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华南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建筑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
A:建筑审美活动
B:建筑
C:建筑美
D:建筑的艺术性
答案:A
2. 审美超越的过程是以()为基础。
A:审美体验
B:审美理解
C:审美态度
D:审美主体
答案:B
3. 建筑造型审美的核心是建筑造型的()。
A:实用性
B:自然适应性
C:隐喻与象征
D:整体思维与象征思维
答案:C
4. 建筑审美活动的特征有()。
A:超功利性
B:审美快感的综合性
C:实用性
D:主体性
答案:ABD
5. 审美主体的特点有()。
A:超功利性
B:情感活动
C:感性关照
D:自由
答案:BCD
6. 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的过程有()。
A:情感加工
B:情感选择
C:情感建构
D:情感理解
答案:ABC
7. 建筑适应性包括建筑的()。
A:自然适应性
B:审美适应性
C:社会适应性
D:人文适应性
答案:ACD
8. 建筑与绘画艺术的审美共通性主要表现在()。
A:创作手法
B:审美理想
C:审美规律
D:审美态度
答案:ABC
9. 建筑美是建筑的审美属性与人的审美需要在审美活动中契合而生的一种价值。
A:错
B:对
答案:B
10. 建筑审美追求的是物质价值,其出发点是人的实用需要,是一种情感价值活 动。
A:对
B:错
答案:B
11. 审美价值心理及功能包括审美的感觉、知觉、想象、理解等。
A:对
B:错
答案:B
12. 建筑审美活动包括造型审美、意境审美、环境审美三个基本维度。
A:对
B:错
答案:A
13. 建筑与音乐共通之“韵”表现在“数理”上。
A:错
B:对
答案:B
14. 用诗词等文学艺术来丰富、点化、拓展建筑之“意”,最常见的表现是以诗词 赋文中的字句为建筑空间题名、题对、题联。
A:错
B:对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 实现了风水经典《阳宅十书》中提出的五位四灵的风水模式,即“前有污池 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的建筑是()。
A:山庄旅社
B:东莞可园
C:棣华居
D:番禺余荫山房
答案:C
2. 岭南建筑的学理有四种界定,持有观点“岭南建筑就是指岭南地区的建筑, 在岭南地区范围内的建筑统称为岭南建筑”是哪种界定方式?()
A:过程论
B:文化地域性格论
C:风格论
D:地域论
答案:D
3. 客家传统民居的三个审美纬度包括()。
A:造型审美
B:意境审美
C:个性审美
D:环境审美
答案:ABD
4. 岭南建筑文化地域性格包含()三个层面。
A:地域技术特征
B:社会时代精神
C:建筑文化内涵
D:人文艺术品格
答案:ABD
5. 岭南的三大汉族民系由()构成。
A:江右民系
B:广府民系
C:客家民系
D:潮汕民系
答案:BCD
6. 岭南的人文艺术品格一般反映在()等建筑形象要素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哲理、 设计思维、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A:建筑布局
B:空间组合
C:细部处理
D:风格造型
答案:ABCD
7.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中国馆的设计表达了何 镜堂院士建构的“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即现时代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 和()。
A:世界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整体观
D:人文观
答案:BC
8. 岭南建筑的人文品格包括()。
A: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B:整体和合的系统思维
C: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
D: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
答案:ABD
9. 客家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可归纳为防御性和教化性。
A:对
B:错
答案:A
10. 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传统民居是最早关注和强调建筑与环 境之间关系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
A:对
B:错
答案:A
11. 岭南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气候、地理、材质这三个方面的适应。
A:错
B:对
答案:B
12. 祠堂嵌瓷、寺庙叠斗、院落天井、锅耳墙、碉楼、土楼、竹楼都彰显着岭南 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
A:错
B:对
答案:A
13. 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反映,表现了岭南文化的精神,成长了岭南文化的内 涵。
A:对
B:错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 中国传统村落评审过程中,对村落传统格局定性评价时,A 分值相对应的传 统村落的格局状态为()。
A:与自然环境和乡村生产生活相协调,具有明显地方或民族特色,街巷格局 保存完整
B:与自然环境和乡村生产生活较协调,地方或民族特色较明显,街巷格局基 本完整
C:传统格局基本消失
D:基本保留原村落格局和肌理
答案:A
2. 庄子“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中对于“六合”的理解较为符合的是()。
A:东、南、西、北、左、右
B:上、下、左、右、南、北
C:上、下、左、右、前、后
D:东、南、西、北、前、后
答案:C
3. 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法制度的具体体现和核心内容是()。
A:礼
B:和
C:道
D:乐
答案:A
4. 广东省古村落认定的标准是:在广东范围内,()的村落。
A: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
B: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C:明代以前形成的
D: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
答案:ABD
5. 中国传统村落中直觉体悟的整体思维方式在传统村落中通过()等方面表现。
A:物我一体的宇宙观
B: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C:直觉体悟的直观性
D:观物取象的象征性
答案:CD
6. 岭南传统民居根据地域适应性形成了()的特点。
A:抄手游廊
B:集中式平面
C:夯土墙
D:冷巷
答案:BD
7. 聚族而居是宋以后封建家族制度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其建筑组合方式有()。
A:以中轴对称为特征的”合院群聚落“
B:以自由式布局为特征的园林建筑
C:以向心式围合为特征的客家聚居建筑
D:以单元组合为特征的”合院群聚落“
答案:CD
8. 中国传统村落评审过程中,对村落传统建筑定性评价时,B 分值相对应的传 统村落的传统建筑状态为“有较多的传统建筑。”
A:错
B:对
答案:A
9. 传统村落中的民居是最具实用性的建筑类型,其主要功能在于满足民众的生 产生活需要。
A:对
B:错
答案:A
10. 浙江东阳卢宅村体现了“合院群聚落”的特征。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 十七世纪法国注重强大君权,园林强调中轴线形式。
A:错
B:对
答案:B
2. 中世纪西方园林受宗教影响,出现了动态水。
A:错
B:对
答案:A
3. 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式园林,注重人工美。
A:错
B:对
答案:B
4. 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入口小院天井的营造运用了“抑景”的园林造景手法。
A:错
B:对
答案:B
5. 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活动中,有“叠石、理水、建筑营造”三个方面。
A:错
B:对
答案:B
6. 西方园林强调的规整、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的园林风 格是在“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A:错
B:对
答案:B
7.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体现在以下()方面。
A:物象美
B:风格美
C:意境美
D:意象美
答案:ACD
8. 中西方园林美学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A:整体规划布局
B:美学范畴
C:审美取向
D:园林要素技艺特征
答案:ACD
9. 苏州耦园中的建筑“山水间”属于以下哪种园林建筑类型?()
A:榭
B:斋
C:舫
D:轩
答案:A
10. 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要素是?
A:瀑布、建筑、山石
B:山石、植被、建筑
C:山石、瀑布、植被
D:建筑、山水、植被
答案:D
11. 中国古典园林不重视形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可比性、协调性、和谐性,以人 工来补充自然的不足。
A:对
B:错
答案:B
12. 中国古典园林的和合文化精神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而不同的思维观、 天人合一的审美观。
A:对
B:错
答案:B
13. 西方园林景观中,自然因素被较为普遍的人工化了。
A:错
B: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