、起偏
D、滤偏
5、【单选题】当偏振片和线偏振光的方向处于什么情况下,我们将完全看不到光线( )。
答案:垂直
A、垂直
B、相同
C、45°夹角
D、任何情况都能看到
6、【单选题】如果一束光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振动具有不对称性,这个现象就叫做( )。
答案:光的偏振
A、光的衍射
B、光的偏振
C、光的全反射
D、光的干涉
7、【判断题】光的偏振,指光的振动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转。( )
答案:×
11.11 偏振的应用
1、【单选题】观看立体电影时,我们常常要佩戴一副特制的眼镜,这副眼镜的镜片其实就是( )。
答案:偏振片
A、光栅片
B、衍射片
C、偏振片
2、【单选题】我们在用单反相机摄影时,常常用到减光镜,而减光镜其实就是一块( )。
答案:偏振片
A、干涉片
B、衍射片
C、偏振片
D、光栅片
3、【单选题】对于3D电影制作和观影过程中对偏振片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只在放映和眼镜这两步应用偏振片
A、只在眼镜这步应用偏振片
B、只在放映和眼镜这两步应用偏振片
C、在摄影、放映和眼镜这三步都应用偏振片
D、都不会应用到偏振片
4、【单选题】有时,人眼看天空是白茫茫的,但如果用装了减光镜的相机拍摄,却能看到湛蓝的天空,这是因为:人眼所看到的白光源自于空气中尘埃所散射的( )。
答案:偏振光
A、衍射光
B、干涉光
C、偏振光
D、折射光
5、【判断题】观看3D电影时所佩戴的眼镜,就是偏振方向相同的偏振片。(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