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模块一测试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的发表。( )。
A:《共产党宣言》
B:《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C:《资本论》
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答案:D
2.卡尔•马克思于( )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 )。
A:1908年5月5日
B:1828年5月5日
C:1818年5月5日
D:1918年5月5日
答案:C
3.毛泽东在( )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
A:中共六大
B:中共七届五中全会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答案:C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 )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毛泽东思想
答案:D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 ) ( )。
A:就是严格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重要论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B: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C: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D: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
答案:BCD
6.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 ( )。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C: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D:毛泽东思想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根本区别
答案:ABC
7.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
A:错
B:对
答案:B
8.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
A:错
B:对
答案:A

模块二测试
1.1948年4月,毛泽东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的著作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新民主主义论》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答案:D
2.1935年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 )
A:古田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D
3.1938 年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答案:D
4.1943 年毛泽东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文献是( )
A:《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B:《新民主主义论》
C:《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行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
答案:D
5.中共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出进一步阐述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答案:B
6.1931 年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王明教条主主义者把( )
A: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B:城市武装起义固定化
C: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D:苏联经验神圣化
答案:ACD
7.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 )
A:遵义会议后到抗战时期的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初步形成
C: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的开始萌芽
D: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发展
答案:ABCD
8.毛泽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的文章是 ( )
A:《实践论》
B:《反对本本主义》
C:《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D:《矛盾论》
答案:AD
9.20世纪上半叶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A:对
B:错
答案:A
10.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 )
A:错
B:对
答案:A
1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殖民地
答案:A
12.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
A:官僚资本主义
B:封建主义
C:帝国主义
D:封建地主阶级
答案:D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力量有( )。
A:民族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
D: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ABCD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 )
A:对
B:错
答案:A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
A:错
B:对
答案:B
16.建国初期,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答案:B
1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主体”是指( )。
A: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C
18.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是( )。
A:初级合作社
B:常年互助组
C:高级合作社.
D:临时互助组
答案:A
19.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
A:和平赎买
B:公私合营
C:统购统销
D:合作化
答案:A
2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
A: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阶级
D: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答案:D
21.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
A: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B: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答案:ACD
22.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A: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判削制度的结束
B: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D: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开始
答案:ABCD
2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
A:错
B:对
答案:A
24.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标志着为我国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
A:错
B:对
答案:B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
A:错
B:对
答案:A
26.《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 )。
A:要走与苏联模式相同的道路
B:要走重工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的道路
C: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答案:C
27.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阶段,在文化工作方面,党提出了的方针是( )。
A:”两参一改三结合“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答案:C
28.毛泽东指出,我们想要造成的政治局面是指( )。
A: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B:又有理论又有实践
C: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D: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答案:ACD
29.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 )。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答案:CD
30.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 )。
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答案:AD
3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
A:错
B:对
答案:A
32.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压倒的优势。( )
A:对
B:错
答案:A
33.毛泽东认为,要顺利地实现工业化,其基础,应抓农业。 ( )
A:错
B:对
答案:B
模块三测试
1.( )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A:胡锦涛同志
B:邓小平同志
C:毛泽东同志
D:江泽民同志
答案:B
2.1989年党的( )提出了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的要求。。
A:十三大
B:十二大
C:十三届四中全会
D:十四大
答案:C
3.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 )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人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C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 )。
A:“全面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协调发展”
D:“以人为本”
答案:ABCD
5. 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 )
A:对
B:错
答案:A
6.2007 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据、理论内涵作了全面阐述。( )
A:对
B:错
答案:A
7.( )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D: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答案:B
8.邓小平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 )。
A:党的领导
B: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
D: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A
9.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来( )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
答案:C
10.以下(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认识。
A: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B:邓小平理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D: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ACD
11.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A:错
B:对
答案:B
1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
A:错
B:对
答案:B
13.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
A: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C: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B
14.(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1999年12月20日
B:1993年1月1日
C:1995年7月1日
D:1997年7月1日
答案:D
15.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 )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改革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稳定
D:发展
答案:D
16.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 )
A:实现长期稳定执政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C
17.1992年( )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四大
答案:D
1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
A:统筹兼顾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发展
答案:B
19.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的主题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A
20.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可以集中概括为( )。
A: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B: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C:第一要义是发展
D: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答案:ABCD
2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B: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
答案:ABCD
22.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发展。( )
A:对
B:错
答案:B
23.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A:错
B: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