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下列哪部经济学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 )
A:人口原理(1798 年)
B: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 年)
C: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1776 年)
D:经济学原理(1890 年)
答案: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1776 年)
2. 经济学分析问题时,一般假定人是( )
A:理性人
B:生态人
C:自然人
D:社会人
答案:理性人
3.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这句话的作者是( )
A:萧伯纳
B:马歇尔
C:斯密
D:凯恩斯
答案:萧伯纳
4. 下列现象,哪些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
A:大学毕业后是选择读研还是就业
B:控制物价水平
C:实现经济增长
D:家庭将多少收入用来消费或储蓄
答案:大学毕业后是选择读研还是就业###控制物价水平;实现经济增长###家庭将多少收入用来消费或储蓄
5. 现实生活中,稀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包括( )
A:排队方式
B:市场机制
C:随机方式
D:计划机制
答案:排队方式;市场机制;随机方式###计划机制
6. 学习经济学能够让人们变得更加快乐。( )
A:错
B:对
答案:对
7. 摇号的方式是解决城市汽车数量过多的惟一方式。( )
A:错
B:对
答案:错
8. 理性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 )
A:对
B:错
答案:对
9. 理性人假设意味着人们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
A:错
B:对
答案:错
10. 理性人不会做公益活动。( )
A:错
B:对
答案:错
第二章测试
1. 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一般是指( )
A:道德
B:价格
C:政府
D:习惯
答案:价格
2.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
A:学费
B:上大学的时间
C:学杂费
D:生活费
答案:学费;学杂费;生活费
3. 下列哪个经济学概念,可以用来形容“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
A:沉没成本
B: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
D:机会成本
答案:沉没成本
4. “钻石与水的悖论”又称为( )
A:节俭悖论
B:阿莱斯悖论
C:斯密悖论
D:丰收悖论
答案:斯密悖论
5. 小品《吃面条》中,第几碗面条带给陈佩斯的满足感最强( )
A:第 3 碗
B:第 1 碗
C:第 4 碗
D:第 2 碗
答案:第 1 碗
6. 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的渠道有( )
A:人们对竞争的反应
B:人们对价格的反应
C:人们对契约和制度的反应
D:人们对产权的反应
答案:人们对竞争的反应###人们对价格的反应;人们对契约和制度的反应###人们对产权的反应
7. 价格歧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
A:二级价格歧视
B:三级价格歧视
C:四级价格歧视
D:一级价格歧视
答案: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
8. 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正外部性的有( )
A:墙里开花墙外香
B:普及新能源汽车
C:接种疫苗
D:基础教育
答案:墙里开花墙外香;普及新能源汽车###接种疫苗;基础教育

9. 经济学一般将“不用付费也能享受服务”的现象称为( )
A:搭便车
B:竞争性
C:排他性
D:外部性
答案:搭便车
10. 公共资源一般具有( )
A:非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排他性
D:竞争性
答案:非排他性###竞争性
第三章测试
1. 作为研究互动行为的一种方法,博弈论有着特色鲜明的前提假设。这些假设 主要有( )
A:所有参与人都了解博弈的规则
B:参与人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
C:“每一个参与人是理性”这一点是所有参与人的共同知识
D:博弈的每一个参与人是理性的
答案:所有参与人都了解博弈的规则###“每一个参与人是理性”这一点是所有参与人的共同知识###博弈的每一个参与人是理性的
2. 在博弈双方都有绝对优势战略的囚徒困境博弈中( )
A:任何坦白都会被否定
B:只有一个囚徒会坦白
C: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D:两个囚徒都没有坦白
答案: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3. 第一次采取合作的策略,此后的策略选择按照如下的规则决定:如果另一个 博弈者在前一期合作,博弈者就在现期合作;但如果另一个博弈者在前一期 违约,博弈者在现期也违约的策略称为( )
A:曹操战略
B:一报还一报的战略
C:冷酷战略
D:道宁战略
答案:一报还一报的战略
4. “智猪博弈”给了竞争中的弱者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 )
A:对
B:错
答案:对
5. 参与人要在“性别战”博弈中获得最大收益,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方法( )。
A:取得后发优势
B:取得先动优势
C:轮流做主
D:坚持已见
答案:取得先动优势;轮流做主;坚持已见
6. 后动者的优势在于“位置”,即可以抢占有利地形。这个位置概念是广义的, 包括时间定位、空间定位、价格定位、产品质量定位、生产规模定位等等。 ()
A:错
B:对
答案:错
7. 风俗、道德、习惯等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重复博弈的过程中逐步演化来的。 ()
A:错
B:对
答案:对
8.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 于他人的行动。( )
A:对
B:错
答案:对
9. 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 其实质就是信息学中的逆向选择。( )
A:错
B:对
答案:对
10. 你认为下列哪些威胁或承诺是可信的( )
A:爸妈威胁你说,再不好好学习,就把你赶出家门
B:同学找你借 1000 元钱买手机,请班长作证,承诺等奖学金到手就还钱 (奖学金名单已公布),如果不还,班长和你可以拿走全部奖学金 1500 元。
C:一个经常戒烟的烟民承诺他一定戒烟
D:老师承诺说,只要同学们好好上课,这门课成绩都有 100 分
答案:同学找你借 1000 元钱买手机,请班长作证,承诺等奖学金到手就还 钱(奖学金名单已公布),如果不还,班长和你可以拿走全部奖学金 1500 元。

第四章测试
1. 以下哪项不属于数据的负外部性( )
A:隐私泄露
B:数据垄断
C:智能推送
D:大数据“杀熟”
答案:智能推送
2. (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有:( )
A:快速的流转
B:非竞争性
C:海量的规模
D:多样的类型
答案:快速的流转;非竞争性###海量的规模;多样的类型
3. 一场电影的票价为 30 元,打折后为 20 元,小明认为这部电影价值 60 元并 购买了一张打折票,则小明的消费者剩余为( )
A:40
B:20
C:60
D:30
答案:40
4. 商家让利给消费者的部分利润就是消费者剩余。( )
A:对
B:错
答案:对
5. 生产者剩余是( )
A: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生产成本
B:买者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生产成本


C:卖者的生产成本减去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或服务支付的量
D: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或服务支付的量减去买者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答案: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生产成本
6. 下列哪些情况会增加生产者剩余( )
A:技术成本降低
B:产品市场价格下降
C:产品市场价格提高
D:供应商供给价格降低
答案:技术成本降低###产品市场价格提高###供应商供给价格降低
7. 在生产活动中,参与分工的人越多越好。( )
A:对
B:错
答案:错
8. 什么因素导致规模报酬递增( )。
A:资源的集约化使用
B:大规模厂商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C:劳动分工使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D: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在管理效率上的下降
答案: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大规模厂商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劳动分工使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9. 以下可以从成本收益理论角度解释的有( )
A: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 网络外部性是指当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产品价值会( )
A:随之减少
B:随之增加
C:保持不变
D:出现波动
答案:随之增加
第五章测试
1. 生活中,人们并不是将所有的财富都放在一起进行统筹管理,而是会划分一 些不同的账户,将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经济学将这种现 象称为( )
A:消费账户
B:经济账户
C:心理账户
D:管理账户
答案:心理账户
2.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刷卡会让我们花更多钱。( )
A:错
B:对
答案:对
3. 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 )
A:磁性
B:参照性
C:弹性
D:惯性
答案:惯性
4. 最初设计键盘字母排列顺序时,主要是为了( )
A:美观
B:降低打字速度
C:符合人们的习惯
D:提高打字速度
答案:降低打字速度
5. 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 )
A:规模效应
B:从众效应
C:禀赋效应
D:路径依赖
答案:禀赋效应
6. 下列生活现象,与禀赋效应有关的是( )
A:敝帚自珍
B:股票买卖
C:社会改革
D:企业经营
答案:敝帚自珍;股票买卖;社会改革;企业经营
7. 捡到 100 元带来的快乐不如丢失 100 元带来的痛苦,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 ()
A:禀赋效应
B:损失厌恶
C:心理账户
D:路径依赖
答案:损失厌恶
8. 依据损失厌恶心理,一个赢钱的人容易走出赌场,而输家很难离开赌桌。 ()
A:错
B:对
答案:对
9. 依据参照依赖心理,在“其他人一年挣 6 万元你年收入 7 万元”和“其他人年 收入为 9 万元你一年收入 8 万”,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 )
A:错
B:对
答案:对
10. 杞人忧天在经济学中被称为( )
A:禀赋效应
B:迷恋小概率事件
C:羊群效应
D:损失厌恶
答案:迷恋小概率事件
第六章测试
1. ( )是指现在的一笔资金或一系列收付款项按既定的利率计算所得到的未 来某个时点的价值,也即是本金和利息之和。
A:贴现
B:终值
C:现值
答案:终值
2. 一笔面额为 1000 元的抵押贷款,期限为 25 年,若每年需要支付 126 元, 那么这笔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为( )
A:12%
B:15%
C:10%
答案:12%
3. 按利率的决定性作用,利率可分为( )
A:一般利率
B:实际利率
C:基准利率
D:名义利率
答案:一般利率;基准利率
4. 央行公布的五年期的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 2.75%,请问属于什么利率( )

A:名义利率
B:固定利率
C:年利率、固定利率、名义利率
D:年利率
答案:年利率、固定利率、名义利率
5. 小张将一笔 100 万元存款存入银行 4 年,年利率为 6%,若采用复利方式 计算本利和,则本利和为( )万元
A:126
B:126.25
C:130
D:124
答案:126.25
6. 小王有一笔房贷,贷款期限为 30 年,基准利率为 4.9%,原房贷利率为基 准利率上浮 5%,若小王在 2020 年 1 月选择转为 LPR,已知 2019 年 12 月 20 日发布的 5 年期 LPR 为 4.8%,则小王的房贷加点值为( ).
A:0.523%
B:0.124%
C:0.024%
D:0.345%
答案:0.345%

7. 金融市场通常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
A:资金需求者
B:资金供应者
C:金融工具
D:价格 E:金融中介
答案:资金需求者;资金供应者;金融工具;价格;金融中介
8. 股票市场是( )的典型代表
A:资本市场
B:债券市场
C:外汇市场
D:货币市场
答案:资本市场
9. 金融市场的功能不包括( )
A:分担风险功能
B:财富功能
C:资金供求的调节器功能
D:融通资金的媒介器 功能
答案:财富功能
10. 金融市场包括以下哪些市场( )
A:资本市场
B:拍卖市场
C:股票市场
D:货币市场
答案: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

第七章测试
1. 关于 GD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为生产消费品而购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可计入 GDP
B:家务劳动的价值不可以计入 GDP
C:我国企业在境外创造的产品价值可以计入 GDP
D:GDP 能够体现一国国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GDP 能够体现一国国民的生活质量
2. 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区别是计算方法不同。( )
A:错
B:对
答案:对
3. 货币的产生是(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
B: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C:人们互相协商的结果
D:国家的发明创造
答案: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4. 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一般等价物
B:普通商品
C:特殊商品
D:特殊等价物
答案:一般等价物
5. 通货膨胀是( )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3 个选项都不对
答案: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6. 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
A:错
B:对
答案:错
7. “节俭悖论”是一种节俭导致的相互矛盾的结果。( )
A:错
B:对
答案:对
8. 节俭悖论反映了( )
A: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负反馈关系
B: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互相排斥
C:人们会选择更少的储蓄进而增加消费
D: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消费和节约的功能不一样
答案: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互相排斥###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消费和节约的功能不一样
9. 马尔萨斯陷阱就是无限的指数型增长和有限的资源增长的矛盾。( )
A:对
B:错
答案:对

10.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无所妨碍时以( )
A:函数级数增加
B:指数级数增加
C:算术级数增加
D:几何级数增加
答案:几何级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