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与明德修身)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秦汉时期以封建经济政治制度为基础,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多民族统一的文化格局。
A:阴阳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
答案:C
2.(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董仲舒
答案:D
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是( )
A:儒法互补
B:儒道互补
C:儒墨互补
D:法墨互补
答案:B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口的频繁流动与接触,使得个性十分鲜明的( )两种文化碰撞、融合。
A:维汉
B:蒙汉
C:满汉
D:胡汉
答案:D
5.整个世界的发展历程来看,古代中国与( )、( )、( )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
答案:ABD
6.下列选项中( )属于中国古代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
A:内外之辩
B:义利之辩
C:天人之辩
D:动静之辩
答案:BCD
7.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A:对
B:错
答案:A
8.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其他思想均未得以发展。( )
A:错
B:对
答案:A
9.(     )作为儒家最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之中。
A:中庸之道
B:包容之道
C:和谐之道
D:平等之道
答案:A
10.传统文化是以(     )为安身立命之本。
A:对抗自然
B:德性修养 
C:劳动工具
D:生产能力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 )思想作为古代中国治国理政中形成的一种制度文化,鲜明呈现了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文化理念之一。
A:新民爱民
B:天人合一
C:以法治国
D:为政以德
答案:D
2.( )作为一种人性化和弹性化并存的执政手段,在处理多元价值和利益冲突的时候,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并切实改善民德与民风。
A:道德治理
B:刑罚治理
C:社会治理
D:宗教治理
答案:A
3.所谓( )就是不分民族、贵贱、长幼对天下所有人都用同等的爱来对待。
A:互爱
B:仁爱
C:友爱
D:兼爱
答案:D
4.毛泽东的党建思想、军事思想、政治思想是典型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 )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体现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智慧、中国表述的革命思想。
A:古代文学艺术
B: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现代文化
D:世界文化
答案:B
5.“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阐明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形成了中国人以“和而不同”的眼光来看待( )。
A:民族性
B:完整性
C:差异性
D:时代性
答案:C
6.从执政的手段来看,( )和( )都是重要的社会规范,在处理多元价值、调整社会利益冲突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A:神治
B:德治
C:人治
D:法治
答案:BD
7.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主流是传统美德,以下属于传统美德的是:( )
A:慎独修己
B:仁爱孝悌
C:诚信友善
D:谦和好礼
答案:ABCD
8.道家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排除主观和私欲,不过分干预事物的发展,让事物的发展顺应天性。( )
A:错
B:对
答案:B
9.史实证明,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深层精神追求和内在价值尺度。( )
A:错
B:对
答案:B
10.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只需要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和科技建设。( )
A:对
B:错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汉代儒家思想家( )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A:陆贾
B:王阳明
C:贾谊
D:董仲舒
答案:D
2.( )反映出中国传统道德中以天作为精神和价值本源的思想,天作为价值之源是一切事物内在价值的标准和根据。
A:天人感应
B:天人和谐
C:顺天者昌
D:天人合德
答案:D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 )第一个把常和变、动和静作为一对范畴来考察,他的动静观对后世的影响深刻而久远。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荀子
答案:B
4.(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在论述生命的过程中,提出了“推故而别致其新”的论断。
A:王夫之
B:王守仁
C:曹雪芹
D:柳宗元
答案:A
5.今天,( )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我们的先民很早就提出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改革观念。
A:求实进取
B:改革创新
C:兼容并包
D:奋发进取
答案:B
6.古人认为要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就要修身养德,君子德行的理想境界是( )。
A:与鬼神合“凶吉”
B:与日月合“明”
C:与四时合“序”
D:与天地合“德”
答案:ABCD
7.王夫之运用“气化日新”的观点来考察历史,认为人类从史前的野蛮时代逐步步入文明,是有规律可循的,表现在:( )。
A:人类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
B: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
C:历史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D:众多未知领域是不可认识的
答案:BC
8.在“天人合一”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天人感应”而非“天人合德”。( )
A:错
B:对
答案:A
9.新故相推,日生不滞”400年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用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事物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启示着我们,尊重传统与改革创新同等重要。( )
A:错
B:对
答案:B
10.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写入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当中,创新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
A:错
B:对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以和为贵”等思想。( )
A:错
B:对
答案:B
2.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吕氏春秋·诚廉》中这样一句话他说:“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来形容工匠精神。( )
A:错
B:对
答案:B
3.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坚定文化自信,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抵制一切西方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
A:错
B:对
答案:A
4.“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 孔子的意思是朋友家住的太远,时长想念就是真心。( )
A:对
B:错
答案:B
5.“家国情怀”的内在超越,其终极目的并不是停留在所谓的“家”“国”圈子里,而是朝向“天下”。( )
A:对
B:错
答案:A
6.慎独自律的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
A:错
B:对
答案:B
7.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诚实做事,抵制功利主义的诱惑,做到诚实守信,遵守契约。( )
A:对
B:错
答案:A
8.《孝经》里面讲“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意思是说父母有过错也不要违背,要顺从父母才叫孝。( )
A:错
B:对
答案:A
9.《中庸》有如下表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说君子要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着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详细询问
B:笃实践行
C:周密思考
D:明确辨别 E:广泛学习
答案:ABCDE
10.老子提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这样的人生道理( )
A:有道德
B:知足知止
C:心无贪求
D:有理想
答案:BC
11.下列故事中,关于诚信的故事有( )
A:退避三舍
B:伯牙绝弦
C:季札挂剑
D:商鞅徙木立信
答案:ACD
12.孟子曾列举战国时期“不孝”的一些具体表现,下列哪几项与“不顾父母之养”有关( )
A:博弈好饮酒
B: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C:好货财,私妻子
D:惰其四肢 E: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
答案:ACD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孔子看来,同下列哪种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
A:同正直的人
B: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
C:同守信的人
D:同有见识的人
答案:ACD
14.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孔子说的“朋友切切偲偲”指的是( )
A:侠士之交
B:帝王之交
C:通财之交
D:诤友之交
答案:D
15.“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科目进行“修己”,从而达到( )
A:自强
B:自律
C:自省
D:内圣
答案:D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儒家修身方法的是( )。
A:博学力行
B:反省内求
C:内圣外王
D:自律慎独
答案:C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 )
A:生命比志向重要,没有理想的人生依然绚烂。
B:理想的人生是当主帅
C:人的志向和理想比生命都要重要,追求世间真理是其终生努力的方向。
D:主帅的理想比匹夫的重要
答案:C
18.《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是说( )
A: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延伸
B:家比国家重要
C:国家比家重要
D:修身比国家重要
答案:A
19.“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对这句话的意思表达正确的是( )
A:真正的君子,他的言语行动是道义的制高点
B:真正的君子,他的言语行动都会为天下人做出表率
C:真正的君子,他的言语行动都是正确的
D:真正的君子,他的言语行动是天下人的法则
答案:B
20.下列思想中体现慎独自律精神的是:(  )。
A: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情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D: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C.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