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能素质课(温州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体育成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祭祀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A:对
B:错
答案:B
2. 运动强度是指锻炼者练习时用力的紧张程度。
A:错
B:对
答案:B
3.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之间的能量代谢系统不一样。
A:对
B:错
答案:A
4.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
A:对
B:错
答案:A
5. 1992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健康四大 基石: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限烟限酒、心理平衡。
A:对
B:错
答案:B
第一章测试
1. 关节的运动轴的多少是由( )决定的?
A:关节面的形状决定
B: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决定
C:关节周围骨突的大小决定
D:关节周围韧带决定
答案:A
2. 儿童少年时期超负荷运动量使骨不会产生( )
A:骨小梁重新分配
B:过早骨化
C:骨密质增厚
D:加快生长
答案:D
3. 上臂可以在肘关节处做( )
A:屈伸运动
B:环转运动
C:屈伸和收展运动


D:内旋和外旋运动
答案:A
4.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进行动力性运动时,动脉血压常表现为( )
A:收缩压下升,舒张压上升
B: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也上升
C: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也下降
D: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有所下降
答案:D
5. 青少年发展斜方肌力量可以预防和矫正驼背。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 乳酸堆积引起肌肉疲劳,主要是通过肌肉中( )下降所造成。
A:PO2
B:PCO2
C:PH
D:肌糖元
答案:C
2. 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有( )
A:生理指标测定
B:教育学观察
C:其它都是
D:运动医学检查
答案:C
3. 人体运动所消耗的物质是从( )开始恢复。
A:运动中
B:运动后
C:运动前
D:运动即刻
答案:D
4. 关于耐力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安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它说法均正确
B:耐力性运动中每间隔 15-20min 可补充水分 150-200ml
C:长时间训练和比赛前,补糖一般是安排在训练和比赛前 1-2h 之间进行
D:糖是耐力性项群运动员需要补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A
5. 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果位居第二层
B:谷类位居底层


C:蔬菜位居第二层
D:油脂类位居第四层
答案:D
6. ATP 是运动时的直接能源物质。
A:对
B:错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 局部挫伤早期处理措施应该是( )
A:冷敷、加压包扎、制动
B:冷敷、按摩、加压包扎
C:热敷、包扎、药敷
D:加压包扎、热敷
答案:A
2. 下列错误的是( )
A:篮球运动容易出现膝关节损伤
B:排球运动容易出现肩袖肌群损伤
C:皮划艇运动容易出现腰背肌筋膜炎
D:铅球运动容易出现髌骨软骨病
答案:D
3. 运动员在做正压腿练习时,突然用力过度,可造成( )
A:大腿内收肌被动拉伤
B:大腿内收肌主动拉伤
C:股二头肌拉伤
D:股四头肌被动拉伤
答案:C
4. 运动损伤中,伤口有污染,处理时应( )
A:用生理盐水消除伤口异物
B:外敷生理盐水,再用绷带包扎
C:用 2.5%碘酒和 75%酒精在伤口周围消毒
D:其它都正确
答案:D
5. 运动损伤急性期,下列错误的是( )
A:关节活动度训练
B:神经肌肉控制、本体感觉、协调力训练
C:控制出血和水肿
D:肌力训练
答案:B
6. 摔倒时,手不应在过伸位时撑地,以免发生手舟骨骨折。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肌肉温度,降低肌肉粘滞性。
A:对
B:错
答案:A
2. 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属于动态拉伸
A:对
B:错
答案:A
3. 一般静态拉伸的顺序应自上而下、从大到小进行
A:错
B:对
答案:A
4. 动作准备的作用主要有( )
A:预防运动损伤
B:提高身体整体运动能力
C:热身活动
D:发展有氧耐力
答案:ABC
5. 拉伸一般分为( )
A:单轴拉伸
B:动态拉伸
C:静态拉伸
D:双轴拉伸
答案:BC
6. 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前需要先做 ( ),以免受伤。
A:身体练习
B:全身运动
C:准备活动
答案:C
第五章测试
1. 传统的训练理念认为( )是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所以提出优先发展的观点。
A:速度
B:协调性
C:柔韧性
D:力量
答案:D

2. 身体素质包含①柔韧性、②速度、③协调性、④力量、⑤耐力;按照这 个序号,现代训练理念所提出的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顺序依次是(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②⑤④
答案:A
3. 现代训练理念则认为:发展身体素质应该优先发展人体的( )
A:耐力
B:力量
C:协调性
D:速度
答案:C
4. 通过学习篮球、排球、体操、跳远等运动可以提高协调性素质。
A:对
B:错
答案:A
5. 提高协调性素质的常用的方法有( )
A:多项运动技术的练习
B:徒手模仿性练习
C:器械练习
D:提高控制能力的动作练习
答案:ABCD
第六章测试
1. 拉伸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准备活动期间和再生训练过程中。
A:错
B:对
答案:B
2. 坐位体前屈是有效反映学生关节灵活性以及韧带和肌肉伸展性与弹性的常用 指标。
A:错
B:对
答案:B
3. 对于热身运动,动态拉伸是最有效的;对于整理活动,静态拉伸的效果较好
A:对
B:错
答案:A
4. 坐位体前屈的测试,主要是检查受试者的柔韧素质。
A:错


B:对
答案:B
5. 柔韧素质是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A:对
B:错
答案:A
6. 坐位体前屈可以反映出学生的( )的柔韧性和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直 接反应学生的柔韧素质
A:肌肉
B:腰
C:躯体
D:韧带
答案:ABCD
第七章测试
1. 以下错误的摆臂动作是( )
A:大小臂保持 90 度夹角
B:双臂超过躯干中心线
C:肩部放松目视前方
D:上摆到下颌,下摆到腰部
答案:B
2. 以下错误的高抬腿动作是( )
A:上半身后仰
B: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C:训练中保持脚尖勾起
D:大腿抬高与地面平行
答案:A
3. 以下错误的起跑器起跑方式是( )
A:非惯用脚距离起跑器 3 个脚掌距离
B:听到“预备”指令,身体向上抬起
C:惯用脚距离起跑器 2 个脚掌距离
D:听到“各就位”指令膝关节离地
答案:D
4. 以下错误的途中跑姿势是( )
A:大腿抬起与地面平行
B: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C:奔跑时前脚掌着地
D:上半身大幅前倾
答案:D
5. 以下错误的速度训练理念是( )
A:速度训练一周控制在 2-3 次


B:每次速度训练之间至少留出 48 小时进行恢复
C:速度训练专注练习下肢力量,与核心力量、上肢力量无关
D: 速度训练重在“质”而非“量”
答案:C
6. 50 米测试时。受试者踩、跨起跑线、抢跑或途中串道,取消测试资格。
A:错
B:对
答案:A
第八章测试
1. 800 米和 1000 米跑根据距离上归类属于( )
A:中距离跑
B:长距离跑
C:中短距离跑
D:短距离跑
答案:A
2. 800 米和 1000 米跑根据能量供应系统的分类属于( )
A:无氧跑
B:耐乳酸跑
C:有氧无氧混合跑
D:有氧跑
答案:C
3. 途中跑时摆臂幅度应该( )
A:不摆动
B:随身体前进的惯性自然摆动
C:大幅度摆
D:跑三步摆动一次
答案:B
4. 800 米和 1000 米跑的练习中的基础能力是( )
A:力量能力
B:绝对速度
C:有氧耐力
D:弹跳能力
答案:C
5. 800 米和 1000 米跑练习中的难点是( )
A:短距离的快速冲刺跑
B:中距离的间歇跑
C:长时间低配速的跑
D:负重跑
答案:B

6. 800 米跑和 1000 米跑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 )水平
A:心血管
B:肌肉耐力
C:肌肉速度
D:呼吸系统的机能
答案:ABD
第九章测试
1. 以下哪个不是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要领( )
A:起跳腾空
B:预摆
C:落地缓冲
D:助跑
答案:D
2. 以下哪种情况允许测试( )
A:赤足
B:穿皮鞋
C:穿凉鞋
D:穿钉鞋
答案:A
3. 以下哪种情况不犯规,不需要重新试跳( )
A:助跑起跳
B:起跳前两脚尖触线
C:双脚未同时落地
D:起跳时有垫跳
答案:C
4. 在做跳跃训练计划安排时,练习的组数以多少为宜( )
A:3-5 组
B:6-8 组
C:8 组以上
D:1-2 组
答案:A
5. 跳跃练习以下哪项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
A:提高下肢的灵活性
B:提高下肢的力量
C:提高下肢的支撑稳定性
D:提高下肢的弹跳能力
答案:A

第十章测试
1. 以增肌为目的的运动,那么应该以有氧训练为主;相反以瘦身减脂为目的的 运动,那么应该以无氧训练为主。
A:错
B:对
答案:A
2. 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 )秒即终止测试。
A:5
B:15
C:12
D:10
答案:D
3. 仰卧起坐应配以合理的呼吸练习,身体前屈时呼气,仰卧下落时吸气。
A:对
B:错
答案:A
4. 悬垂后拉采用反手握杠。
A:对
B:错
答案:B
5. 仰卧举腿主要发展背部肌群。
A:对
B:错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