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期末考试答案

1.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 ),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①重点 ②力度 ③时限 ④节奏
答案:②③④

2.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____和____。( )
答案:党的自我监督群众监督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 )人民民主。
答案:全过程

4.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 )
答案:土地改革

5.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 )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答案: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____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答案:两步走

7.(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 )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答案:建设高标准农田

9.( )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答案:为民造福

10.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来说,邓小平已经成为党中央领导的核心。( )
答案:正确

11.乡村振兴是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的全面振兴。
答案:组织振兴

12.( )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 )主动权。
答案:发展和安全

14.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早在2013 年,我就讲过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 )亩耕地红线。
答案:18 亿

15.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
答案: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 )新的飞跃。
答案:中国化时代化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开始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
答案:经济建设

18.十九大以来,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 )。
答案:伟大建党精神

19.自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全国开展“( )”活动,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答案:乡村振兴法治同行

2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1.习近平在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_,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_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基础要体现(),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要体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农业,康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
答案:生态低碳###中国特色###根基###农业

22.党的( )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 )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 )、怎样( )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 )。( )
答案:建设社会主义###正反###十一届三中###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

23.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
答案:法治国家###法治体系

24.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
答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5.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促进(),推动建设(),推动构建()。( )
答案:人类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复兴###新型国际关系

2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鼓励,重点发展农各地拓展()、挖掘()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规范健康发展。( )
答案:乡村多元价值###农业多种功能###直播带货###“数商兴农”

27.决议指出,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树立不负人民的()、追求崇高的()、增强过硬的()。( )
答案:思想境界###担当本领###家国情怀

28.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 )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答案:改革开放考验###执政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市场经济考验

29.决议指出,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教育引导青年党员永远以()为旗帜、以()为方向、以()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
答案:党的意志###党的旗帜###党的方向

30.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的发展思想,发展(),推动()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

31.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中国人民对()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
答案:人民民主###全面小康###美好生活

32.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 )。
答案: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33.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答案:中国式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4.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推动(),统筹发展和安全。( )
答案: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基本经济制度

35.习近平在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瞄准“()”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
答案:防疫、养老、教育、医疗###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宜居宜业和美

36.2023年2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培育行动,提高培训实效。引导()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 )
答案:城市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支持###创业带头人###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

37.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 ),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答案: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政治意识###核心意识

38.增强四个意识是指( )。
答案:政治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

3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等帮扶措施。( )
答案: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社会救助、医疗保障

40.决议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勇敢面对党面临的()考验、()考验、()考验、 ()考验 ,坚决战胜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
答案:外部环境###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长期执政

41.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我们称之为第一个历史《决议》。( )
答案:1945年4月

42.建设(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有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答案:生态文明

43.构建农村( )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答案:一二三产业

44.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 )
答案:对

45.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 )
答案:发展,

4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经发展了( )轮承包。
答案:二

47.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均GDP达到( )美元以后,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才基本稳定下来。
答案:2万

48.党的19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说明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答案:增进民生福祉,

4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 B)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答案: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50.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1.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
答案:对

52.由中国提出的( )理念,为世界和平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并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下列哪个国家提出的?( )
答案:中国

54.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是( )战略。
答案:互利互赢

55.2022年《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 )三权分置。
答案: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56.党的二十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答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7.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美丽###富强###文明###民主###和谐

58.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
答案:对

59.中国经济持续发力,成为世界第( )大经济体。
答案:二

60.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5G/6G、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新材料为引领( )
答案:对

61.“大变局”的核心是多极化和世界政治格局之变。( )
答案:对

62.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期为( )
答案:2022年2月4日

63.北京冬奥精神是( )
答案:追求卓越###胸怀大局###共创未来###自信开放###迎难而上

64.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答案:对

65.通过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滑雪运动参与人数已经达到了( )亿。
答案:3.46

66.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层面来看我们先天的带有三种能力优势分别是( )
答案:统筹协调###组织动员###贯彻执行

6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答案: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

68.抓好( ),确保(),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
答案:粮食生产 国家粮食安全

69.在新时代,党中央将( )作为抓“三农”工作的最重要战略。( )
答案:实施乡村振兴

70.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和乡村发展的规律性。( )
答案:一切从实际出发

71.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 ),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答案:淳朴民风

72.不属于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 )。
答案:农产品价格过高与过低并存

7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 )党代会提出的.
答案:十九大

74.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
答案:保障

75.( )不属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总要求。
答案:管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