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发展史(云南大学)智慧树知到见面课、章节测试、期末考试答案

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 )为界,奠定了我国人口分布东部聚居、西部分散杂居的特点。
A:秦岭—–淮河线
B:黑河—-腾冲线
C:400㎜等降水量线
D:巴颜喀拉山—–秦岭
答案: 【黑河—-腾冲线】
2、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以民族平等团结为根本原则,以( )为基本政策,为少数民族提供了平等、多样、广阔的发展平台。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B: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多选题: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中形成了( )的关系。
A:我中有你
B:相互依存
C:你中有我
D:休戚与共
答案: 【我中有你 ;
相互依存;
你中有我 ;
休戚与共】
4、多选题:
在( )等南方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构成并逐渐发展形成了南蛮民族集团。
A:良渚文化
B:马家浜文化
C:红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
答案: 【良渚文化 ;
马家浜文化 ;
河姆渡文化】
5、判断题: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 ( )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 (2分)
先秦时期儒家民族观是以( )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人物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情势,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民族的基本准则。
A.孔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孟子
答案:孔子###荀子###孟子

2【多选题】 (2分)
商超巩固统治的措施有( )。
A.加强对奴隶和平的控制
B.制定酷刑
C.设置监狱
D.对外征伐
答案:加强对奴隶和平的控制###制定酷刑###设置监狱

3【判断题】 (2分)
庄蹻入滇是有第一次文献记载的外来文化与云贵本土文化交流、交融活动。
A.错
B.对
答案:对

4【判断题】 (2分)
夏王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 )
A.对
B.错
答案:对

5【多选题】 (2分)
夏王朝在文字上,以( )为代表,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文字。
A.甲骨文
B.小篆
C.大篆
D.金文
答案:甲骨文###金文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2分)
汉王朝的和亲政策只与匈奴之间存在。( )
A.错
B.对
答案:错

2【判断题】 (2分)
秦、汉时期开创了对周边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先河。( )
A.对
B.错
答案:对

3【多选题】 (2分)
秦汉时期,东北地区除了华夏-汉民族之外,还有( )等民族。
A.高句丽
B.乌桓
C.挹娄
D.扶余
E.朝鲜
F.鲜卑
G.沃沮
答案:沃沮###乌桓###高句丽###朝鲜###扶余###挹娄###鲜卑

4【多选题】 (2分)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是()
A.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拓展中原与西域的贸易网络
C.丰富地理知识
D.增强中原对西域的控制
答案:增强中原对西域的控制###丰富地理知识###拓展中原与西域的贸易网络###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5【多选题】 (2分)
西域都护府设立的作用及意义( )
A.西域对汉文化的效仿
B.精神文明的交流《论语》、《尚书》、《战国策》、《九九数》等等著作
C.恢复了“丝绸之路”,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
D.加强了对西域诸国的管理
答案:加强了对西域诸国的管理###恢复了“丝绸之路”,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2分)
岭南地区的“客家”,大致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出现和逐步发展的。( )
A.对
B.错
答案:对

2【判断题】 (2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都比较普遍。( )
A.对
B.错
答案:对

3【判断题】 (2分)
贾思勰《天工开物》中一些关于牲畜饲养和役使方法,畜牧产品的加工方法等,都是来自少数民族。( )
A.错
B.对
答案:错

4【多选题】 (2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匈奴为主,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 )等群体。
A.匈人
B.铁弗
C稽胡
D.卢水胡
答案:铁弗###稽胡###卢水胡

5【多选题】 (2分)
十六国时期,鲜卑先后建立的政权包括:( )。
A.西秦
B.前燕
C.南燕
D.南凉
E.后燕
答案:西秦###前燕###南燕###后燕###南凉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2分)
981年,西突厥自称“西州外生(甥)师子王阿斯兰汉”,遣使向宋朝献方物。( )
A.对
B.错
答案:错

2【判断题】 (2分)
唐太宗时,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向其献上了天可汗的称号,确认了唐天子既是中原地区的皇帝,又是周边众多少数民族的领袖。
A.对
B.错
答案:对

3【判断题】 (2分)
回纥汗国灭亡后,西迁的回纥形成了甘州回鹘、高昌回鹘、喀喇汗王朝三部分。
A.对
B.错
答案:对

4【单选题】 (2分)
唐朝采用( )制度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间接统治。
A.土司
B.羁縻府州
C.和亲
D.贸易
答案:羁縻府州

5【多选题】 (2分)
唐时进入中国的胡商主要分布在( )
A.扬州
B.广州
C.长安
D.泉州
答案:长安###广州###扬州###泉州

第五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2分)
大理国时期的疆域与南诏时大致相当,是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国家,白蛮是其主体民族。( )
A.对
B.错
答案:对

2【判断题】 (2分)
西夏文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是模仿汉字创制的。( )
A.对
B.错
答案:对

3【判断题】 (2分)
金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
A.错
B.对
答案:错

4【多选题】 (2分)
宋朝的互市有( )。
A.民间互市
B.榷场互市
C.边民互市
D.贡舶互市
答案:榷场互市###民间互市

5【多选题】 (2分)
契丹属于( )系统的民族,建立了( )。以下不正确的是?
A.氏羌,夏朝
B.肃慎,辽朝
C.东胡,辽朝
D.铁勒,辽朝
答案:铁勒,辽朝###氏羌,夏朝###肃慎,辽朝

第六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2分)
公元1247年萨迦派首领班智达·贡噶坚赞代表各部僧俗官员在凉州会见阔端,表示归顺蒙古,自此以后西藏地区成为了统一王朝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 )
A.错
B.对
答案:对

2【判断题】 (2分)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土默特蒙古与明朝维和修贡,明穆宗封土默特部俺答汗为顺义王,通贡互市,扶持其发展。
A.错
B.对
答案:对

3【判断题】 (2分)
公元1264年元朝设立总制院,这一机构是管辖全国佛教和吐蕃事务的最高机构,后来又称为宣政院。
A.对
B.错
答案:对

4【多选题】 (2分)
公元1272年元朝在西藏设立了( )等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以萨迦本钦为首的宣慰使五人进行管理。
A.乌思
B.纳里速古鲁孙
C.朵甘
D.藏
答案:纳里速古鲁孙###藏###乌思

5【多选题】 (2分)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继承了成吉思汗时期的政治传统,通过( )等方式,与畏兀儿首领亦都护建立了紧密关系,稳定了西北地区。
A.武力征服
B.封赏
C.联姻
D.共同的宗教信仰
答案:封赏###联姻

第七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2分)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首先是梁启超提出的。
A.错
B.对
答案:对

2【判断题】 (2分)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费孝通提出来的。( )
A.错
B.对
答案:对

3【判断题】 (2分)
“多元一体”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
A.对
B.错
答案:对

4【多选题】 (2分)
南京国民政府的现代国家建设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设立蒙藏委员会
B.变更少数民族行政建制
C.积极推行同化政策
D.各民族共同参政建国
答案:各民族共同参政建国###积极推行同化政策###变更少数民族行政建制###设立蒙藏委员会

5【多选题】 (2分)
以下有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边疆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 )
A.封建领主制
B.原始公社制
C.封建农奴制
D.奴隶制度
答案:封建领主制###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度###封建农奴制

第八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2分)
民族认同的内核是文化认同。( )
A.错
B.对
答案:对

2【判断题】 (2分)
1992年1月,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 )
A.错
B.对
答案:错

3【判断题】 (2分)
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A.错
B.对
答案:错

4【多选题】 (2分)
在几千年的密切交往中, ( )使56个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民族——中华民族。
A.共同的形成过程
B.共同的地理疆域 
C.共同的历史使命
D.地方性
E.共同的传统文化
答案:共同的传统文化###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地理疆域

5【多选题】 (2分)
下列职务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
 A.自治县政协主席
 B.自治县县长
 C.自治区主席
 D.自治州州长 
答案:自治县县长###自治州州长###自治区主席

期末考试题库:
1.唐时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胡商主要是粟特人,粟特语是当时国际贸易的通用语言。( )
答案:对

2.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流、交融,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
答案:对

3.中华民族这一概念首先是孙中山提出来的。( )
答案:错

4.元明清三朝都同样面临着从思想到实践上处理和协调“华夷”关系的历史命题,其民族思想具有 “华夷有别”和“华夷一体”二元性特征。 ( )
答案:对

5.周边少数民族对华夏身份的向往与追逐是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 ( )
答案:对

6.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 )
答案:对

7.在魏晋南北这样一个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在追溯本民族根源时大都同华夏族先民联系起来。( )
答案:对

8.秦汉时期乌孙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民族。( )
答案:错

9.中国这一概念最早应该产生于商。 ( )
答案:错

10.民族融合不仅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发生,在少数民族之间也有大量融合的现象。( )
答案:对

11.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参加平乱,为唐朝转危为安立下大功。( )
答案:对

12.党项又被称为( )。
答案:唐古特###弥药

13.分封少数民族,封赐官爵拉拢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联姻以巩固对边疆的统治等一系列举措成为后来( )等民族政策的历史实践来源。
答案:羁縻###和亲###土司制度

14.唐朝时期,( )等宗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答案:祆教###摩尼教###佛教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量内迁的少数民族有( )。
答案:羌###氐###匈奴###羯###鲜卑

16.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表现在哪些区域?( )
答案:西南###东南###西北

17.汉与匈奴之间交往的方法包括( )等。
答案:赏赐###战争###和亲###合市

18.唐朝廷先后与( )等民族和亲
答案:契丹###回纥###吐蕃###吐谷浑

19.秦汉时期,西南地区除了华夏-汉民族之外,还有( )等民族。
答案:僰人###羌###叟人###闽濮###昆明人###氐###摩沙

20.先秦儒家历来崇尚( )思想,这是华夏一体思想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
答案:大一统###天下观念

21.魏对陇西氐、羌的统治和管理,继承汉制设有( )。
答案:护羌校尉

22.吐谷浑是由秦汉时期的( )发展形成的。
答案:鲜卑

23.孙中山早期的民族思想是什么?( )
答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4.在1979年,云南省( )被识别为单一的少数民族。
答案:基诺族

25.秦汉时期的( )群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先民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答案:羌人

26.中华民族作为一个( )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答案:自在

27.唐朝曾与吐蕃多次会盟,其中最为有名的是( )
答案:长庆会盟

28.到( )时,在前期斗争与融合的基础之上,华夏族渐渐形成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
答案:战国时期

29.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答案:错

30.“多元一体”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
答案:对

31.中华民族这一概念首先是梁启超提出的。
答案:对

32.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土默特蒙古与明朝维和修贡,明穆宗封土默特部俺答汗为顺义王,通贡互市,扶持其发展。
答案:对

33.公元1264年元朝设立总制院,这一机构是管辖全国佛教和吐蕃事务的最高机构,后来又称为宣政院。
答案:对

34.宋朝的互市有( )。
答案:榷场互市###民间互市

35.契丹属于( )系统的民族,建立了( )。以下不正确的是?
答案:铁勒,辽朝###氏羌,夏朝###肃慎,辽朝

36.唐太宗时,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向其献上了天可汗的称号,确认了唐天子既是中原地区的皇帝,又是周边众多少数民族的领袖。
答案:对

37.回纥汗国灭亡后,西迁的回纥形成了甘州回鹘、高昌回鹘、喀喇汗王朝三部分。
答案:对

38.贾思勰《天工开物》中一些关于牲畜饲养和役使方法,畜牧产品的加工方法等,都是来自少数民族。( )
答案:错

39.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匈奴为主,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    )等群体。
答案:稽胡###铁弗###卢水胡

40.十六国时期,鲜卑先后建立的政权包括:(      )。
答案:西秦###前燕###南燕###后燕###南凉

41.秦汉时期,东北地区除了华夏-汉民族之外,还有(  )等民族。
答案:乌桓###扶余###高句丽###朝鲜###沃沮###挹娄###鲜卑

42.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是()
答案:增强中原对西域的控制###丰富地理知识###拓展中原与西域的贸易网络###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3.西域都护府设立的作用及意义( )
答案:加强了对西域诸国的管理###恢复了“丝绸之路”,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

44.庄蹻入滇是有第一次文献记载的外来文化与云贵本土文化交流、交融活动。
答案:对

45.夏王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 )
答案:对

46.商超巩固统治的措施有( )。
答案:加强对奴隶和平的控制###制定酷刑###设置监狱

47.金朝将契丹人迁徙杂居于女真猛安谋克户中间,于是契丹逐渐融合到了女真人之中。( )
答案:对

48.梁启超是小民族主义者。( )
答案:错

4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之一,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
答案:对

50.黠戛斯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等政权。( )
答案:错

51.西周初期仍主要依靠( ) 力量来维持中央王权。
答案:宗室###亲贵

52.在明朝与吐蕃的交往中,受汉族史学的影响,从13—14世纪开始,在藏族学者中盛行研究和编纂历史,并产生了( )等一系藏族历史文献。
答案:《红史》###《西藏王统记》###《萨迦世系》

5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在历史事件中所形成的集体身份认同,包括“国情家底、历史主流、( )”等层面的共识。
答案:政治法制###共建共享###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54.在( )和西部其他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和相互关系中,逐渐形成了西戎民族集团。
答案:马家窑文化

55.西汉时期匈奴在西域地区曾经设置( )进行统治。
答案:僮仆都尉

56.建立前赵的刘渊是( )。
答案:匈奴人

57.从历史记载来看,秦以前,华夏族称其主要居住的区域为( )。
答案:中国

58.( )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答案:民族团结

59.后唐大将石敬瑭为换取契丹的支持而自立,割( )予契丹,
答案:幽云十六州

60.孔子以( )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即“夷不乱华”。
答案:文化

61.突厥汗国分裂后,东突厥与西突厥以天山为界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 )
答案:错

62.契丹的东丹王耶律倍即具有极高的汉文化修养。( )
答案:对

63.今天分布于新疆伊犁一带的锡伯族发源于东北地区 。 ( )
答案:对

64.近代民族关系激化的表现在哪些地区?( )
答案:陕甘回民起义###云南回民起义###贵州苗民起义###广西壮汉起义

65.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 )上的命运共同体。
答案:共有精神家园###共同身份认同###共同物质基础###共同价值追求

66.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答案:落脚点###核心###关键

67.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对于诸侯封国和边疆少数民族均采取( ),从而保存了边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答案:因俗而治

68.契丹大字乃采用( )加以简化或增添笔画而成,共三千多字。
答案:汉字

69.孙中山第二阶段的民族思想是( )
答案:五族共和

70.党项羌按姓氏结成大小不同的部落,各自分立,不相统一,其中( )最为强大。
答案:拓跋部

71.汉族只是由诸夏群体形成的。( )
答案:错

72.唐初在中央王朝的扶持下,在今天云南地区建立了以( )为主的南诏政权。
答案:乌蛮###白蛮

73.采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是根据我国的( )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答案:文化特点###历史发展###民族关系###民族分布

74.秦汉时期主要分布于今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 )。
答案:西南夷

75.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正式在西藏设( ),加强管理。
答案:驻藏办事大臣衙门

76.金放弃了辽朝藩汉分治的思想,金熙宗时期推行( ),置三省六部,废除了早期的议事会性质的勃极烈制度。
答案:汉官制

77.唐代的互市,主要有茶马互市和( )两种。
答案:绢马互市

78.蒙藏委员会是清代建立的。( )
答案:错

79.清朝在处理蒙古的关系中,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 )。
答案:互市###盟旗制度###联姻###封授爵位

80.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各民族文化各有千秋与特色,要在( )中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贡献。
答案:互相尊重###互相借鉴###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81.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方向是( )。
答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2.明朝汉族向周边民族地区的迁移进入到一个规模空前的时期,使汉族的分布面进一步扩大,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 )。
答案:移民开边###屯兵戍守

83.夏王朝的具体疆域范围有明确记载。 ( )
答案:错

84.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流动阻碍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
答案:错

85.商王朝的民族分布与夏大致一致,史书记载的民族称谓更多。 ( )
答案:对

86.宋代的人开始具备了与现代民族国家相似的民族思想。( )
答案:对

87.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
答案:对

88.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主要表现在东南、西北、西南等。( )
答案:对

89.五族共和是蒋介石提出的。( )
答案:错

90.中国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由林耀华先生提出。 ( )
答案:错

91.西周王朝专门设置了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物的官员“小行人”。 ( )
答案:对

92.秦汉时期蛮人群体主要生活于荆州和益州各郡。( )
答案:对

93.大一统思想萌芽于春秋战国,发育于秦汉,成熟于元明清时期。 ( )
答案:对

94.东汉末至魏晋时期夷化了汉族形成了南中大姓,汉化了夷人首领则形成了渠帅,对西南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答案:对

95.民族特征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
答案:对

96.土司制度是元朝民族政策的一项创新内容,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和完善,对稳定边疆地区、调整民族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发展没有负面的影响。( )
答案:错

97.明太祖和明成祖在位时期,曾多次派兵北上讨元。明朝对蒙汉关系的处理一味依靠武力,一直缺乏变通。( )
答案:错

98.元朝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回回”与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长期相处,互相通婚融合,在元朝时期形成了一个稳定民族共同体。( )
答案:错

99.孔子提出了“四海之内若一家亲”,即远近列国皆以友好相通,天下一家,共享安定与和平。 ( )
答案:错

100.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将中华民族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
答案:对

101.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又正式授权达赖喇嘛掌管西藏地方行政事务,从此,黄教掌权的“政教合一”制度正式确立。( )
答案:对

102.唐时为突厥在长安、荆州、扬州等地设了摩尼寺庙大云光明寺。( )
答案:错

103.互市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明朝时期有( )几种互方式。
答案:木市###马市###茶市

104.加强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向度。
答案:交融###交换

105.西夏建国初期,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从元昊采取的( )等政策中可清晰展现出来。
答案:改姓名###创立文字###秃发令###别服饰

106.西汉王朝先后将( )等越人群体迁往江淮、豫章等地。
答案:东越###瓯越###闽越###南越

107.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匈奴为主,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 )等群体。
答案:铁弗###稽胡###卢水胡

108.( )都是儒家对夷夏民族发展进程的构想。
答案:怀柔远夷###夷夏之辨###尊王攘夷###华夷一体

109.我国地理环境基本特征呈现为( )。
答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山

110.西汉时期和亲乌孙的汉朝公主有( )。
答案:细君公主###解忧公主

111.经过辽宋金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到元朝时,进入中原地区的( )等民族最终都融入了汉人。
答案:女真###契丹###渤海###奚

112.跨界民族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答案:灾害战争###自然迁徙###国与国划界

113.唐朝曾以( )公主与吐蕃赞普联姻。
答案:金城公主###文成公主

114.魏晋南北朝时期,持有“徙戎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有( )。
答案:江统###郭钦###邓艾

115.秦汉时期,百越民族群体主要包括( )等。
答案:西瓯###南越###东瓯###闽越###骆越

116.元昊建国后仿照宋朝的制度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各级官员由( )担任。
答案:汉人###党项人

117.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几次转变内容是?( )
答案:五族共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华民族取代五族共和

118.大民族主义者是谁提出来?( )
答案:梁启超

119.( )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答案:维护国家统一

120.匈奴与汉族融合形成了( )。
答案:屠各胡

121.文化交流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元朝文化中一个醒目的地方,是出现了一批地位较高的( )儒学士子和文人。
答案:色目人

122.西周在( )制度下,商业由奴隶制国家垄断。
答案:井田制

123.唐太宗采纳( )的建议,认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答案:温彦博

124.宋景德元年,契丹与北宋签订( ),此后辽宋维持和平局面达120余年,双方人民得以修养生息。
答案:澶渊之盟

125.中华民国成立的边疆民族事务机构是( )
答案:蒙藏委员会

126.( )政权在政治体制上仿照唐朝设清平官、大军将及六曹。
答案:南诏

127.中华民族这个称谓始见于( ),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答案:清末

128.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清朝在新疆地区设( ),总管新疆军政事务。
答案:伊犁将军

129.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少数民族的职官是( )。
答案:典客

130.南中地区,夷化了的汉人豪强,形成了许多( )。
答案:大姓

131.( )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内在动力。
答案: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32.早在满州崛起于东北之际,藏传佛教首领就派使者与清太宗皇太极通好,获得了皇太极的支持。清朝对全国实施统治之后,通过( )建立起对西藏的统治。
答案:格鲁派

133.1992年1月,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 )
答案:错

134.下列职务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
答案:自治县县长###自治州州长###自治区主席

135.民族认同的内核是文化认同。( )
答案:对

136.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答案:壮族

137.在几千年的密切交往中, ( )使56个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民族——中华民族。
答案:共同的传统文化###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地理疆域

138.中华民族这一概念首先是谁提出来的?( )
答案:梁启超

139.南京国民政府的现代国家建设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答案:各民族共同参政建国###积极推行同化政策###变更少数民族行政建制###设立蒙藏委员会

140.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谁提出来的?( )
答案:费孝通

141.以下有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边疆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 )
答案:封建领主制###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度###封建农奴制

14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费孝通提出来的。( )
答案:对

143.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土默特蒙古与明朝维和修贡,明穆宗封土默特部( )为顺义王,通贡互市,扶持其发展。
答案:俺答汗

144.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继承了成吉思汗时期的政治传统,通过( )等方式,与畏兀儿首领亦都护建立了紧密关系,稳定了西北地区。
答案:封赏###联姻

145.公元1247年萨迦派首领班智达·贡噶坚赞代表各部僧俗官员在凉州会见阔端,表示归顺蒙古,自此以后西藏地区成为了统一王朝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 )
答案:对

146.公元1272年元朝在西藏设立了( )等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以萨迦本钦为首的宣慰使五人进行管理。
答案:纳里速古鲁孙###藏###乌思

147.公元1264年元朝设立总制院,这一机构是管辖全国佛教和吐蕃事务的最高机构,后来又称为( )。
答案:宣政院

148.契丹属于( )系统的民族,建立了辽朝。
答案:东胡

149.大理国时期的疆域与南诏时大致相当,是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国家,白蛮是其主体民族。( )
答案:对

150.宋朝的互市有( )两种。
答案:民间互市###榷场互市

151.西夏文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是模仿汉字创制的。( )
答案:对

152.金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
答案:错

153.唐时进入中国的胡商主要分布在( )
答案:长安###广州###扬州###泉州

154.( )时,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向其献上了天可汗的称号,确认了唐天子既是中原地区的皇帝,又是周边众多少数民族的领袖。
答案:唐太宗

155.回纥汗国灭亡后,西迁的回纥形成了( )三部分。
答案:喀喇汗王朝###甘州回鹘###高昌回鹘

156.981年,西突厥自称“西州外生(甥)师子王阿斯兰汉”,遣使向宋朝献方物。( )
答案:错

157.唐朝采用( )制度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间接统治。
答案:羁縻府州

158.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有( )等群体。
答案:巴氐###叟###诸羌###僰人###昆明人###摩沙

159.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都比较普遍。( )
答案:对

160.岭南地区的“客家”,大致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出现和逐步发展的。( )
答案:对

161.贾思勰( )中一些关于牲畜饲养和役使方法,畜牧产品的加工方法等,都是来自少数民族。
答案:《齐民要术》

162.十六国时期,鲜卑先后建立的政权包括( )。
答案:前燕###西秦###南凉###后燕###南燕

163.秦汉时期,东北地区除了华夏-汉民族之外,还有( )等民族。
答案:沃沮###乌桓###高句丽###朝鲜###扶余###挹娄###鲜卑

164.汉王朝的和亲政策只与匈奴之间存在。( )
答案:错

165.为联络西域民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遣( )出使西域。
答案:张骞

166.秦、汉时期开创了对周边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先河。( )
答案:对

167.西域都护府是( )时期设置的。
答案:汉宣帝

168.夏王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 )
答案:对

169.( )是有第一次文献记载的外来文化与云贵本土文化交流、交融活动。
答案:庄蹻入滇

170.夏王朝在文字上,以( )为代表,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文字。
答案:甲骨文###金文

171.商王朝为更好的管理四周来贡的少数民族,特设了( )的官职。
答案:宾

172.先秦时期儒家民族观是以( )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人物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情势,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民族的基本准则。
答案:孔子###荀子###孟子

173.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中形成了( )的关系。
答案: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

174.在( )等南方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构成并逐渐发展形成了南蛮民族集团。
答案: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

175.以( )为界,奠定了我国人口分布东部聚居、西部分散杂居的特点。
答案:黑河----腾冲线

176.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 ( )
答案:错

17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以民族平等团结为根本原则,以( )为基本政策,为少数民族提供了平等、多样、广阔的发展平台。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