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大连海事大学)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 )。
选项:
A:恩格斯
B:马克思
C:列宁
D:马克思和恩格斯
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
2、单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又称( )。
选项:
A: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共产主义
D:共产主义
答案: 【科学共产主义】
3、单选题:
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作者是( )
选项:
A:圣西门
B:托马斯·莫尔
C:欧文
D:付利叶
答案: 【托马斯·莫尔】
4、单选题: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发生在( )
选项:
A:1920年
B:1919年
C:1918年
D:1917年
答案: 【1917年】
5、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是( )及其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选项: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答案: 【工人阶级】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不包括( )。
选项:
A:14-15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B:十九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
C: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D: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 【14-15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2、单选题:
十九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包括( )。
选项:
A:傅立叶
B:圣西门
C:莫尔
D:欧文
答案: 【莫尔】
3、单选题:
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英国共产主义的代表”、“社会主义者运动的创始人”的是( )。
选项:
A:欧文
B:傅立叶
C:莫尔
D:圣西门
答案: 【欧文】
4、多选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 )
选项:
A: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B: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
C: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
D: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
E:消灭商品交换,有计划组织生产
答案: 【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
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
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
消灭商品交换,有计划组织生产】
5、判断题:
空想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也为我们研究资本主义发迹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材料,它的主要贡献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批判和揭露,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主张,对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第一个给社会主义,因而也给现代整个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的人是( )。
选项:
A:毛泽东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列宁
答案: 【马克思】
2、单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 )。
选项: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哲学的贫困》
C:《资本论》
D:《共产党宣言》
答案: 【《共产党宣言》】
3、单选题:
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于( )。
选项:
A:1862年
B:1861年
C:1863年
D:1864年
答案: 【1864年】
4、单选题:
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问题的是( )
选项:
A:《哲学的贫困》
B:《哥达纲领批判》
C:《法兰西内战》
D:《反杜林论》
答案: 【《哥达纲领批判》】
5、判断题:
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从革命经验中,从具体实际中不断完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1.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的首要不同点是( )
选项:
A: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
B:是新的历史时期开始的标志
C:建立全新社会政治制度的革命
D:是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
答案: 【建立全新社会政治制度的革命】
2、单选题: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选项:
A: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B: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权
答案: 【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3、单选题: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
选项: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C: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D: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答案: 【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4、单选题: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 )
选项: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答案: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5、单选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巨大的浪花。“浪花”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
选项:
A:革命进行的方式
B:人民群众的参与
C:建立的社会制度
D:旧统治的结束
答案: 【建立的社会制度】
6、单选题:
1920年,苏俄内战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于是,苏俄从第二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是( )
选项:
A:赫鲁晓夫
B:列宁
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列宁】
7、单选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这“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指的是( )
选项:
A:苏联模式、国家干预模式
B:新经济政策、新政
C:苏联模式、新政
D:斯大林模式、国家干预模式
答案: 【苏联模式、新政】
8、单选题: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
选项: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成立“苏联”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实行新经济政策】
9、单选题: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评价的是( )
选项:
A:新经济政策
B: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 【新经济政策】
10、单选题:
十月革命能体现出的特点是( )。
选项:
A: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B: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C: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D: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答案: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苏东剧变以后,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发展的方向是( )
选项:
A:二级化
B:多极化
C:三级化
D:单级化
答案: 【多极化】
2、单选题:
20世纪末,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之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却健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选项:
A: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B: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C:中国反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东欧早
答案: 【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3、单选题:
东欧剧变是指东欧各国( )
选项:
A: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B:武装冲突不断发生,政权更迭频繁
C:实行多党制,加快民主化进程
D:共产党进行改革,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答案: 【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4、单选题:
下列对东欧剧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B: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答案: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5、单选题: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最根本的错误在于( )
选项:
A: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
B: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C: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D:实行多党制,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答案: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对社会主义经济情况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下面哪个论述不属于这一思想( )
选项:
A: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B: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
C:重工业是主体,轻工业为补充
D: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
答案: 【重工业是主体,轻工业为补充】
2、单选题: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
选项: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答案: 【《论人民民主专政》】
3、单选题:
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
选项:
A: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
答案: 【土地改革的完成】
4、多选题:
1956年至1957年,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积极成果有( )。
选项: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论十大关系》】
5、多选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选项:
A:解放生产力
B: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答案: 【解放生产力;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东欧八国相继剧变,形成了三波浪潮( )。
选项:
A:波兰和匈牙利巨变。
B: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剧变。
C:苏联解体
D: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剧变。
答案: 【波兰和匈牙利巨变。;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剧变。;
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剧变。】
2、单选题:
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是在( )
选项: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一大
D:党的十二大
答案: 【党的十二大】
3、多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开始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实行两个重大转变,包括( )
选项:
A:改变“一条线”战略
B:坚持“一条线”战略
C:坚持一国两制
D: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答案: 【改变“一条线”战略;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4、多选题:
党中央把“小康”这个词用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三步走”指的是( )
选项:
A:从1981年到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1世纪中叶,实现共产主义
C: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D: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答案: 【从1981年到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 )
选项:
A:文化建设
B: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
C:社会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 【文化建设;
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