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文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人类四大古文明全部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平原地区。
A:对
B:错
答案:B
2. 对水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塑造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提升人生修为。
A:错
B:对
答案:B
3. 节约用水是一种修养,了解水文化、水知识,可以提升节水、爱水、护水等 修养。
A:对
B:错
答案:A
4.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 极践行 ,并对其文化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
A:对
B:错
答案:A
5. 水文化包括物质水文化和非物质水文化。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 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另一条主线。 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与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最终形成 了中华文明。
A:对
B:错
答案:A
2. 水井使河姆渡人开始了稳定的定居生活,但是船的使用却使他们的活动范围 扩大了。有了船,不仅可以扩大人们的活动和交往范围了,还能够促进渔业
发展,这在经济活动和外界交往中有着重要意义。
A:对
B:错
答案:A
3.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文化重心南移,助推了长江文化的复 兴。第一次文化重心南移出现在隋朝,第二次文化重心南移在安史之乱后,
第三次文化重心南移是 “靖康之难”以后。
A:错
B:对
答案:A
4.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走遍天下,对各地的情况了如指掌,重新将天下“划 为九州”,也就是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
州。这也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版图。
A:对
B:错
答案:A
5.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对有对洪水的恐惧和悲观色彩,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常常 可以见到这样的诗句:“猖獗的洪水呀,没有人能和它对抗,它能够使苍天
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里将它淹没“这种诗句明显 带有对洪水的恐惧和悲观色彩。
A:错
B:对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蓄水灌溉工程是都江堰。
A:错
B:对
答案:A
2. 哈尼梯田始建于( )时期。
A:隋唐
B:明清
C:宋元
D:秦汉
答案:A
3. 哈尼梯田的“水木刻”是用来控制各家各户梯田的用水量的。
A:对
B:错
答案:A
4. 相传,桔槔的发明人是( )。
A:伊尹
B:商汤
C:史佚
D:盘庚
答案:A
5. 土壤中适合种子发芽的水分湿度也被称为( )。
A:墒沟
B:合墒
C:墒情
D:了墒
答案:C
第四章测试
1. 楼兰古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水。
A:错
B:对
答案:A
2. 李鸿章曾江邀请胡佛来考察黄河水利问题。
A:错
B:对
答案:B
3. 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嘉庆都是都水利高度重视,并做出巨大贡献的帝王。
A:对
B:错
答案:B
4. 以下哪些地名是与黄河相关的( )
A:济宁
B:河北
C:河东
D:河南
答案:BCD
5. 钱塘江古名( )
A:新安江
B:浙江
C:富春江
D:赣江
答案:B
第五章测试
1. 最早的以水代兵的典型案例是应龙淹灌蚩尤城。
A:对
B:错
答案:A
2. 黄天荡一战,韩世忠将金军围困在黄天荡 38 天。
A:对
B:错
答案:B
3. 井陉之战是以水壮志的典型案例。
A:对
B:错
答案:A
4. 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在哪场水战之后。( )
A:吴楚水战
B:白起灌城
C:应龙水战
D:夫椒之战
答案:D
5. 《圣武记》的作者是( )
A:魏源
B:岳飞
C:戚继光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 坎儿井一般是由( )组成。
A:竖井
B:涝坝
C:暗渠
D:明渠
答案:ABCD
2. 大运河始建于( )。
A:隋唐
B:明清
C:宋元
D:春秋
答案:D
3. 荆江大堤始建于( )时期。
A:西晋
B:西汉
C:东汉
D:东晋
答案:D
4. 红旗渠坐落在河南省杞县。
A:错
B:对
答案:A
5.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北四路干线。
A:对
B:错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 五德学说产生于秦时期。
A:对
B:错
答案:B
2. 宥坐之器常常置于帝王作为的右侧。
A:对
B:错
答案:A
3. 欲速则不达和过犹不及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A:错
B:对
答案:A
4. 舟水论是魏征提出的。
A:对
B:错
答案:B
5. 以下关于大禹治水正确的说法是:
A:大禹治水按照水流的规律,由高到低,把洪水疏导大海中去,是以四海作 为蓄水的沟壑
B:大禹治水体现出一种开拓创新的意识
C:大禹治水治水体现出来一种心忧民众、情系天下的仁德精神
D:大禹治水而立国,是我国国家意识的萌芽
答案:ABCD
第八章测试
1. 为什么百川能够归海?是因为大海处于卑下的地位,所有的山川河流才能够 汇集到里面。 正所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 王”。
A:对
B:错
答案:A
2. 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水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卑下的地方,水自 处下流,甘居卑微之地。所以,水最接近于道。
A:错
B:对
答案:B
3. 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者,无不具有谦下宽容的道德品质。比如,三国时期 的刘备,他刚出山时,既没有兵马,也没有立足的城池,但是他具有坚定的
信念和谦下宽容的品格,正是这样,才使蜀国群贤毕至,人才济济,最后终成帝业。他三顾茅庐,请曹操协助他的故事就是谦下宽容的表现。
A:错
B:对
答案:A
4.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
除”三害”,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方在首位,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丰碑。
A:错
B:对
答案:B
5. “无为而治”的精髓,就是鼓励社会自治。凡是能社会自治的领域,政府尽量 不插手。只有在该无为的时候无为,才能够减少因权力过分作为而滋生腐败。
A:错
B:对
答案:B
第九章测试
1. 表现“君子之志”的咏水诗是( )
A:王维《山居秋暝》
B:曹操《观沧海》
C:李清照《夏日绝句》
D:朱熹《观书有感》
答案:AD
2. 以下属于柔情婉意之水的词是( )
A: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B:花自飘零水自流
C: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D: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答案:ABCD
3. 夸饰之水的具体表现( )
A:摹难写之状
B:映衬
C:议论
D:传难言之意
答案:AD
4. 欧阳修的《小石潭记》如何用与水相关的景色来写“景幽境清”?( )
A:潭中翠竹
B:写小石潭的“水尤清冽”
C:潭中游鱼
D:写,先写“声”,也就是水声
答案:BCD
5. 《西游记》中跟“水”有渊源的是( )
A:孙悟空
B:唐僧
C:沙和尚
D:猪八戒
E:白龙马
答案:ABCDE
第十章测试
1. 下面是马远画“水”的作品的有( )
A:《寒江独钓》
B:《十二水图》
C:《清明上河图》
D:《洛神赋图》
答案:AB
2. 水音乐有哪些丰富内涵?( )
A:爱情友情
B:爱国
C:哲理禅意
D:乡愁
答案:ABCD
3. 下面哪部为“水舞传统”的作品( )
A:《大濩》
B:《孔雀舞》
C:《水姑娘》
D:《大夏》
答案:AD
4. 高山流水觅知音体现的水音乐中的爱情。
A:对
B:错
答案:B
5. 范宽著名的《溪山行旅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一章测试
1. 水葬是把死者尸体投入江河湖海中的葬法。历史上主要流行于藏族。
A:错
B:对
答案:A
2. 以下哪些是过去人们祈雨的对象?
A:观音
B:商汤、关羽等历史人物
C:龙王
答案:ABC
3. 按照中国古代镇水文化的观念,以下哪些( )等都是可以用来镇压水害的。
A:塔楼
B:神人
C:寺庙
D:石碑
E:神兽
答案:ABCDE
4.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中与水相关的节日有( )。
A:泼水节
B:复活节
C:沐浴节
D:浇花节
答案:ACD
5. 德昂族浇花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集( )于一体的活动。
A:巫术
B:美术
C:舞蹈
D:音乐
答案:BCD
第十二章测试
1. 单纯依靠修建水利工程就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的增量供给需 求。
A:对
B:错
答案:B
2. 节水就是限制人们用水,让人们少用水。
A:错
B:对
答案:A
3.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国际上已经出台法律管理国际河流的分配及利用 问题。
A:对
B:错
答案:B
4. 戈兰高地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水塔。
A:错
B:对
答案:B
5. 洪灾具有哪些危害?
A: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
B: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C: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门的 破坏。
D:洪水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