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温州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单元测试
1、多选题: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
A:马尔萨斯
B:大卫·李嘉图
C:威廉·配第
D:亚当·斯密
E:西斯蒙第
答案: 【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
2、判断题:哲学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A:错
B:对
答案: 【错】
3、判断题: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仅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所创立的一整套思想学说
A:对
B:错
答案: 【对】
4、判断题: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
A:错
B:对
答案: 【错】
5、判断题: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吾心即宇宙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观念的复合
D:理在事先
E: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答案: 【吾心即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2、多选题: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B:“理在事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
E:“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答案: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理在事先”;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3、多选题: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反映客观世界
B: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C:创造物质世界
D:创造理论体系
E:为自然界创造秩序
答案: 【反映客观世界;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理论体系】
4、多选题:意识的本质是
A: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B:人脑的机能
C:人脑的分泌物
D: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E:观念的系统
答案: 【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人脑的机能】
5、多选题: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形式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不平衡
E: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答案: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6、判断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A:对
B:错
答案: 【错】
7、判断题: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B:是否承认客观对象和人的思想是认识对象
C: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答案: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2、多选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
A:价值关系
B:主从关系
C:认识关系
D:审美关系
E:实践关系
答案: 【价值关系;认识关系;审美关系;实践关系】
3、多选题: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坚持辩证法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答案: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多选题:“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这段话的观点说明
A:有用的就是真理
B: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
C: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
D: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真理
答案: 【有用的就是真理;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
5、多选题:下列有关价值特性的表述,正确的有
A: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B: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C: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
答案: 【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
6、判断题:认识的客体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的客观存在
A:对
B:错
答案: 【错】
7、判断题: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从人类知识的总体和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深思熟虑的思考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错
B:对
答案: 【对】
10、判断题:世界上不存在着绝对真理,而只有相对真理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
A:不受任何历史条件的制约
B: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E:受英雄人物的意志所支配
答案: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判断题: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A:对
B:错
答案: 【对】
3、判断题:马克思以前的历史理论都否认阶级斗争
A:对
B:错
答案: 【错】
4、判断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A:对
B:错
答案: 【对】
5、判断题: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口因素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
A:劳动者及其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B: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劳动者所需的教育培训费用
D:平均的劳动强度
E: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答案: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平均的劳动强度;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2、多选题: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商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业资本
D:货币资本
E:流通资本
答案: 【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3、多选题: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E: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 【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判断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A:对
B:错
答案: 【错】
5、判断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
A: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实现充分就业
C: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
D: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答案: 【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2、判断题: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
A:错
B:对
答案: 【错】
3、判断题: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物质基础
A:对
B:错
答案: 【对】
4、判断题: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A:对
B:错
答案: 【错】
5、判断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包含了某些社会主义的因素
A:错
B:对
答案: 【对】
6、判断题: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
A:主张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
B:攻击和反对共产主义
C:主张搞三权分立、多党制
D: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不如社会主义
答案: 【主张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攻击和反对共产主义;主张搞三权分立、多党制;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不如社会主义】
2、多选题: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
A: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B: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
C: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D: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答案: 【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3、单选题: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
A:竞争的结果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答案: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单选题: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C: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答案: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5、单选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工业资本家
B:银行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答案: 【金融寡头】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 共产主义原理 》 中的一段话
B:《 共产党宣言 》 中的一段话
C:《 资本论 》 中的一段话
D:《 哥达纲领批判 》 中的一段话
答案: 【《 共产党宣言 》 中的一段话】
2、单选题:“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多选题: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答案: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多选题: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封建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5、单选题:“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答案: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