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方法(湖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道德经》所蕴含的水观不包括(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
B:水取下与不争
C:水柔弱胜刚强
D:上善若水
答案: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
2、多选题:
雷克思罗斯喜爱道家思想的原因是( )
A:他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反思
B: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
C:他的童年悲惨遭遇
D: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答案: 【他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反思;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
他的童年悲惨遭遇;
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3、多选题:
社会历史批评要求以社会历史的视角考察、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现象,将文学作品产生的( )等与作品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A:历史条件
B:社会风俗
C:作家生活经历
D:时代背景
答案: 【历史条件;
社会风俗;
作家生活经历;
时代背景】
4、判断题:
比较研究与比较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A:对
B:错
答案: 【对】
5、判断题:
文学批评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正确的立场。(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是“他者”形象,即“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的( )的研究。”
A:异国形象
B:人物形象
C:宗教形象
D:国民形象
答案: 【异国形象】
2、多选题: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本内部研究可以分为( )
A:等级关系
B:词汇
C:社会集体想象物
D:故事情节
答案: 【词汇;
社会集体想象物;
故事情节】
3、判断题: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我国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改编成戏剧并题为《中国孤儿》。( )
A:错
B:对
答案: 【对】
4、判断题:
与恰达耶夫、别林斯基等俄国西欧派代表人物相比,普希金对中国的认识要客观和友好得多。(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实证研究法,必须严守“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敢于超越前人的创造精神,“不攘人之美”、反对抄袭的学术规范。”实证研究法,基于清代“什么学”,“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得名。(
)
A:考据学
B:美学
C:校雠学
D:历史学
答案: 【考据学】
2、单选题:
湖湘文化的经典《潇湘八景》始创于什么时代?( )
A:11世纪中晚期
B:10世纪30年代到9世纪初
C:14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D:15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答案: 【11世纪中晚期】
3、多选题:
在13世纪末中日禅宗文化交流中,牧溪绘水墨八景图传入日本,在室町时代发挥了什么作用?( )
A:发挥了构建日本室町幕府王政及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
B:契合了日本人心性追求“淡泊”“幽寂”的审美意识,“宋韵文化”的先进性获得高度认可而心悦诚服地接受
C:潇湘八景西传欧美比日本影响更大更广
D:成为日本的八景诗画创作源泉,日本水墨绘画“临摹学习”、“求变重构”、“变异创新”的极品范式
答案: 【发挥了构建日本室町幕府王政及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
契合了日本人心性追求“淡泊”“幽寂”的审美意识,“宋韵文化”的先进性获得高度认可而心悦诚服地接受;
成为日本的八景诗画创作源泉,日本水墨绘画“临摹学习”、“求变重构”、“变异创新”的极品范式】
4、判断题:
潇湘八景诗画,是潇湘文学、绘画、历史的合成经典,涵义宏深,内含东方韵律审美的丰富思想,产生出无尽的美学价值。透过“风景”言“人”之相思、离愁、志趣、情愫、淡远心境,蕴含着不仅是东亚,乃至世界审美的共性内涵,极富文化融通性,所以,无论传到哪里都能应景变构,创意产生契合本土文化风情的八景,在国际文艺舞台,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湘文化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请问“潇湘八景”诗题完整记录的最早史料是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十七·书画)吗?。(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文学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
A:比较研究
B:交叉研究
C:考证研究
D:整理研究
答案: 【比较研究;
交叉研究;
考证研究;
整理研究】
2、多选题:
从研究的创新程度而言,包括但不限于( )
A:独创型研究
B:推进型研究
C:探索型研究
D:阐释型研究
答案: 【独创型研究;
推进型研究;
探索型研究;
阐释型研究】
3、判断题:
整理研究(文献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也是一门传统学科。它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 )
A:错
B:对
答案: 【对】
4、判断题:
在文学研究中,整理研究指在全面收集、掌握某一文学理论、文学作品或文学作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述评。(
)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后殖民主义“圣三位一体”的是( )
A:萨伊德
B:斯皮瓦克
C:霍米巴巴
D:雷蒙·威廉斯
答案: 【雷蒙·威廉斯】
2、多选题:
佛朗茨·法农的主要论著有( )
A:《垂死殖民主义研究》
B:《黑皮肤、白面具》
C:《全世界受苦的人》
D:《走向非洲革命》
答案: 【《垂死殖民主义研究》;
《黑皮肤、白面具》;
《全世界受苦的人》;
《走向非洲革命》】
3、多选题: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取向包括( )
A: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文化
B:宗主国文化
C:从属国文化
D:第一世界中心文化和第三世界边缘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 【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文化;
宗主国文化;
从属国文化;
第一世界中心文化和第三世界边缘文化之间的关系】
4、判断题:
后殖民主义学者认为西方知识的传播与帝国主义在全球的侵袭是可以分割的。( )
A:错
B:对
答案: 【错】
5、判断题:
后殖民理论家借助于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 批判了殖民者把自己视作真理化身和上帝使者的虚妄,揭示出殖民者的一切话语,都不过是在确保殖民统治的合法性。(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面哪一位文学批评家明确界定了“环境批评”的概念?( )
A: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
B:约瑟夫·米克(Joseph Meeker)
C:斯科特·斯拉维克(Scott Slovic)
D:切利尔·格罗特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
答案: 【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
2、单选题:
布伊尔提出的“环境批评”(environmental criticism)术语体现了 ( )
A:文学与生态学之间关系的研究
B: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
C:文学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
D:人类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之间的关系研究
答案: 【文学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
3、多选题:
下面哪些选项表明了布伊尔坚持采用“环境批评”术语的理由?( )
A:“环境批评”体现了环境文学批评的跨学科性质,兼有文学研究和环境研究的特征
B:“环境”一词更加贴近环境文学的主题,暗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是融合在一起的
C:“生态批评”有鼓励人盲目顺从自然的意义
D:更能体现文学与生态学之间的联系
答案: 【“环境批评”体现了环境文学批评的跨学科性质,兼有文学研究和环境研究的特征;
“环境”一词更加贴近环境文学的主题,暗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是融合在一起的;
“生态批评”有鼓励人盲目顺从自然的意义】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萨特的戏剧《苍蝇》改编自古希腊哪一位戏剧家的作品?( )
A:埃斯库罗斯
B:欧里庇得斯
C:索福克勒斯
D:阿里斯托芬
答案: 【埃斯库罗斯】
2、单选题:
在《苍蝇》之外,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戏剧作品是( )。
A:《等待戈多》
B:《秃头歌女》
C:《动物园故事》
D:《禁闭》
答案: 【《禁闭》】
3、多选题:
下面几位作家的作品属于存在主义文学?( )
A:西蒙娜•德•波伏瓦
B:加缪
C:萨特
D:普鲁斯特
答案: 【西蒙娜•德•波伏瓦;
加缪;
萨特】
4、判断题:
萨特的《苍蝇》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巴黎被德国占领期间。( )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写成的___________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概念。( )
A:《梦的解析》
B:《多拉的分析》
C:《歇斯底里症研究》
D:《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答案: 【《歇斯底里症研究》】
2、多选题:
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筑的心理过程所包括的组成部分是 _________。( )
A:前意识系统
B:潜意识系统
C:意识系统
D:后意识系统
答案: 【前意识系统;
潜意识系统;
意识系统】
3、多选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 )
A:梦的理论
B:无意识理论
C:俄狄浦斯情结
D: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答案: 【梦的理论;
无意识理论;
俄狄浦斯情结;
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4、判断题:
纵观奥登一生的作品,把诗歌当作治愈人心的手法是他创作的一个主要目的。( )
A:错
B:对
答案: 【对】
5、判断题:
奥登在创作手法上借助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从而形成他的诊断性艺术观。(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由外在于事件的全知叙述人交待事件,属于:( )。
A:外聚焦视角
B:多聚焦视角
C:内聚焦视角
D:无聚焦视角
答案: 【无聚焦视角】
2、单选题:
“叙事学”作为术语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 )。
A:兹维坦▪托多罗夫
B:热拉尔▪热奈特
C:A.J. 格雷马斯
D:罗兰▪巴特
答案: 【兹维坦▪托多罗夫】
3、多选题:
根据热拉尔▪热奈特的理论,叙事文本分为( )。
A:故事
B:背景
C:叙述
D:叙事
答案: 【故事;
叙述;
叙事】
4、判断题:
《卡门》的作者普罗斯佩▪梅里美是西班牙作家。( )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因为“幻想成为一个社会知名人士,而法律认为她是一个忘记了女性美德的阴谋家,因而要惩罚她”而被处死的女性是( )
A: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B: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
C: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
D:奥伦比·德·古日(Olympe de Gouges)
答案: 【奥伦比·德·古日(Olympe de Gouges)】
2、多选题:
关于《红楼梦》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男女政治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贾政、贾赦、贾珍占据高位,成为国家的栋梁、家庭的主宰,源于个人的能力与才华。
B:在贾家的权力来源中,元妃贾元春入宫,姻亲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元妃仍是男人间的交换物,用性和服务交换了权力和荣誉。
C:贾府内眷居住的三门之内,整天有人看守,表面看在保护女性,实际上是阻断了她们参与公共领域的权利,阻断了她们在公共领域中崭露头角的机会。
D:贾府中许多才高八斗,或者富有管理能力的女性如宝钗、黛玉、探春、熙凤等,只因她们是女性,便只能困于家门,无法在社会的大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干。
答案: 【在贾家的权力来源中,元妃贾元春入宫,姻亲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元妃仍是男人间的交换物,用性和服务交换了权力和荣誉。;
贾府内眷居住的三门之内,整天有人看守,表面看在保护女性,实际上是阻断了她们参与公共领域的权利,阻断了她们在公共领域中崭露头角的机会。;
贾府中许多才高八斗,或者富有管理能力的女性如宝钗、黛玉、探春、熙凤等,只因她们是女性,便只能困于家门,无法在社会的大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干。】
3、判断题:
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提倡女性不婚不育。( )
A:错
B:对
答案: 【错】
4、判断题:
《温柔之歌》表明当代女性处于困境中,没有出路。( )A:对
B:错
答案: 【错】
5、判断题:
女性的最高追求是如何让自己成为完美的女性。( )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在文学研究过程当中一定要探根溯源。( )
A:错
B:对
答案: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