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
A:实现共同富裕
B: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D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的的会议是( )。
A:党的七大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党的二大
答案:B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科学发展观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答案:C
4.用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学好本课程,要把握好( )。
A:掌握基本理论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培养理论思维
D:死记硬背
答案:ABC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
A:错
B:对
答案:B
6.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
A:对
B:错
答案:A

第一章测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
A: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C:20世纪前中期中国政局的变动
D: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B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
A: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
B:提出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D: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答案:C
3.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的是(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答案:D
4.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
A:群众路线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
答案:ACD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 )
A:对
B:错
答案:B
6.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农民阶级
B:知识分子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答案:C
2.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
A:认清革命性质
B:分清敌友
C:明确革命任务
D:认清革命对象
答案:B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前途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动力不同
答案:C
4.以下关于农民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的认识有 ( )。
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B: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C: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D:农民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
答案:ABCD
5.以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 )
A:错
B:对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1953 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
A: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B: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D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消灭剥削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过渡到共产主义
D: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B
3.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B: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C
4.1949 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指的是( )。
A:稳步的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C:稳步的把中国建成为农业大国
D: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为高级阶段
答案:AB
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
A:对
B:错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答案:B
2.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
A:大资产阶级
B: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B
3.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
A: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B: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C:苏共二十大前后, 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D: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答案:BCD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
A:错
B:对
答案:B
5.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其基本方针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A:对
B:错
答案:B
第五章测试
1.1978年5月发表的( )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成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A:《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D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C
3.1997年召开的党的(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深刻阐述了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二大
答案:C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 )上来。
A:世界革命
B:阶级斗争
C:无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D
5.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使世界向( )方向发展,谋求建立以其为领导的世界秩序。
A:多极化
B:多元化
C:单极化
D:无极化
答案:C
6.非典的发生和蔓延,引发了党中央对新形势下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历史地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A:“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C
7.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 )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A:人类历史发展
B:经济社会发展
C:生态文明发展
D:政治文明发展
答案:B
8.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B:《中国共产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答案:B
9.科学发展观在(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C:建设法治中国
D:抗击非典疫情
答案:AD
10.2002年5月,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重心在经济建设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答案:ACD
11.党的十八大以来,( )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A:历史之变
B:时代之变
C:世界之变
D:文明之变
答案:ABC
12.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 )等重大论断。
A:经济全球化已经结束
B:社会主义仍然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
C: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先进生产力
D: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答案:BCD
13.20世纪7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着大变动大调整,最显著变化,就是( )。
A: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B: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答案:ABCD
1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 )
A:错
B:对
答案:B
15.新世纪新阶段,经过新中国新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 )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 )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国梦”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改革开放
答案:C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的矛盾
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答案:B
3.“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 ) 。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C: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
D: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答案:ABC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A:错
B:对
答案:B
5.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
A:错
B:对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是( )。
A: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
B:1997年党十五大
C: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
D:1989年党十四届三中全会
答案:C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机联系科学体系,“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关键在(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执政为民
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以人为本的立场
答案:A
3.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 )。
A:坚持党要管党
B:坚持党的阶级基础
C:坚持党的优良传统
D:坚持党的先进性
答案:D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答案:ABCD
5.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
A:对
B:错
答案:A
第八章测试
1.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
A:真理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开放性和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答案:B
2.科学发展观( )。
A: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进行什么样的伟大革命、怎样进行伟大革命的问题
C: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创造性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答案:A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
B:改革
C:以人为本
D:稳定
答案:A
4.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为( )。
A: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B: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C:第一要义是发展
D: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案:ABCD
5.胡锦涛指出,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造福人民。( )
A:错
B:对
答案:B
第九章测试
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 ) 提出的。
A:井冈山斗争中
B:八七会议上
C:反“围剿”斗争中
答案:B
2.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 :( )
A: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B:在农村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C: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D:中国共产党必须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答案:C
3.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觉醒于大革命失败,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 ),是在一步一步探寻真理,总结教训、摸索前行中形成的。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A
4.《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史称( )。
A:瑞金会议决议
B:兴国会议决议
C:遵义会议决议
D:古田会议决议
答案:D
5.古田会议通过的( )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B:《关于军事战略问题》
C:《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