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社会主义的目标维度和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 )
A:错 B:对
答案:B
2.哪些制度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
A:社会主义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奴隶制度
答案:BCD
3.我国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有( )
A:环境污染问题 B:城乡发展差距问题 C: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D:收入差距问题
答案:ABCD
4.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共同主题是消灭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 )
A:错 B:对
答案:B
5.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 )
A:错 B:对
答案:B
6.共同富裕是指( )
A:全面富裕 B:共建共富 C:全民共富 D:逐步共富
答案:ABCD
7.全民富裕是指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 ( )
A:对 B:错
答案:B
8.全面共富包括( )
A:物质上的富裕 B:精神上的富裕 C:精神上的自信自强 D:生活上的富裕
答案:ABCD
9.在实现共同富裕时反对两种思想倾向( )
A:反对共同参与 B:反对等靠要 C:反对吃大户 D:反对依法治国
答案:BC
10.实现共同富裕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先富带后富。( )
A:对 B:错
答案:A
11.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 )
A:经济发展 B:高质量发展 C:依法治国 D:全民参与
答案:B
12.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阶段我国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 )
A:错 B:对
答案:B
1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A:错 B:对
答案:B
14.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 )
A: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 B:贯彻新发展理念 C:优化分配制度和政策 D:立足新发展阶段
答案:AC
15.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高质量发展 D:勤劳创业创新
答案:D
16.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A:对 B:错
答案:A
17.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是( )
A: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B:坚定不移的推动共同富裕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坚持党的领导
答案:B
18.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 )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B:人的全面发展 C:小康社会 D: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A
19.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优势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A:对 B:错
答案:A
20.经济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
A:对 B:错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我国力争在( )年前实现碳达峰 。(乙)
A:2030 B:2025 C:2035年 D:2040
答案:A
2.我国提出在(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自主贡献目标。(四)
A:2040 B:2060 C:2050年 D:2030
答案:B
3.我国坚定不移地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 )。
A:独立自主 B:推动发展绿色转型 C: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D:创新低碳科技与应用
答案:BCD
4.中国将积极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迸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A: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C: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D: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
答案:BCD
5.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
A:错 B:对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分度、共同繁荣发展。
A:公平、民主、团结、和谐 B:公平、有爱、互助、和谐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平等、友爱、自由、和谐
答案:C
2.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中华民族( )格局,树立正确热祖国观、民族观、文化馆、历史观、宗教观。
A:多元共生 B:多元一体 C:同气连枝 D:相扶守望
答案:B
3.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 ),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A:交流交换交互 B:交换交替交互 C:交往交流交融 D:交互角质交替
答案:C
4.必须坚持( )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按需治理 B:合理治理 C:依法治理 D:因地治理
答案:C
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基础。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社会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下列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
答案:D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 )
A:政治优势 B:制度优势 C:文化优势 D:经济优势
答案:A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 )。
A:收入差距基本消除 B: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D: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
答案:BCD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A:积极性 B:能动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答案:ACD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
A:对 B:错
答案:A
6.202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由于疫情影响而下降,虽然先降后升,但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
A:对 B:错
答案:B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公平和正义,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昭示。( )
A:对 B:错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