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暨南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取代了人事管理的概念是在哪个阶段实现的?
A:人事管理萌芽阶段
B:科学管理运动
C: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答案:C
2. 科学管理理论创造出了最初的劳动计量奖励工资制度。
A:对
B:错
答案:A
3. 员工关系管理是指?
A: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
B:企业文化管理
C:劳动关系管理
D:员工沟通与参与
答案:ABCD
4.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规划福利计划。
A:错
B:对
答案:A
5.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两大基础是?
A:激励员工
B:职位分析与评价
C:吸引人才
D:素质模型
答案:BD
6. 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的是?
A:面试
B:保留
C:招聘
D:薪酬管理
答案:B
7. 人力资源管理视每一位员工为独立的个体,并提供服务和计划,以满足个体 的需要,这体现的是?
A:未来导向
B:全球导向
C:行动导向
D:个人导向
答案:D
8. 当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具备哪些特征?
A:行动导向
B:全球导向
C:个人导向
D:未来导向
答案:ABCD
9.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 专门技术能力的人的总称。
A:错
B:对
答案:B
10. 人力资源是指一种能力
A:错
B:对
答案:A
11.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资源
A:错
B:对
答案:A
12. 人力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的特殊优越性在于?
A:想象
B:判断
C:协调
D:整合
答案:ABCD
第二章测试
1. 当组织采取成本领袖战略时,则注重以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产品。
A:对
B:错
答案:B
2. 竞争战略包括?
A:稳定战略
B:成本领袖战略
C:创新战略
D:客户中心战略
答案:BCD
3. 其中属于内部成长战略的是?
A:强调薪酬与绩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B:招募和甄选
C:人员重新配置
D:强调文化整合和价值观统一
答案:B
4. 随时监控组织各项战略目标实现的情况和进度的工具是?
A:人力资源管理积分卡
B:数字仪表盘
C:战略地图
D:战略目标进度表
答案:B
5. 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是实现战略所需的各种重要活动的定量分析指标。
A:对
B:错
答案:A
6. 对组织战略实现过程进行分解的一种图形工具是?
A:面试
B: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
C:战略地图
D:数字仪表盘
答案:C
7. 人力资源管理负有主要责任的工作是?
A:报酬激励系统
B:培训与开发
C:人员的甄选开发
D:工作任务设计
答案:ABCD
8. 确定组织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需要考虑的是?
A:战略
B:结构
C:数量
D:质量
答案:ABCD
9. 组织对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评估的 SWOT 分析包括?
A:外部威胁
B:内部劣势
C:内部优势
D:外部机会
答案:ABCD
10. 战略规划是一种旨在使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相匹配, 从而帮助组织维持竞争优势的组织规划。
A:错
B:对
答案:B
11. 组织战略划分为成长战略、稳定战略和收缩战略三种类型。
A:对
B:错
答案:A
12. 战略匹配或战略契合是指?
A:外部契合
B:内部契合
C:数量契合
D:质量契合
答案:ABCD
1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是?
A:战略实现
B:战略管理
C:战略匹配
D:战略规划
答案:C
14.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被看成是一种“利润中心”而不仅仅是“成本中心”。
A:错
B:对
答案:B
15.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强调的核心理念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能够帮助 组织实现盈利以及赢得竞争优势。
A:对
B:错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 胜任素质洋葱模型最内核的部分是?
A:特质和动机
B:社会角色
C:自我形象
D:技能知识
答案:A
2. 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隐藏在冰山以下的部分包括哪些特征?
A:社会角色
B:动机
C:技能知识
D:自我概念
E:个性
答案:ABDE
3. 胜任素质的四个关键点是?
A:可培养的
B:与组织和工作情境有关
C:关注结果
D:驱动因素
答案:ABCD
4. 工作范围常常采用清单的方式来表达,主要包括?
A:财务资源
B:人才资源
C:人力资源
D:活动范围
答案:ACD
5. 承担工作所需的内在的能力、素质要求属于显性任职资格。
A:对
B:错
答案:B
6. 以下不属于职位描述的核心内容的是?
A:工作权限
B:工作标识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
答案:A
7.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
A:对
B:错
答案:A
8. 属于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的是?
A:关键事件法
B:工作-任务清单分析法
C:工作元素分析法
D:功能性职位分析法
答案:ABD
9. 目前国内企业运用最广泛、最成熟、最有效的职位分析方法是?
A:文献分析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答案:B
10. 职务是指组织中承担相同或相似职责或工作内容的若干职位的总和。
A:错
B:对
答案:B
11. 以下属于职位分析原则的是?
A:以任务为基础
B:以创新为前提
C:以未来为导向
D:以工作为基础
答案:D
12. 职位分析的流程包括?
A:分析整理阶段
B:执行阶段
C:应用和修订阶段
D:准备阶段
答案:ABCD
13. 矩阵制结构指的是职能专门化和产品部门化的融合。
A:错
B:对
答案:A
14. 以下属于事业部制的优点的有?
A:高度的稳定性
B:增强企业活力
C: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D:培养全面管理人才
答案:ABCD
15. 为满足企业规模扩大和多样化经营对组织机构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结构 形式是?
A:直线职能型结构
B:横向型结构
C:事业部制机构
D:矩阵制结构
答案:C
16. 直线职能型结构的各职能部门有直接指挥权。
A:对
B:错
答案:B
17. 工作专门化的缺点是员工可能产生厌烦情绪、疲劳感、压力感、高缺勤率和 高流动率。
A:对
B:错
答案:A
18. 其中属于组织设计基本原则的是?
A: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B:任务目标原则
C:稳定性原则
D: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原则
答案:ABD
19. 组织的管理者设计和变革组织结构的过程是?
A:组织变革
B:组织计划
C:组织管理设计
D:组织结构
答案:B
20. 组织就是指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精心设计的结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
A:对
B:错
答案:A
21. 组织就是指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精心设计的结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
A:错
B:对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 猎头招聘属于外部招募的方式之一。
A:对
B:错
答案:A
2. 内部招募的优点不包括?
A:减少应聘者的适应过程
B:减少招聘成本
C:可为企业注入新思想
D:提高内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答案:C
3. 组织的招募来源主要有?
A:内部招募
B:猎头招募
C:外部招募
D:校园招募
答案:AC
4. 企业在面临急需且重要的人才时,应采取的招募策略是?
A:高薪策略
B:校招策略
C:广泛搜寻策略
D:培训策略
答案:A
5. 培训战略不是人力资源招募战略之一。
A:对
B:错
答案:B
6.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主要采取的定性方法有哪些?
A:趋势预测法
B:德尔菲法
C:回归分析法
D:经验判断法
答案:BD
7.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时候,主要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哪些?
A:组织未来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
B:组织结构的调整
C: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变化
D:组织在未来可能会采用的新技术
答案:ABCD
8. 当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小于供给时,组织可采取的措施有?
A:提前退休
B:限制雇佣
C:解除合同
D:缩短工时
答案:ABCD
9. 当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匹配时,组织可不采取行动。
A:对
B:错
答案:A
10. 人力资源规划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B:人力资源招募规划
C:需求与供给的比较
D: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答案:B

第五章测试
1. 笔试可以全面的考查求职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其他一些隐性能力。
A:错
B:对
答案:A
2. 评价中心技术主要包括哪几种方法?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角色扮演
C:公文筐测验
D:演讲
答案:ABCD
3. 人格测验的方式主要有?
A:投射法
B:问卷法
C:自陈量表
D:评级量表
答案:ACD
4. 比奈和西蒙开发的智力测验是智力测验运动开始的标志。
A:对
B:错
答案:A
5. 从测验的内容上来看,心理测验可以分为哪几类?
A:兴趣测验
B:性格测验
C:能力测验
D:人格测验
答案:ACD
6. 比奈和西蒙最早开发的智力测验在哪一年?
A:1903
B:1906
C:1904
D:1905
答案:D
7. 主考官在面试开始几分钟就凭借对应试者的印象作出判断属于什么偏差?
A:刻板印象
B:第一印象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答案:B
8. 按结构划分可将面试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非结构化面试
B:半结构化面试
C:结构化面试
D:全结构面试
答案:ABC
9. 行为事件访谈法通常遵循什么原则?
A:PEST 原则
B:SMART 原则
C:AIDA 原则
D:STAR 原则
答案:D
10. 在面试前设计好针对所有面试者的提问提纲的面试类型是?
A:结构化面试
B:情境性面试
C:半结构化面试
D:非结构化面试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 科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学习层次主要是评估哪些方面的内容?
A:知识掌握情况
B:绩效指标掌握情况
C:技能掌握情况
D:学院态度情况
答案:ACD
2. 科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包括反应、习得、行为、效果四个层面的评估。
A:错
B:对
答案:A
3. 采用 U 型布置的培训现场适用于哪种培训情况?
A:以培训导师演讲为主的培训
B:学员较多的培训
C:研讨会形式
D:以学员分组形式为主的培训
答案:A
4. 准备培训材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培训手册和教材
B:讲师简介
C:培训通告
D:课程大纲
答案:ACD
5. 一个好的培训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A:描述绩效将在何种重要条件下产生
B:描述学习者必须完成到何种程度才是可被接受来确定可被接受的绩效标准
C:明确描述期望被培训者达到的绩效要求
D:描述管理者的要求
答案:ACD
6. 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本投资”,是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
A:错
B:对
答案:B
7. 培训与开发的计划过程要明确哪些方面的内容?
A:培训计划时间表
B:培训目标和对象
C:具体的培训内容
D:课程计划
答案:ABCD
8. 有效的企业培训,其实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A
9. 培训需求分析不包括哪个方面的分析?
A:组织分析
B:人员分析
C:任务分析
D:资源分析
答案:D
第七章测试
1. 建立关系不是绩效评价面谈的目的之一。
A:对
B:错
答案:B
2. 在进行绩效评价面谈时首先要解释绩效评价面谈的目的。
A:对
B:错
答案:A
3. 绩效评价的偏差包括?
A:刻板印象误差
B:相似性误差
C:首因误差
D:相异性误差
答案:ABC
4. 绩效评价的来源不包括客户评价。
A:错
B:对
答案:A
5. 比较法包括哪些具体的方法?
A:强迫分布法
B:差序比较法
C:配对比较法
D:排序法
答案:ACD
6. 评语法属于行为法。
A:错
B:对
答案:B
7. 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员工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有效或无效行为属于 哪种绩效评价方法?
A:行为法
B:结果法
C:比较法
D:KPI 评价法
答案:A
8. 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A:行为法
B:问卷法
C:比较法
D:结果法
答案:ACD
9. 绩效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和绩效评价三个阶段。
A:对
B:错
答案:B
10. 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有?
A:动机因素
B:能力因素
C:主观条件因素
D:责任与目标因素
答案:ABD
第八章测试
1. 法定福利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公司可提供的一种福利。
A:错
B:对
答案:A
2. 福利对组织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A:吸引和保留人才
B:传递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C:传递企业文化
D:税收减免
答案:ABD
3. 群体绩效薪酬计划表现形式有:
A:收益分享计划
B:利润分享计划
C:成功分享计划
D:群体考核计划
答案:ABC
4. 个体绩效薪酬计划表现形式有:
A:标准计件工资计划
B:标准工时计划
C:直接计件工资计划
D:差额计件工资计划
答案:BCD
5. 长期绩效薪酬是指周期在三个月以上的,对既定绩效目标的达成提供奖励的 计划。
A:对
B:错
答案:B
6. 职位评价的非量化评价方法有:
A:分类法
B:排序法
C:要素计点法
D:要素比较法
答案:AB
7. 职位薪酬体系的设计前提包括:
A:足够高的薪酬水平
B:组织中存在相对较多的职级
C:具有按个人能力安排职位或工作岗位的机制
D:职位内容明确,符合规范和标准
答案:ABCD
8. 全面报酬是指组织能够用来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所有可能的工具,包括 员工认为他们从雇佣关系当中能够得到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
A:错
B:对
答案:B
9. 合理的解决分配问题必须采用特定的分配形式。
A:对
B:错
答案:B
第九章测试
1. 我国有权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包括:
A:调解组织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C:劳动行政部门
D:人民法院
答案:ABCD
2. 团体争议又称集体合同争议,指___与用人单位或其他团体之间因集体合同 而发生的争议。
A:员工团体
B:工会
C:达法定人数以上的员工
D:多名员工
答案:B
3. ___又称为定期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 合同。
A:特殊定期劳动合同
B:长期劳动合同
C:定期合同
D: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答案:D
4. 个体争议又称为个别争议,是由一位劳动者提出的争议。
A:错
B:对
答案:A
5. 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拟定、劳动者同意而订立的。
A:对
B:错
答案:B
6. 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对
B:错
答案:B
7. 员工关系管理是以“公平、信任”为战略基础建立的。
A:对
B:错
答案:A
8. 员工关系管理的最高目标应该是?
A:企业和员工达到双方共赢
B:在员工满意的前提下,让企业赢得最大利润
C:让员工获得最佳工作体验
D:让员工除了把所有精神放在工作上之外没有其他后顾之忧
答案:D
9. 力量是影响员工关系结果的能力,力量分为_____力量和_____力量。
A:双方对比关系
B:劳动力市场
C:供过于求
D:供不应求
答案:AB
10. 劳资关系已演变成_和__之间的关系。
A:工会
B:管理层
C:企业
D:员工
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