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聊城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B:哲学和经济学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D:哲学和社会科学
答案:A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开始( )。
A:从一国变为多国
B:从理论变为现实
C:从一种模式变为多种模式
D:从空想变为科学
答案:B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B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有( )。
A:德国古典哲学
B:中国传统文化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ACD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 )。
A:发展性
B:科学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
答案:ABCD
第一章测试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B: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答案:C
7.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
A:唯意志论观点
B:朴素唯物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宿命论观点
答案:B
8.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答案:A
9.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BD
10.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D: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答案:AD
第二章测试
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
A: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B: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C: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D: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答案:B
1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B: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C:是否被大多数人拥护
D: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答案:D
13.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A: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D: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答案:C
14.下列观点中体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离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答案:ABD
15.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
A:错
B:对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6.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人口因素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生产方式
答案:D
1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D
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B:生产资料所有制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答案:B
19.“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 )
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D: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答案:C
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B: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C: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答案:A
21.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力
C: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D: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答案:A
22.上层建筑是指( )
A: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B:社会的经济制度
C:社会生产关系
D:科学技术
答案:A
23.社会形态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答案:D
24.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C: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答案:A
25.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科技的进步
B:社会形态的更替
C: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B
26.社会存在包括( )
A:经济关系
B:全部社会关系
C: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D: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答案:ACD
27.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
A:阶级分析方法
B:古为今用方针
C:历史分析方法
D: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答案:AC
28.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答案:BC
29.“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A: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B: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C: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D: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答案:ABD
30.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
A:对
B:错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31.商品的二因素是( )。
A:价值和价值形式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C:价值和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案:D
32.马克思把商品转化货币称为“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A: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B: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C: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D: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答案:B
33.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不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B:固定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资本家的赚钱程度
答案:C
34.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
A: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B: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答案:CD
35.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
)。
A: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B:揭示生产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D: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人性的贪婪
答案:BC
第五章测试
3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
答案:A
37.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的影响
C:改良主义政党的改革
D: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答案:A
38.垄断利润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
A:成本价格
B:剩余价值
C:平均利润
D:垄断价格
答案:D
39.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
A:竞争手段主要运用非经济手段
B:竞争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竞争范围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
D:竞争手段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答案:ABC
40.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有( )。
A: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答案:ABCD
第六章测试
4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42.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答案:A
43.“两个必然”的根本依据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自然发展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辩证统一规律
答案:C
4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
A: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天才的设想
B: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C: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D: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答案:AB
45.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
A:蒲鲁东
B:圣西门
C:欧文
D:傅立叶
答案:BCD
第七章测试
46.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是否提出具体的变革措施
C:是否深刻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D:是否详尽地描述未来的理想社会
答案:A
47.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 ),它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
A:发展阶段
B:高级阶段
C:萌芽阶段
D:初级阶段
答案:D
48.我们说共产主义理想能够实现,因为这是( )。
A:由阶级矛盾所决定的
B: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C: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所决定的
D:由社会主义建设所决定的
答案:B
4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答案:ABCD
50.我们说的共产主义,是指一种( )。
A: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
B:现实的运动
C:科学的理论
D:未来的社会制度
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