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渭南师范学院)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A:错
B:对
答案:B
第一章测试
2.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D
3.“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C: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D: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答案:BC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错
B:对
答案:A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对
B:错
答案:A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反映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D: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答案:B
8.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B: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
C: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所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答案:AD
9.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
A:对
B:错
答案:A
10.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
A:错
B:对
答案:B
11.“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反应形式属于感觉。
A:错
B:对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答案:B
13.下列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逻辑学
B:艺术
C:语言学
D:道德
答案:BD
14.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和前提。
A:错
B:对
答案:B
15.社会意识就是意识形态。
A:错
B:对
答案:A
16.经济基础就是经济体制。
A:错
B:对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7.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A:对
B:错
答案:A
18.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A:错
B:对
答案:B
19.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锐利武器。
A:对
B:错
答案:A
20.下列关于价值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B: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阻碍技术的进步;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C: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D: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答案:ABCD
2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 )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一些城市。
A:14世纪末15世纪初
B:15世纪末
C:14世纪初
D:16世纪初
答案:A
第五章测试
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 )。
A: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B:国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答案:D
2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答案:ABC
2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A:错
B:对
答案:B
25.垄断价格是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指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A:对
B:错
答案:B
26.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A:错
B:对
答案:B
第六章测试
27.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
A:16世纪初期
B:17世纪晚期
C:19世纪中期
D:18世纪初期
答案:A
28.下列不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的是( )。
A:《反杜林论》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答案:ACD
29.“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都是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一致的科学论断。
A:对
B:错
答案:B
30.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产业工人逐渐减少,而其他的雇员阶层则不断扩大,在这些国家,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A:错
B:对
答案:A
3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不可能有反复。
A:对
B:错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32.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A:平均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需分配
答案:D
33.下列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者之间没有逻辑关系
B:矛盾关系
C:前者更重要,后者不重要
D:前者讲的是趋势,后者讲的是这种趋势实现的客观条件和实践
答案:ABC
34.自由的基本含义包括嵌入必然王国的自由和超越自然王国的自由。
A:错
B:对
答案:B
35.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到最低限度是一个必要条件。
A:错
B:对
答案:B
36.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的自由实现程度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A:错
B:对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