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旦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以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是从(    )的视角来分析的。
A:解释学
B:语义学
C:整体论
D:本质论
答案:C
2.近代工业革命有两个重要的影响:一是机器大生产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二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常态化
B: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世界市场的形成,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得以确立
答案:D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阶级斗争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工业革命
答案:A
4.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    )。
A:劳动价值论
B:历史观
C:剩余价值论
D:辩证法
答案:A
5.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主要依据的是(    )。
A: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C: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答案:A
第一章测试
6.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主要包括(   )。
A: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
B:自然事物
C:思维的活动
D:人的实践活动
答案:ABD
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  )。
A: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B: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C: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D: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答案:CD
8.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答案:AD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A:错
B:对
答案:A
10.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人脑的进化。
A:错
B:对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1.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基础。
A:劳动
B:思想
C:实践
D:自由
答案:C
12.马克思在     著作中首次将其整个哲学基点放到实践这一概念上?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资本论》
答案:A
13.毛泽东在      著作中重点阐释了实践的内涵、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A:《论持久战》
B:《实践论》
C:《矛盾论》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B
14.马克思的        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标志?
A:《共产党宣言》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答案:C
15.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著作是    。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答案:D
第三章测试
16.历史唯物主义最早在马恩哪部作品中具体阐释?(  )
A:《1844年经济学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神圣家族》
答案:C
17.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和生产力什么关系?(   )
A:生产力决定分工
B:分工表现生产力
C:生产力表现分工
D:分工决定生产力
答案:A
18.下列关于“阶级”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只有从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关系变迁中,才能揭示阶级的本质起源和本质
B: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C:阶级是永恒存在的
D: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
答案:A
19.下列哪些属于上层建筑?(   )
A:法律
B:艺术
C:经济
D:政治
答案:ABD
20.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A:社会意识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对人的活动起着发动和指导作用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维护和批判现实
D:社会意识具有创新功能
答案:ABCD
第四章测试
21.作为商品的手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购买软件的货币
B:软件的有用性
C:应用软件的手机
D:手机软件本身
答案:B
22.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意义有(    )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主要因素
B: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D:使用价值能够满足商品生产者的需要
答案:B
23.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D: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答案:A
24.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自身也有价值
D:可作为支付手段
答案:C
2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顾客购买一束鲜花,一天后付款30元钱
B:顾客用30元钱可购买一束鲜花
C:顾客用30元钱购买了一束鲜花
D:顾客向花店以30元的价格预定一束鲜花
答案:C
第五章测试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是(      )。
A:民主政治的变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C:剩余价值剥削方式的变化
D: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
答案:B
27.“泰罗制”和“福特制”的出现代表着(    )。
A: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收入
B:工人不再受到剥削
C: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D:资本对工人的剥削更隐蔽和巧妙
答案:D
28.以下关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判断错误的是(        )。
A: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B: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失灵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改变
D:社会两极分化加剧
答案:B
29.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
A:体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B:目的在于改善中下层民众的生活
C:不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
D: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答案:D
30.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      )。
A: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彻底变革
B: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框架内的变化
C: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化
D: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答案:B
第六章测试
31.以下哪一部著作属于“乌托邦三部曲”:(   )
A:《乌托邦》
B:《基督城》
C:《理想国》
D:《太阳城》
答案:ABD
32.以下哪些是圣西门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策略和原则
A:实业制度
B:废除私有制
C:平等原则
D:公正原则
答案:ABCD
33.无产阶级的发展直接得益于(   )
A:分工
B:大工业生产
C:机器的推广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答案:ABD
34.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
A: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B:实践的力量
C:现实的意义
D:科学的品格
答案:B
35.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私有制的消失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资本论》的出版
答案:A
第七章测试
36.人首先必须活着,然后才能做别的事情。
A:对
B:错
答案:A
37.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
A:对
B:错
答案:A
38.盛世或治世的意思就是人们能够获得民主、自由。
A:错
B:对
答案:A
39.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以生活必需品需要的满足为前提。
A:对
B:错
答案:A
40.需求和需要没有区别,需求就是需要。
A:错
B:对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