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概论(中国美术学院)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历史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针对一个国家的遗产所采取的世界性保护行动是( )。
A: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保护国际行动 B:印度尼西亚的博罗布杜尔遗迹保护国际行动 C:努比亚遗迹保护国际行动 D:希腊卫城保护国际行动
答案:C
2.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北京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故宫符合以下哪几项世界文化遗产评价标准。( )
A:人类创造精神的代表作 B: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以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C:在一段时间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D:能为存在的或已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答案:ABCD
3.《世界遗产公约》的基本原则就是让世界遗产真正能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
A:对 B:错
答案:A
4.世界遗产中心的创建时间是( )。
A:1993年 B:1992年 C:1990年 D:1991年
答案:B
5.世界遗产新类型——文化景观的评价标准是由( )两场会议决定的。
A:1992年“有关文化景观的专家团报告” B:1994年“道路作为文化遗产的专家会议” C:1994年“运河作为遗产的专家会议” D:1993年“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文化景观专家会议”
答案:AD
6.《世界遗产名录》中最年轻的遗产是( )。
A:悉尼歌剧院 B:京杭大运河 C:澳门历史城区 D:人民大会堂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文化遗产研究具有( )使得它有了很强的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
A:多元性与跨学科性 B:多元性与学科间性 C:综合性与跨学科性 D:综合性与学科间性
答案:C
2.( )年,中国政府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A:2001 B:2004 C:2003 D:2002
答案:C
3.《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中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 )。
A:文化空间 B: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各民族人民世代传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D:文化遗迹
答案:ABC
4.1928年,中山大学史语所民俗组开设风俗物品陈列室,并收集到各种风俗展品包括饰物、( )等风俗展品。
A:工具 B:神像 C:衣物 D:乐器
答案:ABCD
5.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延安文艺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对“群众的美术”的关注对中国日后的民间艺术发展影响巨大。( )
A:错 B:对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20世纪30年代,日本“民艺”运动的发起人是( )。
A:梅原郁 B:柳宗悦 C:柳宗理 D:柳田国男
答案:B
2.“文化遗产日”活动是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尝试,得到了很多欧洲国家的效仿。1991年,欧洲议会将这一活动正式命名为(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B:“欧洲文化遗产日” C:“国家儿童遗产日” D:“世界文化遗产日”
答案:B
3.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世界遗产分为哪几种类型?( )
A: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遗产 D:文化景观
答案:ABCD
4.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并确立了哪几种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理念?( )
A:真实性(本真性) B:可持续性 C:可读性 D:完整性
答案:AD
5.英国自发组建民间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由( )创建的“古建筑保护协会”(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
A:约翰•拉斯金 B:威廉•莫里斯 C:温克尔曼 D:戈特弗里德•桑佩尔
答案:AB
6.在生产性保护方式中,传承是前提,保护是核心。( )
A:对 B:错
答案:A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将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放在首位,物质性的工艺生产放在次要位置。( )
A:对 B:错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工业社会之前的绣上模式属于( )式。
A:自然式 B:技术式 C:综合式 D:自发式
答案:A
2.公元前1世纪维特鲁威编写的( ),是一本优秀的建筑实践和维护手册。
A:《建筑四书》 B:《建筑十书》 C:《论艺术》 D:《论建筑》
答案:D
3.( )年,罗马开设了文艺复兴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A:1475 B:1472 C:1471 D:1473
答案:C
4.达兰伯特和狄德罗编写的( )表达了启蒙时代 希望将知识进行记录和整理的启蒙思想
A:《名人传》 B:《启蒙思想》 C:《百科全书》 D:《论法的精神》
答案:C
5.建筑遗产反修复理论的代表人物( )
A:维奥莱·勒·杜克 B:约翰·拉斯金 C:吉尔伯特·斯科特 D:约翰·贺加斯
答案:B

第五章测试
1.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
A:文化遗产选题要“窄、小、精、深、新” B:文化遗产调研的初学期可以从自己家乡开始 C:文化遗产实地调研之前没有必要做文献的桌面调研 D:《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作者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答案:C
2.定性研究的特征是( )。
A:多应用实验、调查、设计量表进行测量
B:强调“对话”和“动态”,认为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
C: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群的行为与观点
D:在访谈上多呈现为无结构访谈
答案:BCD
3.“田野调查”源于19世纪末开始兴起的西方人类学家对所谓“未开化人群”的考察和调研。目前已经过时,被现代人类学家们普遍抛弃。( )
A:对 B:错
答案:B
4.文化遗产调查的类型包括( )
A:定量调查 B:专题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答案:BCD
5.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
A:调查者常常要进行辩证思考 B:调查者在实际访谈时应完全按照调研提纲进行采访,避免“出圈” C:调查者要对调研与考察对象所存在的环境与文化传统、习俗进行充分关注 D:“通过做相同相类似的行为与调查对象拉近距离”是与调查对象接触的技巧之一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