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应用与管理(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1953 年 Crick 和 Watson 揭示了遗传物质( )结构,极大促进了现代生物 技术的发展。
A:DNA
B:蛋白质
C:mRNA
D:RNA
答案:A
2. 截止 2019 年,全球四大转基因作物是( )
A:玉米 大豆 棉花 油菜
B:玉米 小麦 水稻 马铃薯
C:小麦 玉米 棉花 油菜
D:小麦 玉米 稻谷 大豆
答案:A
3. ( )中,提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以及基因资 源既得利益的平等分享,并将生物安全列为重点内容。
A:《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B:《Gordon 会议》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21 世纪议程》
答案:C
4. 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提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会议是()
A:冷泉港会议
B:Asilomar 会议
C:Gordon 会议
D:麻省理工大学研讨会
答案:B
5. Gordon 会议提出的建议有()
A:暂时禁止两类实验的进行:一是关于制造新的、能自我复制的有潜在危险 的质粒实验;二是将癌基因或其他动物病毒基因与质粒或其他病毒基因进行 连接的实验
B:对将动物 DNA 和质粒或噬菌体 DNA 相连的实验要慎重考虑
C:在 1975 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科学家共同讨论如何对待重组 DNA 分子 可能带来的危害
D:呼吁美国卫生研究院(NIH)建立一个顾问委员会,负责重组 DNA 的风 险评价,建立准则来指导重组 DNA 研究
答案:ABCD
6. 转基因生物安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
A:转基因生物释放后的风险监管
B: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交流
C: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预警
D:转基因生物释放前的风险评估
答案:ABD
7. 转基因生物释放前的风险评估包括()
A:健康安全性
B:环境安全性
C:食用安全性
D:遗传安全性
答案:BCD
8.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交流主要包括()
A:风险鉴定和管理信息的交流
B:风险评估科学信息的交流
C:风险评估和管理进程信息的交流
D:风险管理信息的交流
答案:BCD
9. 生物安全,通常是指防范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到实 际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问题。
A:错
B:对
答案:B
10. 农业与环境社区提出的“生物安全”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作物和牲畜病 虫害、检疫性生物、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活体传播或传染的危害风险。
A:对
B:错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 基因是指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 )分子片段,由( )种碱基组成。
A:核糖核苷酸,5
B:脱氧核糖核苷酸,4
C:核糖核苷酸,4
D:脱氧核糖核苷酸,5
答案:B
2. 下面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基因技术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杂交的 屏障,这是其与传统育种方式比较的优势所在
B:根据实质等同原则,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农作物与传统非转基因作物的 营养成分基本相同,其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就可以进入市场
C: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环境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但其也可 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D:转基因技术是人为将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引起生物体性状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可遗传的
答案:B
3. 有关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打破远缘杂交不育的障碍
B:操作对象是脱氧核苷酸
C:对 DNA 进行改造和重组只能在细胞内完成
D: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A
4. 菠萝中有一种能把红色的番茄红素转化成黄色的 β-胡萝卜素的酶,所以让 果肉呈现黄色。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使菠萝中这种酶的含量减少,就能保 留更多的番茄红素,减少 β-胡萝卜素的产生,从而让果肉呈现粉色。这种 菠萝能保护心血管,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这种现代生物学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
答案:D
5. 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将一种物种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物种体内,就算是成功了
B:转基因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C:转移的基因必须表现出其所控制的性状,才算是成功的
D:转基因生物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答案:C
6. 基因组成的基本元件有()
A:终止子
B:启动子
C:编码区
D:间隔区
答案:ABC
7. 基因编码蛋白质,并决定性状。
A:对
B:错
答案:B
8. 基因编辑可按照人为设计永久性改变生物体内源基因组 DNA 编码的遗传学 技术。
A:错
B:对
答案:B
9. 常用的植物 RNAi 技术主要有基因枪轰击、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VIGS、农 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植物法等。
A:对
B:错
答案:A
10. 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者是表达减少的现象。
A:错
B:对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 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将矮 杆抗倒伏,成熟期迟、抗病力差的( )高杆不抗倒伏,其他性状较好的( ) 进行杂交选育,获得了高产稳产的矮秆水稻。
A:广场 13,矮仔粘 4 号
B:矮仔粘 4 号,广场 13
C:矮仔粘 5 号,广场 10
D:广场 10,矮仔粘 5 号
答案:B
2. 袁隆平院士开创了( )杂交水稻系统,成功取得了水稻的显著增产
A:双系法
B:三系法
C:单系法
D:多系法
答案:B
3. 抗虫棉转入了 Bt 杀虫蛋白 Cry1Ab 基因,主要用来防治( )害虫。
A:双翅目
B:鞘翅目
C:鳞翅目
D:半翅目
答案:C
4. 抗虫转基因水稻( )及其衍生品种的大米及米制品得到了美国相关机构的 完全认可,有望出口美国。
A:协优 9308
B:吉粳 88
C:汕优 63
D:华恢 1 号
答案:D
5. 以下转基因植物还没有在中国被批准种植的是( )
A:转基因抗虫杨树
B: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
C:转基因抗虫棉花
D:转基因抗病毒木瓜
答案:B
6.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 )
A:医药
B:农业
C:能源
D:环保
答案:ABCD
7. 耐除草剂作物目前主要包括( )类作物
A:大豆
B:棉花
C:玉米
D:油菜 E:水稻
答案:ABCD
8. 转基因育种实现了跨物种的基因转移,且只转移一个或几个特定基因,更加 准确和效率。
A:错
B:对
答案:B
9. 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主要抗番木瓜花叶病毒。
A:错
B:对
答案:A
10.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的植酸酶可降解饲料中的纤维素。
A:错
B:对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 所谓“实质等同”是指( )
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B:”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
C: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
D: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 “没有差别”
答案:D
2.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方法的规定,受体生物和转基因生物分为 四个等级, 分别是 I、II、III、IV, 其分别表示( )
A:绝对无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
B: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低度危险,尚不存在危险
C:尚不存在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
D:没有危险,尚不存在危险,低度危险,高度危险
答案:C
3. 在中国,栽桑养蚕、制作丝绸是一个历史传统,种植的桑树上可能会有转基 因作物花粉飘落,因此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对家蚕的影响是必须要评价的,而在美国这样的问题不会存在,因此不需评价,请问此处遵循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原则中的( )评价原则?
A:科学原则
B:个案评估原则
C:实质等同性原则
D:逐步原则
答案:B
4. 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逐步评估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
A: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
B: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不能进入到下一开发阶段
C: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暂不能进入下一开发阶段,需要进一步在本阶段补充 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D:其它三个选项结果都有可能出现
答案:D
5.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方法( ):①鉴定潜在风险类型 ②评估危险程度与 发生概率 ③确定风险水平与安全等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答案:B
6.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方法的规定,确定安全等级一般分为四个 步骤, 分别是( ):①确定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 ②确定基因操作对受体生 物安全等级影响的类型 ③确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 ④确定生产、加工活 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影响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答案:B
7.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经过( )等环节
A:生产性试验
B:环境释放
C:中间试验
D:商业化生产
E:实验室研究
答案:ABCDE
8. 对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时,需要从受体生物、基因操作和转基因生物 等不同的层面考虑。
A:错
B:对
答案:A
9.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遗传安全性、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 等方面。
A:错
B:对
答案:A
10. 实质等同原则是指以转基因植物的受体植物为对照,充分考察转基因植物和 受体植物在毒理学、生理生态和营养水平等方面的异同,借此判断两者是否 具有实质上的等同性。
A:错
B:对
答案:B
第五章测试
1. ( )因遗传结构简单,是最先在实验室里进行转基因操作的生物。
A:真菌
B:病毒
C:细菌
D:孢子
答案:C
2. 第一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基因工程细菌菌剂,在( )年,美国和澳大利亚面世。
A:1993
B:1990
C:1992
D:1991
答案:D
3. 用于病虫生物防治的微生物即为微生物农药,以下不是微生物农药的是( )
A:微生物杀菌剂
B:农用抗生素
C:微生物杀虫剂
D:固氮菌剂
答案:D
4.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用途,包括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和( )
A:固氮肥料
B:对动物生长有益的重组蛋白
C:表达抗菌肽的微生物
D:基因工程疫苗和诊断制品
答案:BCD
5. 基因工程疫苗包括( )
A: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B:核酸疫苗
C: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
D:基因缺失疫苗
答案:ABCD
6. 转基因微生物是指运用重组 DNA 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微生物的基因 组,改变其遗传组成以改善原有性状或赋予新的优良性状的微生物。
A:错
B:对
答案:B
7. 随着重组 DNA 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已不断得到研发,并广 泛的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
A:对
B:错
答案:A
8. 已发现根瘤菌中存在结瘤基因、固氮基因和共生固氮基因等固氮基因。
A:错
B:对
答案:B
9. 农用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发酵产生、具有农药功能、用于农业上防治病虫草 鼠等有害生物的蛋白质。
A:错
B:对
答案:A
10. 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险。
A:错
B:对
答案:B
第六章测试
1. 1985 年,()培育出转生长激素的转基因鱼,成为世界首例
A:中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英国
答案:A
2. 培育转基因动物的传统方法包括()
A: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B:显微注射法
C:体细胞核移植法
D:精子载体法
答案:ABCD
3. 转基因猪可以用于()
A:建立人类疾病模型
B:抗病育种
C:生物反应器
D:推进异种器官移植
答案:ACD
4. 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表达()等,生产高附加值的目的蛋白或新型蚕丝 纤维素材
A:蜘蛛丝分泌蛋白
B:人胶原蛋白
C:植物纤维
D:红色/绿色荧光蛋白
答案:ABD
5. 转基因动物是指将外源基因有目的、有计划地导入受体动物的受精卵或胚胎, 再将合格的重组受精卵或 囊胚细胞筛选出来,采用借腹怀孕法寄养在雌性 动物的子宫内,使之发育成具表达目的基因的胚胎动物,并能传给下一代。
A:对
B:错
答案:A
6. 慢病毒载体转基因技术的特点是慢病毒载体的基因序列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 内并在宿主体内长期稳定表达。
A:对
B:错
答案:B
7. 1985 年,荷兰诞生全球首例转基因羊;2000 年,我国获得表达 抗胰蛋白 酶基因的转基因羊。
A:错
B:对
答案:A
8. 小鼠模型在模拟人类疾病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病机制 的重要实验动物;转基因小鼠疾病模型的建立,为攻克人类疑难疾病开辟了 新的途径。
A:对
B:错
答案:A
9. 2004 年,转绿色萤光蛋白基因的斑马鱼作为宠物在美国批准销售。
A:错
B:对
答案:A
第七章测试
1. 1996 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当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如 Bt 棉花、玉 米、马铃薯等)种植面积达到()万公顷。
A:120
B:270
C:170
D:220
答案:C
2. 基因漂移的程度用()来衡量。
A:基因漂移空间
B:基因漂移频率
C:基因漂移距离
D:基因漂移时间
答案:B
3. 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稳定性评价,包括()
A:目标性状稳定性检验
B:目的基因表型稳定性检验
C:目的基因整合稳定性检验
D:目的基因表达稳定性检验
答案:ACD
4. 基因漂移的影响因素有()
A:化学
B:温度
C:物理
D:生物
答案:CD
5.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包括转基因植物的()等。
A:生存竞争力
B:功能效率评价
C:遗传稳定性
D:基因漂移的环境影响
答案:ABCD
6. 转基因植物是指运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的基因组,从而 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
A:错
B:对
答案:B
7. 目前全球已经商业化种植的传统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 、棉花和高梁。
A:错
B:对
答案:A
8. 庇护所和低剂量是预防转基因抗虫作物靶标害虫产生抗性的有效策略。
A:对
B:错
答案:B
9.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评价从内容来看,主要分为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两 大类。
A:对
B:错
答案:A
10. 基因漂移是指某一种生物群体的遗传物质通过媒介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群体中 的自然过程。
A:对
B:错
答案:A
第八章测试
1. 以下不是来源于动物源的转基因食品的是()
A:转基因猪
B:转基因牛乳
C:转基因三文鱼
D:转牛凝乳酶基因微生物生产的奶酪
答案:D
2. 标记基因的安全性不包括()
A:致敏性
B:水平转移问题
C:直接毒性
D:基因多效性
答案:A
3. 我国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原则不包括()
A:科学原则
B:理解性原则
C:预先防范原则
D:实质等同性原则
答案:B
4.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毒理学评价不包括()
A:经口毒理学评价
B:生殖毒性动物实验
C:热和加工稳定性试验
D:免疫毒性检测评价
答案:B
5. 将动物实验的结果外推到人体,一般都采用()为安全系数
A:100
B:90
C:110
D:80
答案:A
6. 按照转基因食品的功能可分为增产型、加工型、高营养型、新品种型、控熟 型和保健型六大类。
A:对
B:错
答案:A
7. 按照转基因食品的成分可分为不含转基因成分、含有转基因成分和带有活性 转基因成分三大类。
A:错
B:对
答案:B
8. 抗营养因子是指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防御的物质。
A:对
B:错
答案:A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 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致畸、致癌或者过敏危害。
A:错
B:对
答案:A
10. 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性评 价主要从消化生理学、遗传病理学和免疫毒理学等方面进行评估。
A:错
B:对
答案:A
第九章测试
1. 以凝胶电泳条带分析的第一代 PCR 不包括()
A:实时荧光定量 PCR
B:锚定 PCR
C:巢式 PCR
D:多重 PCR
答案:A
2. 目前,等温扩增技术已发展出众多的衍生技术,如依赖于特异性引物延伸的 ()
A:指数扩增反应(EXPAR)
B:环介导扩增(LAMP)
C:链置换扩增(SDA)
D:切刻内切酶介导扩增(NEMA)
答案:B
3.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不包括()
A:比较法
B:夹心法
C:直接法
D:间接法
答案:A
4. Western 印迹杂交灵敏性高,在植物细胞总蛋白中可检出()ng 的特异蛋 白质。
A:80
B:150
C:50
D:120
答案:C
5. 检测核酸酶是否对 DNA 双链造成修饰,其方法不包括()
A:双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B:临界退火温度 PCR 法
C: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
D:核酸酶(Surveyor 或 T7E1)酶切法
答案:A
6. 截止 2015 年 4 月,全国有 42 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检验测试机构通 过“2+1”认证,涵盖()等类别。
A:环境安全
B:产品成分
C:食用安全
D:分子特征
答案:ABC
7.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检测是转基因标识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基础。
A:对
B:错
答案:A
8. 通常是所构建转基因载体的部分,包括标记基因、抗性基因和外源基因及其 之间的连接序列。
A:错
B:对
答案:A
9. 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与 DNA 的复制相类似,整个反应有变性、退火和延伸 等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A:对
B:错
答案:A
10. 等温扩增技术是核酸体外扩增新技术,在恒温条件下通过添加不同活性酶蛋 白和特异性引物(或可不加)来达到快速核酸扩增反应的目的。
A:错
B:对
答案:B
第十章测试
1.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管理以()为准绳。
A:行政监管体系
B:法律法规体系
C: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D:风险交流体系
答案:B
2.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年采用蓝皮书《重组 DNA 安全性考虑》作 为转基因生物总体指南。
A:1985
B:1988
C:1986
D:1987
答案:C
3. 2003 年 7 月 1 日,在罗马召开的国际食品法典大会上,通过了()项有关 生物技术食品的原则和准则。
A:3
B:4
C:1
D:2
答案:A
4. 在美国,改变花色的观赏植物受()管理。
A:食品监督管理局
B:农业部
C:药品监督管理局
D:环境保护署
答案:B
5. 根据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我国实行转基因生物强制性标识制 度,第一批标识目录有()。
A:油菜
B:大豆
C:玉米
D:其它三个选项都是
答案:D
6.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是风险评估,核心是风险管理,纽带是风险交流。
A:错
B:对
答案:A
7. 欧盟等国家采用基于技术的管理模式,遵循风险预防原则;美国等国家采用 基于产品的管理模式,遵循实质等同原则。
A:对
B:错
答案:A
8. 欧盟将生物安全法规分为水平系列法规和产品系列法规两类。
A:对
B:错
答案:A
9. 农业转基因安全评价管理制度分为注册制和登记制。
A:错
B:对
答案:A
10. 中间试验报告书的试验设计包括安全评价的主要指标和研究方法等。
A:错
B:对
答案:B
第十一章测试
1. 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其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风险程度,分 为()个等级
A:2
B:4
C:1
D:3
答案:B
2. 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阶段,包括()
A:加工
B:引进
C:进口
D:生产
答案:C
3. 对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过程监控与控制措施,应遵循的原则有()
A:全要素
B:分阶段
C:按级别
D:依法规
答案:ABCD
4. 安全控制检测样品管理包括()
A:样品的贮存
B:样品的销毁和处理
C:样品的收获
D:样品运输
答案:ABCD
5. 转基因生物的设施条件监控。设施条件大致分为()等类别
A:田间
B:温室
C:实验室
D:试验基地
答案:BCD
6. 安全的监督管理环节,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和 《农业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要求,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织密监督 管理网络,严厉打击农业转基因生物非法试验、制种、经营、种植、加工、 进口和标识等行为,切实保障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健康发 展。
A:对
B:错
答案:A
7. 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 办法》等配套规章办法,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过程进行监控。
A:对
B:错
答案:A
8. 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发阶段到转基因生物的应用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完 整的评价内容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其中研发阶段包括:试验研究、中间 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申领。
A:错
B:对
答案:B
9. 安全控制措施包括样品、档案、 设施设备、方案、人员和 制度等全要素。
A:错
B:对
答案:B
10.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应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
A:对
B:错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